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韩国天道教     
韩国天道教柳雪峰教史天道教是韩国出现的第一个新兴宗教,初名东学,后称天道教,其源概出于始祖“道虽天道,学则东学”一语。天道教是崔济愚于1860年创立的。当时,朝鲜正值朝鲜朝末期,外国列强开始侵入,国内陷入深刻危机,政治腐败已极,经济剥削加重,民生凋敝...  相似文献   

2.
1876年,朝鲜便遭到了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的侵略,借口“云扬号事件”,日本强迫朝鲜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岛条约》。以后,日本更是利用一系列事件,变本加厉地辟阐和侵略朝鲜,直至19ic年丧心病狂地吞并立国达几千年、有着灿烂文明史的朝鲜,将其变成了自己独占的殖民地。为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统治者疯狂摧残朝鲜的文化、掠夺其经济资源、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斗争,将朝鲜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朝鲜民族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独立与自由,从不屈服的民族,从日本对朝鲜施加侵略和殖民统治的那一刻起,…  相似文献   

3.
历史:19世纪,韩国仍然是个“隐士之国”。当时的朝鲜王朝坚决反对西方提出的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的要求。朝鲜坚守同清政府的盟约,而当时清政府正为自己的生存抵御西方的入侵,无法帮助朝鲜。已经成为新的工业强国的日本,终于乘隙而入,吞并了朝鲜。朝鲜王朝于191...  相似文献   

4.
《爱国歌》     
《爱国歌》韩国的《爱国歌》就是韩国的国歌,其曲子系1905年出生在平壤的音乐家安益泰所作。国歌的词作者现已不详。这首歌曲本来是苏格兰的一支民谣,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期间,词作者为它填上了四联十六小节外加一首副歌的庄重而情真意切的歌词,被人起名称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于2001年5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日本侵略亚洲的历史不容否认——评日本2002年版历史教科书”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吉林等地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秘书长李敦球主持,姜孟山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汝信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大连华兴企业集团总裁郑贵南致贺词。与会学者围绕对日本2002年版历史教科书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叶以前的朝鲜,从未进入西方世俗世界的视野中。这种状况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改变。实际上,在整个19世纪后半叶,西方列强和崛起的日本都将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朝鲜。伴随着列强侵略的进程,“隐士之国”朝鲜被揭开了神秘面纱。在向世人揭开朝鲜面纱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教务杂志》(TheChineseRecorder)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西方传教士长久生活于朝鲜社会中,更少有功利性,因而反映的朝鲜面目更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7.
16世纪80年代,日本武臣丰臣秀吉统一了封建割据的日本。但是不久,他便把武力转向国外,于1592年4月13日派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率领十余万日军,大举侵略近邻朝鲜(1592年的干支纪年为“壬辰年”。后来朝鲜便把这次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称为“壬辰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由于经济生活困难、日本强征劳动力等,有近200万朝鲜人移居日本。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尽管有100多万朝鲜人回到朝鲜半岛,但仍有60多万朝鲜人继续留在日本。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移居日本的旅日朝鲜人,在日本和朝鲜政府的协调、组织下,前往朝鲜定居。这些旅日朝鲜人为何不愿回故乡,而选择前往朝鲜定居?当时正在与韩国举行关系正常化谈判的日本政府,为何又不顾韩国政府的反对,将大批旅日朝鲜人遣送到朝鲜?本文将就这些疑问,对那个时期的"北送"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鑫 《当代韩国》2021,(1):101-114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代以来,中国和韩国①都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留下了许多共同抗日的珍贵回忆.在中国抗日战争打响之初,韩国独立运动人士就纷纷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并肩作战.其中,朝鲜义勇队是全面抗战时期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抗日援助力量,以朝鲜义勇队为代表的韩国抗日力量与中国军民相互声援,密切联系,共同进行抗日活动.朝鲜义勇队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方面的大力支援密切相关,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上反殖民主义、追求民族自由解放的一种必然结果,具有积极的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国与日本的关系素来以“一衣带水”或“既近又远”来形容。自古以来两国相互间关系密切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互相影响。尤其是朝鲜半岛曾为古代中国先进文化传入日本起过桥梁和纽带作用。但自近代以来 ,特别是从1910年起 ,日本对韩国进行了长达 36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 ,韩国人不能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制度模式。而日本为达到同化朝鲜民族的目的 ,极力扼杀韩国的民族文化 ,取缔了朝鲜语的教育 ,韩国被强迫使用日本式的姓名即所谓“创氏改名” ,韩国文化的正统性受到了威胁 ,民族文化出现了断层。…  相似文献   

