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奠边府大捷是越南人民和越南人民军在胡志明主席、越共中央和越南人民军总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取得的胜利。也是越南人民和军队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的胜利。它证明了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友谊和团结,是越南人民取得从边界战役到奠边府大捷的一系列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中越两国人民今后朝着改革开放和共同繁荣的道路迈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胡志明是越南人民敬爱的领袖,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他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为增进和发展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贡献了毕生的力量。 1942年8月,胡志明为了去重庆会见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并发动和组织在中国的越侨支援越南革命,他从越南秘密来到中国,在中越边境被国民党地方乡公所的乡警拘留。1942年12月  相似文献   

3.
胡志明在中国的革命活动与20世纪越南民族的独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20世纪上半叶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胡志明在中国的革命活动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这段历史,无论对越南人民还是对中国人民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在胡志明于20世纪上半叶到国外寻找革命道路的32年的斗争历程中,他在中国活动的时间最长,达11年多。越南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5年在广州创立,越南共产党正式成立的会议1930年在香港召开,这是胡志明在中国进行的革命活动中最重要的事件。胡志明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期间,公开和秘密举办了多期干部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越南革命骨干,为越南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胡志明在中国期间,撰写了不下250篇的著作和各种文稿,为越南革命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和策略指导。对于加强越南革命与中国革命、越南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对于促进国际进步力量关注越南问题,支持越南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也具有重要作用。胡志明通过在中国的革命活动,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中国成为越南革命可靠的海外基地。 胡志明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的历史,鲜明地反映了中越两国历史悠久的紧密关系,生动地记录了中越两国人民亲如兄弟的革命友谊。对于这段历史,中越两国人民都倍感珍惜。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19日,是胡志明主席诞辰100周年。胡志明主席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24年底,胡志明主席经由莫斯科到广州,开始他在中国的革命生涯。从这时候起到越南八月革命胜利之前,他往返中国至少有5次之多,居留中国的时间前后大约有10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中越两国建交,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进入新的  相似文献   

5.
黄铮 《东南亚纵横》2013,(12):13-18
在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中国广西靖西县是越南革命的后方基地。胡志明和他的战友曾长期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靖西县也留下了不少胡志明革命活动遗址。这些遗址和相关史事反映了中越两国人民在共同斗争中相互支持、情同一家的亲密关系,见证了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及胡志明主席与中NJ,,-民的深厚感情。靖西人民已经和正在对这些革命遗址进行妥善的保护和积极的利用,使其在对中越两国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中越友谊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志明主席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对越南华侨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把华侨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骨肉同胞。他生前时时、处处关怀和爱护越南华侨,留下了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事迹。透过这些事迹,我们看到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悠久而深厚的传统友谊。  相似文献   

7.
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的名字为中国人民所熟知,他生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逝世,享年79岁.胡志明从19岁即出国寻求救国的真理和道路,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也为培育越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1924年,范鸿泰为了推动越南革命,在广州沙面投弹谋炸法国驻越南总督麦林,不幸壮烈牺牲。当时我国人民和广东革命政府不顾英、法帝国主义干涉,坚决保护越南革命志士和支持越南革命斗争。今天矗立在黄花岗公园内的范鸿泰烈士墓,就是当年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象征。尽管越南当局今天背信弃义地破坏中越友谊。但范鸿泰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我国人民当年支援越南革命的史实,是可歌可泣的,将为后人世代所传颂,本文所阐述的就是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军民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历史性转折的伟大战役,也是中国人民支持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打败美国干涉者的决定性战役。奠边府战役的胜利首先是越南人民的胜利,同时也是中越团结抗敌的胜利。在奠边府战役中,中越两国军民并肩战斗,共同对敌,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将中越友好关系推上了一个高峰,树立了一块光辉灿烂的历史丰碑。回顾奠边府战役的战斗历程,我们要永远牢记和珍惜两国人民这种十分宝贵的团结战斗的国际友情。  相似文献   

10.
前言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广州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历史上与越南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曾作为近代中国革命中心,是越南革命党人活动的重要的基地.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人在广州留下了许多历史的足迹.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中越两国人民交流日益频繁,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到来,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但是从1969年胡志明主席逝世以后,越南当局为了配合苏联争夺世界霸权,自己也争夺地区霸权,从1968年起,掀起一股反华、排华恶浪。对居住越南境内的华人、华侨进行排斥、迫害、驱赶。到1980年止,“被越南驱赶出境的华侨达50万人,25万人到中国,约有一半到东南亚、香港及美欧等地,或死在海上丧身鱼腹,其中包括越南人。”造成了20世纪人类历  相似文献   

