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纵观世界各大学排行榜,科研学术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唯一评价标准。近些年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背景下,如果有效提高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探讨研究型大学内涵的新路径,学界逐渐形成的认识是不再单纯以学术指标衡量研究型大学,而是逐步转向到以一流的教学学术水平来衡量研究型大学。有关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内涵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目前研究型大学教学内涵的把握;二是对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经验的研究;三是对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加剧,高校国际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引领者与开拓者,应与时俱进,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加强高校顶层设计,制定国际化战略;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扩大国际学生规模,优化国际生源质量;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国际化一流人才;形成国际战略联盟,实现国际化合作共赢五个方面的推动路径,可实现我国研究型大学朝着全方位、高水平、多层次的国际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图片说明:王维城委员在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审议时指出,现在招聘单位用人标准本来招大专就可以,非要招本科生;本科生可以的,非要招研究生、硕士博士。所以,普通高校都纷纷办研究型大学,而社会最需求且短缺的职业教育却在滑坡。全国人大代表李海燕创办的周口海燕职业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就业难这一瓶颈问题,由于开设专业与聘用单位工作对接,学生毕业后就业容易,还帮助很多农民脱了贫,如今吸引了众多报名者。(张宝山)周口海燕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在实习(摄影:成刚)图片说明:1984年创办的黄河科技学院(原黄河科技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经教育部批…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呼唤,也是农业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行业属性和地方差异则要求农业高校必须特色化发展,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美国赠地学院立足农科发展、突出农业服务、重视农业科研、注重规划带动、践行现代治理,走出了一条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之路,其中许多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借鉴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的经验,我国农业高校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需要做强农科,带动整体发展;围绕三农,服务经济社会;重视科研,打造兴农之源;注重规划,谋划跨越之道;改革管理,探索治理新方。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引进的本科生导师制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根据主要在于:本科生导师制应体现大学育人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的要求;发源于牛津大学的传统本科生导师制的目标在于通过自由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智和道德,其自由教育内在地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国内许多高校由于对此缺乏应有的了解,因而在引进这一制度时却导致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缺失。只有根据大学育人的首要任务要求,在引进传统本科生导师制的同时,保持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并通过赋予本科生导师以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等措施,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加强,才能使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静  李晓惠 《理论月刊》2010,(10):111-113
在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本文阐释研究性教学理论并探索将其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设计构建大学英语阅读课研究型教学模式,且尝试进行了教学实践以证明该模式之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如何创建研究型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成为国内一些大学竞相追逐的奋斗目标。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政策背景,结合国内外教育专家的观点,重新界定并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定义。同时,着重对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定位进行了宏观层面上的分析,以期构建起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8.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岩 《大连干部学刊》2008,24(10):38-39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建立往往是依据多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综合形成的。自身个性、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行业特征是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自身个性是影响旅游专业本科生就业意向形成的核心;学校教育是影响旅游专业本科生就业意向形成的关键:社会环境是影响旅游专业本科生就业意向形成的基础:行业特征是影响旅游专业本科生就业意向形成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阮倩 《公安教育》2020,(2):60-65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大学英语也是"一门和社会需求以及国家形势密切相关的课程"。笔者所在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一所行业引领的警察院校以及"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为提高本校学生的英语技能、提升警务工作者的英语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25日至31日,“台湾青年学生文化·生态江西行”活动在南昌、庐山、鹰潭三地举行。来自台湾东海大学、淡江大学、世新大学、交通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以及台湾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3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台湾师大附中、新竹女子中学、台北及人高  相似文献   

11.
罗昆  李煌明 《思想战线》2005,31(6):87-90
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不仅是儒家中的精神境界问题,而且也是儒家的至乐问题。与道家和佛家相比,儒家的至乐———“孔颜之乐”,既有与其他两家相似之点,也有其相异之处。通过比较儒、释、道三家关于“至乐”观点的同异,可以清楚地认识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是区别儒释道“至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新闻自由权和隐私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权利主体利益的冲突、权利主体的不对等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解决二者的冲突就要遵循隐私权优先保护原则、涉及公共利益权利让渡原则和新闻自由权的抗辩原则,同时建议从两个权利的法律地位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两方面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警政是对有关警察的国家和政府事务的统称。中国警政史的研究内容是:以治安问题为起点,以警察职能为核心,具体考察中国历史上各种警政思想、警政机构、警政措施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警察职能的行使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国警政制度的产生、发展规律。从时间上看,中国警政史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警政萌芽、发展的全过程;从空间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警政史,应该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版图作为标准。在学科性质上,中国警政史属于史学的专史范畴。但在中国警政史学内部,也可区分出中国警政通史、断代警政史和专门警政史。  相似文献   

14.
至今仍然传承在黔桂两省区交界处的壮、瑶等民族的铜鼓艺术、蛙神崇拜以及民间歌咏习俗,具有重要的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价值,很有必要将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入体现区域族群生存智慧和文化理想的现代生活空间的建构之中,让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新的衍生载体中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群关系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要认真吸取苏共亡党的教训,充分认识目前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6.
侦查的目的、价值与功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它的探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本文以侦查的定义为出发点,对侦查的目的、价值:功能逐一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侦查的目的、价值、功能三者的关系,从而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充分利用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则强调对民众的开放和吸引,并以此作为追求民族主义目标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使民族主义由于融入了大众性的内容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促进功能。这虽与当政者要求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主张不一致,但却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价值取向,造成了当政者在民众面前的被动,也由此影响到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辉 《思想战线》2005,31(6):1-6
贫富差距的程度与社会和谐稳定状况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急剧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公平优先的二、三次分配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安全阀”,疏通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的通道,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造成的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东西差距问题与政府政策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转型时期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问题,并力图揭示区际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供给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分析了东西差距的表现、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缩小东西差距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文化的特性研究入手,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包括法文化)的全球化,由于各民族、国家的特异性,势必会形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文化的多元化;同时,由于各民族、国家间的同一性,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又使各种不同的法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吸收成为可能。在这种新的历史背景下,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法文化应坚持与时俱进,在体现本土性的同时,借鉴和移植域外法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