11.
韩对日巨额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王剑金万甲战后日本和韩国经济都取得了迅速发展,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韩国也成为新兴工业国家,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两国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经济合作非常密切,双边贸易额逐年增加,日本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对象,...  相似文献   

12.
大韩民国建立已经五十年了。我们对友好邻邦韩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大韩民国的建立是韩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上世纪末,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对外扩张,日本开始加强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活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日本...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强行建立"统监政治"统治体制日本帝国主义既然通过《乙巳保护条约》获得了将朝鲜变为"保护国"的"权力",势必在进入下一个侵略阶段后,面临以下两个课题。第一,如何界定日本侵略者下一步面临的基本任务。历史表明从这时起,日本侵略者开始赤裸裸地使用最明确的语言来表述他们侵略的基本目标,这绝非偶然现象,它是在明示侵略朝鲜政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期,在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侵略和扩张的过程中,伊藤博文政府为了建立"东洋和平"和西方势力抗衡,主张在韩中日之间开展合作。但事实上这种主张不过是把当时以日本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秩序合法化的说辞。针对这一点,安重根、安昌浩、申采浩等韩国独立运动家指出国家正处于丧失国权的危机之中,在对日本主张的"东洋和平"进行批判的同时,强调只有在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独立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东洋和平"。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合并韩国以后,申采浩、朴殷植等韩国独立运动家在指出日本合并韩国的非法性的同时,还强调韩中日等东北亚地区国家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主张韩国的独立有利于"东洋和平与世界和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柳麟锡在强调韩中关系在东北亚的重要性及中国作用的同时,还提出了韩中日三国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朝着共生关系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1919年在朝鲜爆发的“三·一运动”,是朝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开创了朝鲜由殖民地社会走上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运动的新纪元。“三·一运动”和同年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有着同样伟大的历史意义。值此两大革命运动75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下朝鲜“三·一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当时中朝两国人民为反抗共同的敌人而结下的亲密友谊。  相似文献   

16.
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简介本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韩国不甘亡国的人士被迫流亡,成立临时政府。为争取韩国独立,进行反日斗争,从1919年起,临时政府迁到中国上海,其间辗转杭州、嘉兴、镇江、长沙、广州、柳州、綦江、重庆莲花池38号。1945年11...  相似文献   

17.
有关朝鲜“三·一运动”的珍贵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提供编者按:今年3月1日,是朝鲜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爆发的伟大“三·一”人民起义运动75周年。“三·一运动”被中国人称为朝鲜的五四运动。实际上,三·一运动在前,五...  相似文献   

18.
金成镐  全莹 《当代韩国》2016,(3):112-114
2016年8月13 ~15日,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主办、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会员大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 本次会议以“东亚视野下的中朝(韩)关系史与朝鲜(韩国)史研究”为主题,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5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以及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外的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共110多位专家学者和会员参会,提交论文共83篇,是研究会36年历史上参会地域最广、参会人员最多、参会青年学者最多、提交论文最多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9.
新罗乡歌的宗教性质文基连众所周知,在1443年世宗大王(朝鲜朝)创制训民正音之前韩国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她的国语文学并不发达,长期统治韩国文坛的是汉文学。直到近代,韩的民族文学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汉文学的发展占绝对优势的历史条件下,令人欣慰的是新...  相似文献   

20.
光复50年韩国人的成绩表朴炳 朝鲜日报社发行的《月刊朝鲜》1995年1月号副刊《韩国人的成绩表:用血、汗、泪书写的解放50年我们时代的自我证明》,选出光复50年来韩国人的50大成就,并评估了160个项目解放50年的成绩。根据上述分析,兹整理“韩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