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的诗人一向有“骚客”之称。从字义上来看,这种骚客当然是忧国忧民的样子。但如果从青楼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诗人还真的“有点骚”。女人挂在嘴边的话是,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妓女想来会说,写诗的男人没有一个不骚的——我是骚货,你是骚客。  相似文献   

2.
还是喇叭     
人类分三种,一种很骚,一种不骚,还有一种,就是闷骚。 自从闷骚一词出现在中国人的日常语中,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自身的褒贬转换,不久前别人说你闷骚会让你郁闷很久,而现在,说你闷骚那是夸你,不好意思喜形于色就一边暗爽去吧。  相似文献   

3.
朵渔 《法制博览》2011,(2):22-22
有人讨论过镜子的哲学吗?据说对镜像的思考始自柏拉图,塞内加认为,镜子会让女人变骚;亚里士多德认为,女人经期照镜子,会令镜子变脏。  相似文献   

4.
当贫遇上富     
云家洛 《法制博览》2011,(10):79-79
本来贫亦乐,穷得有骨气;《一百万零一夜》的印度童星父母们,一登龙门,再从天堂掉落凡间,于是心理不平衡、怨天尤人、卖女求财,传闻天天新鲜,大概可以拍一出真人骚,也许比电影更深刻。  相似文献   

5.
炎凉说世态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2):24-24
风骚二字,于单个家庭而言是个悲剧,于文学史上却是精华。骚客若不够骚,只怕几千年的文化史都要改写。偶然看到报章翻出旧事,把香江四大才子倪匡、金庸、黄霈、蔡澜的情史逐一晾晒,我虽早已稔熟于心,还是不禁莞尔。做男人就这点好处,只要你才气逼人,人们便会容忍你的种种孟浪与荒唐,只要大节不亏欠,其余的过失一概赦免。  相似文献   

6.
横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否则它不会在我们的城市如此受宠,一根根布头在一条又一条街道上招展,把城市变得和晒满了尿布的托儿班一样年轻,只是它既无骚味又无香气,也不五彩斑斓。 它的好处首先在于使市民省下买报钱,照样天下大事全知道。横幅中大量的时  相似文献   

7.
“人要衣装马要鞍。”作为一个单位的门面及标记,招牌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愈来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凡大公司、商场开业或翻修之后,必定以全新的招牌面世。引人驻足流连。就连小商店、大排档也不甘落后,也想利用招牌来“Show quality”(英语:显示身份或实力的意思。广东人音译为“骚柯里”)。  相似文献   

8.
甄静慧 《南风窗》2013,(13):80-84
现在她们的关系是这样的:女孩们发起行动前,先去"采访"老师柯倩婷,请她提供相关的性别理论与逻辑,使行动变得更有层次。而行动一旦遇到外界的质疑和反对,前记者李军则会拿起她的笔,撰文力挺。过去一年多里,中国爆发了一系列密集的性别事件:"占领男厕所"、地铁"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砍断咸猪手"、"校长开房找我"—郑楚然、梁小门、李麦子等一批年轻女孩都是个中先锋。逐渐觉醒的女生们抱团合力,向男权文化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四个历史阶段。1840年以前,可以说是基于帝国逻辑的中国中心与等级化的世界整体观,体现了对普遍性一定程度的认同。1840年以后的三个阶段,逐渐转向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换言之,转向对特殊性的认同。其间,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世界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浪潮,而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整体性和共同性得到明显倡导与发扬。这个历史脉络表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从认同中心论的普遍性,向国家主义的特殊性乃至当今特色性思维的转变。改革开放促使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同与定位向世界主义转向,从而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与世界关系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筹与协调问题。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与实践进行总结、反思,维护改革开放的价值与理念,推进中国继续沿着人类文明的大道前行,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八年三月三十日下午,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召开成立大会,宣告了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的成立。校党委书记王学珍等领导同志、政治学界知名人士严家其、李正文、赵宝煦等同志应邀出席了大会。会上,王学珍、赵宝煦等同志就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成立的意义、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艰难历程及其发展前景问题发表了演说。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政治学深入发展的结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逐步恢复,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党的十三大的召开,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的制定,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的成立,既表明了政府对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关注与重视,也表明了中国政治生活与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已提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与马克思致力于探求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谐共生。不同的是,黑格尔承认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差别,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进行调和。马克思则主张在消灭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压迫性中实现工人阶级的劳动解放,实现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熊培云 《南风窗》2007,(1):81-83
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于今日中国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既为中国言论空司的再进一步提供了某种可能,也为中国的社会觉醒树立了标杆。没有谁会怀疑,这是一个解构的时代,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主义与顺口溜、真理与潜规则、虚拟与现实、正人君子与情色录相带、奖赏与屈辱、希冀与失落、各种观念、思想与情绪相互纠葛,各种道德、名分和利益充分博弈。  相似文献   

