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刊登了仇启华的文章,指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垂死性的论断,从经典作者的论述来看,有两个含义:第一,帝国主义是走下坡路的资本主义,或正在走向死亡的资本主义;第二,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前一种含义是从资本主义本身  相似文献   

2.
学习列宁帝国主义论,就要把握"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这一精髓。垄断,包括国家垄断、国际垄断和全球垄断,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形态。金融资本仍旧支配其全部经济生活。金融危机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形式。要全面准确理解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寄生性、垂死性,既不能在帝国主义战争、危机和革命高潮中,片面把帝国主义的"垂死状态"理解为马上灭亡;也不能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片面得出帝国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结论。"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帝国主义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把帝国主义战争说成是"民主战争",就是粉饰帝国主义侵略本质。为推行西方民主制度,而不惜强行干预别国内政,发动侵略战争,是"帝国主义"实质特征的再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当前国际形势紧张、地区动荡,乃至战乱不断的根源。学习和运用列宁帝国主义论,不能简单照搬列宁的个别论断。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对帝国主义作了这样的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种特殊性分三个方面:(1)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883页)。  相似文献   

4.
生态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运行中的“新变种”,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比于原始积累初期野蛮的经济掠夺,生态帝国主义的生态殖民更隐蔽且更具威胁性。生态殖民的经济策略将发展中国家公共资源私有化,使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大量流入生态帝国主义国家的“口袋”中。生态殖民的政治策略以生态问题为政治手段,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与政治控制。“西方至上”的生态殖民的文化策略则视掠夺自然资源为天然合理的。这些都无法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帝国主义“依附性”“腐朽性”“垂死性”的时代诊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应对生态帝国主义、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5.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没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这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只用主观条件不具备来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够的,这里,我试图从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的结合上来谈谈个人的看法。一、经济垄断地位是当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及爆发革命的主要原因。经济垄断是帝国主义五大经济特征的根本特征,是帝国主义三大特点——垄断性、寄生腐朽性和垂死性中最根本的特点。正因为经济垄断所派生出的一切特征和特点,所以帝国主义必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如果按通常直观的推断,似乎这种经济垄断应该引起各帝国主义列强——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直接爆发革命。但是,客观历史的顺序正相反:在自由资本主义历史阶段,革命中心是在西方所渭“文明国家”——英、法、德,而到帝国主义历史阶段却转向了东方。而社会主义革命已经首先在落后的资本主义——俄国取得了伟大胜  相似文献   

6.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揭示的科学结论。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又通过对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  相似文献   

7.
《春秋》1995,(3)
一九四五年,我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最后胜利的前夜,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面临最后覆灭的一段时日。这年春天,日寇为防止世界反法西斯盟军在山东东南沿海登陆,大量增兵山东,并成立第四十三军团部,总兵力达到十万人,妄图强行打通我海岸线,建立、巩固其沿海防御体系,并同时扫荡我沿海抗日根据地,作垂死前的最后挣扎。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而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的时候,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的时代才来到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分析,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现有发展阶段,做了一个在列宁看来是科学的判断,也即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它的最高发展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从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考察来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腐朽的、垂死的阶段,是一个朝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因此,当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候,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或说社会主义革命时刻的到来,也意味着无产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还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不仅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宣言,还是俄国工人阶级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9.
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事出有因,要想讲好政治课必须立志改革目前,对思想政治课不是所有的中学生都不爱学,但是不感兴趣的中学生却不是一个少数。这是为什么呢?我的观察有四条原因:老师讲的理论和实际对不上号。老师讲“帝国主义是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但是学生从别的渠道知道的事实是,美国、日本科学技术先进经济还很发达。他们弄不清这里面的道理,认为你老师照本传经,连你自己也不一定相信。这是一。第二,学了政治课,解决不了学生头脑里的许多疑问。譬如学生问我,老师讲,任  相似文献   

10.
徐翔 《思想战线》2012,38(4):116-120
在当前全球文化体系扩张和文化政治格局中,需要重视"城市帝国主义"的后殖民文化逻辑和强调"回到城市"的文化诉求。城市帝国主义具有不同于文化帝国主义的内在逻辑,其文化"后殖民"的手段和标的不是文化而是城市,不是文化的本土性而是城市的本土性,对城市生态、话语、安全等带来重要冲击和潜在风险,应成为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构建中加强重视和前瞻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中国在城市崛起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身城市文化价值和"城市自觉",避免城市地位的日趋重要以沦丧文化与城市的关系为代价。城市文化研究要注重从文化帝国主义的城市谱系转向城市帝国主义的文化谱系,从文化城市性转向文化城市间性,从城市文化学转向城市政治学,从城市再生产转向城市再生产方式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1.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两个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个必然” ,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通过分析人类社会 ,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而揭示的科学结论。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 ,列宁又通过对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 ,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两个必然”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然而 ,二战结束以来 ,资本主义不仅“垂而不死” ,反而经过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然而,在今天的现实中,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常常使人们感到困惑。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列宁在本世纪初期曾经提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现在看来,早就被判了死刑的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各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而要…  相似文献   

13.
关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问题,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作了精辟论述。他指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这种垄断也同任何垄断一样,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列宁选集》第2卷第817—818页)同时,他又指出:“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工业部  相似文献   

14.
警惕“新帝国主义论”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早已被打成“过街老鼠”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最近一个时期,又沉渣泛起,一时成为西方学者、政客们竞相引以为荣的时髦话题。特别是美国也一改过去对“美帝国主义”避之唯恐不及的禁忌,公然叫嚣“帝国主义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出路”。然而,不管在“帝国主义”前面加什么样的“新”、“后现代”、“不情愿的”等前缀,都掩盖不了“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质。但是,“新帝国主义论”尽管了无新意,却给世界敲响了警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任何国家都经不起失败或动乱,不能让“帝国主义论”者有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5.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史学界围绕我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正在深入展开讨论。笔者以微浅之识,愿就近代国情问题谈一点肤浅之见,以求教于众家学者。我以为近代中国的国情,须从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去探讨。(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是帝国主义。因此,在近代中国任何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必须首先反对帝国主义,不反对帝国主义是反不了封建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
宋增伟 《传承》2015,(1):66-68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内涵、本质及特征,它的产生距今已有近百年。在这期间,帝国主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帝国主义则是帝国主义在当今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和新帝国主义进行具体阐释,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新帝国主义,更好地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为指导来有效应对新帝国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学习政治课,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和自已的思想。过去,我曾有共产主义渺茫的思想。自从上高中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常识》以后,我这把生了锈的锁才算开了窍。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如资本主义社会,在它的上升期,可以说是“飞黄腾达”的了。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它是垄断、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它已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它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依据不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分析落后国家的现代化问题;而西方学者立足于流行于当今西方学术界和政治领域的"新帝国论",分析落后国家的现代化问题。认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在分析落后国家现代化的现状和本质等问题上的当代价值,必须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有新的理解视角,即必须与发展了的国际政治经济态势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首次帝国主义问题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七年十月七日至十二日在湖北大学举行。讨论会由《历史研究》编辑部倡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会议就帝国主义理论,帝国主义的历史演变和历史地位,当代帝国主义的现状、特点和前景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同时就今后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的课题和方法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半年前,一个为婚姻而烦恼的女人,一个过了将近半生的再婚女人为了能维护着垂死状态的婚姻,发誓坚决不离。听了她长达近两个小时的叙述,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