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党政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应具备多种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多地在现代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官",都要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和本领,而"做人",显然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要真正为民做官、为民掌权、为民执政、为民谋利,做得民心、顺民意的"清官",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殷殷企盼。为官贵在"清"。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增强自律意识,自  相似文献   

3.
不怕难为情?     
话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写到一个叫卜士人的典吏,根据自身的经验向其侄传授谋官之法.他说,做官的第一秘诀是巴结,人家巴结不到的,你要巴结得到.如果你有老婆,上司叫你老婆"当差",你送了进去,那是有缺的马上可以过班,候补的马上可以得缺.你千万记着"不怕难为情"五个字的秘诀,做官是一定要得法的.如果心中存了"难为情"三字,那是非但不能做官,连官场的气味也闻不得了.  相似文献   

4.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常修"官德"。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影响民风。因此,每个领导干部必须讲操守、重品行,修"官德"、正人品,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正>写文章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叫:"修辞立其诚。"语出:《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为:写文章应出以诚心,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做文要实,做人与做官何尝不是如此?!"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要求我们统筹好做人与做官,核心是"严"和"实"。我认为,诚实是一切道德的逻辑起点,没有诚实,便没有一切美德。不诚实,是万恶之源。为什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老人对升了官的儿子说:"职位升了,千万别张狂,做官要知足、做人要知不足、做事要不知足。"老人的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无论对儿子还是对他人,对为官者还是对为民者,都颇有启迪作用。做官知足,这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有些干部热衷于做官、陶醉于做官,"官瘾"特别强。他们精心设计自己的升迁路线图,步步为营,煞费心机"跑官要官","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者更不少见。要其端正"官念"、淡化"官  相似文献   

7.
我是农村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经历过"反右"、"四清"、"文化大革命",几十年风风雨雨,夹着尾巴走过来。因为父亲被打成右派,在"左"祸横行之时,我的处境,谁也不难想像。尽管我曾经是个共青团员、教育先进工作者,但也逃不脱被欺凌、被摧残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为"国考"。在古代,"国考"叫科举,秦汉魏晋时尚无科举制度,故又附会为"察举"。秦朝懂法律者才有资格做官在秦朝,做官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家资;二是要会书写、懂法律;三是年龄须"壮年"以上,至少要17岁之后才有担任官吏的资格。萧何勤奋好学,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因此得以重用,这是秦朝因懂法而提拔的实例之一。当然,秦代还有军功爵制、分封制、世袭制,等等。统一六国以后,爵官分离,有爵位者未必做官,做官者亦未必  相似文献   

9.
正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官"念,在思想深处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自觉修好"三心",真正当好"老百姓的官"。  相似文献   

10.
为政重在立德,立德先要修身。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无论古今中外,做官都必先做人,做人都必先修身。领导干部修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思想、道德和精神修养,用  相似文献   

11.
<正>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一个领导干部的修养高下,往往影响到其境界和作为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列在首位。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有什么样的修养,就有什么样的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严以修身不仅是国人对从政者要求的起点,更是共产党人执政的底线思维,如今已经上升到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成为作风建设的新标尺。作为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努力做严以修身的表率。严以修身重在修"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总开  相似文献   

12.
孔繁顺 《求是》2013,(17):34-36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正是一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要充分认识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坚决予以铲除。一追根溯源,官僚主义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有着直接关联,是特权思想、等  相似文献   

13.
幽默     
猫不做官皇帝因为猫捉老鼠有功,要封它一个官职来酬谢。猫坚决不肯上任,皇帝惊问其故。猫答:"小民今天还可以做猫,一做官,猫都做不成了。"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人、如何为官、如何行事,对于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常思常想的"领导干部三大课题".不断解决好这些课题,既是一名领导干部思想品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的反映,也是一名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体现,还关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执政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等传世名言精辟地诠释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  相似文献   

15.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简单说,就是"做官"要懂得融入所谓的小"圈子"。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情",做什么事情往往把"人情关系"放到重要位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干部队伍中,看重"人情关系"的现象也有一定市场。正如上面提到,"入圈"就能得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应该注意把握好几种关系一是做人与做官的关系,二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三是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做人要有理智,做官更要有理智".这个命题看似平淡,但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些年来,我们耳闻目睹了不少这样的事实:一些有理想、有抱负、有水平、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在做人或刚做官时非常有理智,往往是勤奋学习,深入实际,努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为人处世谨慎低调,待人诚恳热情,作风朴实,拒腐防变之弦绷得很紧,很受人尊重和敬佩,也曾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但是,当这些人做了官,特别是长时期担任要职或掌握实权后,却忘记了做官需要比做人更多的理智,甚至把做人时所具有的理智也丢到脑后去了,结果由人民公仆变成了人民的"老爷",忘乎所以,胡作非为,贪赃枉法,沦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廉政瞭望》2014,(2):6-6
<正>"你可以选择做官也可以选择挣钱,但你不能选择通过做官来挣钱;你可以选择做圣人也可以选择做俗人,但你不能让大家像圣人一样崇拜你,还要像俗人一样原谅你。只想要权力不想要约束是恶霸,只想要享受不想尽义务是流氓。"——知名作家龙应台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心无百姓莫为官,心无人民莫从政。"老百姓的官"这一提法朴实而伟大,生动而具体,再次彰显了我党鲜明的为民本质、饱含着浓浓的人民情怀,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至上"记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在实处,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  相似文献   

20.
听到对“翘尾巴”的斥责,不由得就联想起,有一个时期,把本来是告诫大家谨慎从事的一句话——“要夹着尾巴做人”,专落到了知识分子的座右,似乎当了知识分子就得“夹着尾巴做人”。把尾巴一夹,就有可能避免挨打的“经验”,是从哪一种动物那里借鉴而来的,大家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