13.
自抗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长春铁路依次经历了苏联单方控制、苏联与国共双方的争夺与合作、中共控制的复杂过程。它映射出了苏联与国共双方关系的转变。实际上,苏联与国共任意一方的合作与疏远都取决于自身的利益需求,无论与国民党合作还是与中共合作,苏联都未放弃对中长铁路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某个社会共同体中合法垄断着暴力的使用权的机构与其他的社会构成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等级制的行政性联系与其他社会联系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在强制与自由、秩序与离散、等级与平等这样一些范畴之间的对比程度的反映,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内在化于该社会共同体的宏观结构之中,受到其历史与传统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苏联东欧国家民主化、北非中东国家"阿拉伯之春"、美国政治极化代表了民主所面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与危机:民主与民主化、民主化与民主巩固、民主体制与现代治理。民主是一种目标,民主化是向这个目标转变的过程,民主巩固需要国家建构先于民主体制建构。美国当代民主体制的衰败是麦迪逊式共和体制与现代治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致。因此,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的失败,民主体制与现代治理的矛盾,代表了当代民主发展的困境。"强政府与有效治理"成为全球性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际政治中的权利政治与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学,以认识、判断和研究国际社会舞台上演的国际政治戏剧为主要任务,是与国际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紧密相联的。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围绕权力、权利、利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主权、球权与人权、结盟与不结盟、动荡与秩序的总称。国际政治虽然纷繁复杂,变化无穷,但国际政治的实质,始终是权力政治与权利政治的较量。  相似文献   

17.
来信     
《南风窗》2012,(12):14
文化的原初定义,也许是人的生活方式。再退一步讲,便是每个个体与彼此联结,又与彼此独立的生活习性,这些习性与地域历史等扣合起来,便是文化。文化与政权密不可分。且不说秦以后2000多年岭南"一统多元"的政治特征,使得汉文化与南粤文化的融合,其后各种教派的传入使得人们的信仰亦多元化。辛  相似文献   

18.
任何变革本质上都是对既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社会管理意味着政府与社会是主体与客体、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而社会治理则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分权,二者同为主体的协同治理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政府治理权力最终复归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必然趋势,反映了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同时,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逐步提高社会自治能力,是当下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陈锴 《国际政治研究》2012,(1):163-174,10
地缘文化已成为中外学界日益关注的研究视角,由此开辟了不同于以往的地缘研究领域。地缘关系的长期发展必须具有地缘文化进行配合与支撑。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研究,是地缘文化理论联系实践的重点之一。对于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而言,地缘文化关系的机遇与挑战将长期并存。中国当务之急应积极寻求中国与中南半岛的利益交汇点,妥善处理利益分歧与错位。  相似文献   

20.
来信     
唐昊 《南风窗》2012,(12):14-14
文化的原初定义,也许是人的生活方式。再退一步讲,便是每个个体与彼此联结,又与彼此独立的生活习性,这些习性与地域历史等扣合起来,便是文化。文化与政权密不可分。且不说秦以后2000多年岭南"一统多元"的政治特征,使得汉文化与南粤文化的融合,其后各种教派的传入使得人们的信仰亦多元化。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