12.
中法战争,是法帝国主义吞并越南、染指中国南疆,受到中越两国人民(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官兵)奋勇反击的民族自卫战争。战火虽然首先在越南国土上点燃,但不久战火就烧向中国南疆及福建沿海,给中越两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由于战争的背景复杂、战争的进程曲折、参战各方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策略和措施,给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尤其是近年来越南史学界某些人,为了适应某种政治目的,肆意歪曲历史,更从根本上颠倒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真相。杜文戎的《十九世纪清朝对越南的扩张野心和手段》一文,就是越南史学界无数利用历史反华的奇文中的一篇。对于这类别有用心、毫无学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越南当局及史学界接二连三地散布奇谈怪论,说什么1954年中国“出卖越南人民的民族利益,……迫使越南签订了日内瓦协定”(越《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文章:《中国领导人在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的背叛》),“在日内瓦会议上,……就一项有利于中国和法国,不利于越南人民、老挝人民和柬埔寨人民的解决办法达成协议”,“日内瓦解决办法阻拦了越南、老挝和柬埔埔三国人民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完全的  相似文献   

14.
从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到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解放,越南实现国家的统一,越南人民经历了21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下,在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进步的和爱好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力量的支持下,越南人民终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5.
越南北部边境六省,即与我国广西、云南毗连的广宁、谅山、高平、河宣、黄连山、莱州省。在抗法、抗美的岁月里,中越两国人民刊用山水相连的有利地理位置,相互支持,并肩战斗,长期和睦共处。但是,自从战争结束后,越南为了实现“印支联邦”,疯狂反华,竟把六省变成其反华的重要前哨阵地,使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更大的困难。现在越南当局已看到六省经济建设搞不好,人民生活相当艰难造成了民  相似文献   

16.
从“同志加兄弟”到15年对峙 1950年1月18日,中国与越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整整度过了半个世纪。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睦邻友好,而且国情相近,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在这50年的历史过程里,中越关系不太平稳,从高峰跌入低谷,又从低谷走向高坡。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亲密朋友,特别是和周恩来、邓小平等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相识,后来又是亲密战友。1945年日本投降,胡志明领导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奋起“八月革命”,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未受到国际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越南正式建交,是世界上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家,两国关系十分亲切和友好。胡志明主席描述两国关系的两句诗:“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确如此,从1950年到1975年,越南两次陷入战争灾难,而中国人民竭尽全力支持和援助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和抗美救国战争。在此期间,中国向艰苦奋战的越南提供了200多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无偿援助,先后派遣专家、顾问2万多人。在抗美战争中,作为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 和“可靠后方”,中国还派出32万工程兵和防空部队,有1442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还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巴黎会议,为促使越南国家独立、恢复和平做出了不懈努力。这就是两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东南亚政治的最重大发展是,中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共产党人反对美国干涉而组成的联盟解体了,并发生了以中国和越南为主要角色的严重冲突。中越冲突反映了它们歧异的地缘政治观点和两国人民的历史仇恨。中越冲突的根源是中苏之间的全球冲突,并与中苏冲突盘绕交织在一起。今天,中越冲突开始呈现其自己的特点。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86,(1)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是陈毅同志生前所作《赠缅甸友人》诗中的词句,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中国和缅甸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两国的客商沿着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的河谷进行贸易(主要是中国的丝绸与缅甸的珠宝玉石)。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中缅两国人民结成“胞波”情谊(“胞波”是缅甸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亲切称呼,意为同胞兄弟)。  相似文献   

19.
大事综览     
2002年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江泽民主席访问越南。27日,江主席应邀对越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与越共总书记农德孟和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举行会谈,双方就中越关系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取得了广泛共识。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和两国人民要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谅互让,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由来已久。早在西汉年间至南北朝时期,两国使者先后互访。此后,这种交往便历代不绝,日益频繁。贸易的开展和人员往来,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两国交往中,泰国人民对中国文化历来极为重视。从1802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在泰国翻译出版至今,泰国文学史上的“中国热”,对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增进彼此间的传统友谊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