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立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要求。其核心就是“以诚实守信为重”,建设诚信社会。价格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探索并加快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价格管理,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交易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缺乏诚信,社会经济活动会困难重重,交易成本会大大增加,社会资源也就会白白地浪费在无休止的猜疑、提防、算计之中,整个社会的福利都将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3.
“无信市不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较为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强诚信教育、构筑诚信社会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进入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社会”时代,适应我国加入WTO,从根本上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已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定位和政府如何发挥“推动”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诚信理念是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安身立命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作为一项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经济繁荣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我国的市场竞争能力不仅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价格上,还应凸显在信用美誉上。由此,高校倡导诚信教育、培育诚信观念、强化诚信意识、重铸诚信品质,以建构当代大学生的信用文化体系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研讨课题。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个人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基础 ,没有个人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基石。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加快建立我国个人信用体系 ,对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则是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信用又是规则良性运作的道德底蕴.由于产权不明晰,法制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我国的信用状况远远达不到WTO的要求.发挥政府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明晰产权,完善信用体制,在全社会树立守信的观念和意识,将使我国经济在WTO的新起点上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协天地》2011,(12):48-48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因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信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仅仅靠道德教化,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来维护。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  相似文献   

10.
刘凤翔 《前沿》2003,(12):141-143
当前 ,我国社会存在着信用危机 ,必须重建诚信。信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体现的是最根本的法律关系 ,体现的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 ,反映的是整个社会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诚信是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石。主要观点 :一、诚信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诚信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三、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向东  楚子 《政策》2002,(5):20-22
西方有个说法,“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信不立”。话语虽不同,意思却是一样的。但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的观念依然非常淡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合同不能履行、经理人缺乏诚信、各种各样的经济诈骗层出不穷,以及相当普遍的相互拖欠现象等等,其严重程度触目惊  相似文献   

12.
一、诚信经济的建设需制度化要素配置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制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并非是天然的信用经济。企业之间、以政府为代表的法制力量与企业之间、道德自律与企业本能之间的博弈分析揭示:构建集道德信用、法制信用与经济信用三位一体的企业全面信用管理既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企业保持诚信经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百家论萃     
“诚信”理念:法律与道德的基础从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道德要求这一角度思考,我们必须强调的道德准则关键在于“诚信”。就目前我国经济交往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看,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缺乏“诚信”的道德基础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在政治领域,贪污腐败的泛滥成灾极为严重地危及了国家的“政治信用”;在经济领域,假冒伪劣的肆意横行同样严重地危及了厂商的“经济信用”。据此,把“诚信”置于“法律与道德”关联的语境予以考量,进行重构,意义不可小视。否则的话,不仅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无由发展,而且日趋复杂精密的交易工具也无法健…  相似文献   

15.
卜华 《新东方》2006,(2):27-30
我国历来被称为“信义之邦”,传统诚信思想极为丰富,“守信讲诺”历来被人们所推崇。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我国却出现了大量的失信、欺诈现象。从传统诚信思想的内涵、约束机制等来看,传统诚信思想已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信用体系,使市场经济走上持续、健康、有序的轨道。一、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传统诚信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传统诚信理念中,“诚”主要是指诚实无欺。《礼记·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朱熹说:“…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呼唤着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旖聃 《理论月刊》2003,(2):115-116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决定着企业命运之兴衰,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可以说,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当失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就不单纯是个人道德问题,而是反映出我们的制度环境上有缺陷。因此,重塑诚信美德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试论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国 《新东方》2002,(5):15-18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银行经营的根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要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系统研究银行信用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交易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信用关系,信用机制将逐步成为维系市场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我省对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不仅提出了建设“诚信江苏”的目标,而且许  相似文献   

19.
1.加强诚信建设的意义重大。加强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各界广泛倡导“诚信”,呼唤诚信、倡导诚信已成为一种潮流。诚信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20.
荆门市着力打造信用城市品牌,以政府信用、金融信用、企业信用、中介机构信用为主体,全力推进“共铸诚信”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切实加强以信用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为重点的经济环境建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