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重产权制度和中国经济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一种利润独享、“见物不见人”的单一产权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经济和联合劳动的统一 ,从产权特征看 ,应当是利润共享、“见物又见人”的双重产权制度。双重产权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改革的总体走向 ,更清醒地分析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的基本要素,我国现行产权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公有产权归属不清和私有产权保护不严,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障碍。要建立有效产权制度,必须明确:①公有产权改革之重点应是产权界定,明确所有权主体,确保产权权利束的完整性。②完善私有产权保护之重点是政权归位产权到位,因为产权既离不开政权同时却又易受政府伤害。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马克思主义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给予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是中国特色现代产权制度的理论支点。其中的产权内涵理论、法权关系理论、劳动力产权理论、商品所有权理论、产权分解理论、产权实现形式理论等为中国特色现代产权制度奠定根本性质、核心地位、法制保障、国有产权制度、组织创新、市场基础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产权理论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界定和安排产权结构,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改善资源配置,增加社会经济福利。产权实质上是指建立在财产(客体)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产权最基本的属性是排他性,进而产权可以起到减少不确定性、激励或约束行为主体以及资源配置的功能。评价产权制度效率既要考虑到不同产权制度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考虑其交易成本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是现代企业的分配原则,劳动力要素与资本等物的要素一样,也有所有权要求的收益权,劳动力不仅应获得工资以收回劳动力的成本,还应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在企业内部,当资本利益严重侵占劳动要素利益并影响到和谐的社会收入分配形成时,需要明确界定劳动力产权并以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劳动力收益权的实现,以形成和谐的劳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6.
产权制度是经济体制的“硬核”,国家经济转轨面临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尽快建起市场经济的体制“硬核”——多主体产权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的“硬核”——多主体产权制度建设的滞后带来的局部产权制度真空,造成的社会产权普遍残缺是我国产权制度的基本现状。这种产权普遍残缺对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害。我国应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健全完善法制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主体产权制度,顺利完成我国经济的转轨过程。  相似文献   

7.
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各项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土地产权的主体问题更是我国农业土地产权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从农地所有权的界定和完善等方面,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阐述这一问题,有助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种历史问题,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难说尽善。从历史角度考察,我国在农村土地的管理上历来秉承国家绝对所有权的观念。这种趋势也反映在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上,使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有界性、排他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残缺。同时,由于立法技术、社会现实的原因,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也一直缺乏明确的规定。本文拟通过对产权理论的阐述,以产权理论为分析模型,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分析,肯定农村土地产权应具有的有界性、排他性特征,并对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进行了明晰。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明晰人力资本产权有利于从产权制度上调动起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降低现代企业的代理成本,克服企业的产权残缺和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明晰人力资本产权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产权的转型与转型中的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有产权是非市场型产权,传统公有产权的转型就是由非市场型产权向市场型产权的转变。产权分化是现代产权运动的基本趋势,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分化的产物,它既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又是向公有产权过渡的条件。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多重内涵和属性,通常指的是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一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并不直接等于公有制,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还需要把公有制的内涵与股份制这种形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