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正确把握和科学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对社会主义自身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加以反思,正确选择和对待相应的参照系,从而为更加深刻地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理性思索的基点。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21世纪头20年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认真审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坐标,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理性对待仍然处于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定位,才能把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脉搏,更准确地把握好在新时代下解决问题突出重点性、战略安排注重全面性、整体过程强调人民性的时代特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邱志强 《唯实》2004,(11):82-8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充分领会其辩证法特征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 ,才能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把对加深文明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认识高到新的水平;提出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7,(2):4-6
一、深刻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  相似文献   

7.
穆延奎 《发展论坛》2003,(10):23-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战略里的一个重要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它的实质内容,自觉地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是邓小平关于在中国“建立小康社会”的论述。用“小康”概念来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第一人是邓小平。邓小平的“小康”概念,可以从三个…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39-4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诫全党和全囡人民,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为什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全党同志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的新特征,不断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新疆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情和新疆的区情,准确把握新疆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新疆发展的客观环境,务实地处理好新疆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问题,以及优势资源转换问题、发展民营经济的问题和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家驹 《求实》2007,(11):7-8
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大后的5年,我国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对发展规律、世界趋势的认识水平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在此基础上,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体现了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更深化、信心更坚定和把握人类文明发展新趋势的极大历史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进程与全球化进程同步,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可贵的机遇和条件,社会主义只有在全球化进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也有某些相容之处,它客观上为社会主义复兴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力量和外在环境。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一矛盾统一体,社会主义要把握二者的有利、有益因素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12.
儒家和道家哲学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从“性即心而显诸情”的角度理解人或人性,以“仁性”的实现为前提达成整体性的人格智慧,通过“生命实现之证成”的道德进路,实现和证立其超道德的形上本体。道家亦从人本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论“道”。就人文说,道乃即“有名”而见其“无名”之本真;就主体说,人乃在其作分别之状态中“观”道的无分别之“妙”。道家的道论,强调的是在人的修为澄汰之体证中道的全体绽出和澄明。儒道两家的不同点表现在其为学进路的差异上,而其形上境界本无不同。历史上的儒道同源说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大学生思想现状等来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文化传承创新:一是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底蕴,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以文化教育为载体,做到政治性与文化性兼具;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双赢。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者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的功能表现在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两个方面。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和无神论都应当抱一种扬弃、而不是消灭的态度。恩格斯在马克思之后又继续阐发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科学理论到革命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辉煌。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标志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实事求是地说,在全球化背景下,苏联模式不仅没有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导致了社会主义的局部失败。中国主动加入全球化进程,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把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全球化趋向相吻合。选择中国社会主义模式不仅要以全球化为背景,从中国国情出发,而且模式的定型是一个摸索和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回顾从远古以来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期榕台两岸交往合作的历史 ,阐述新时期榕台交往在贸易、投资、交通、科教、文艺、新闻、宗教、体育卫生等方面的现状及其政治背景 ,并提出促进榕台合作交流的总体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11月4日,本次市党校县级理论班安排我们在深圳考察学习半月,通过8个专题的讲座和考察学习,我们深深感到深圳市的各项工作都充分体现了“大社会、小政府”的现代政府理念。深圳有今天的成绩和效率,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改革开放早、工  相似文献   

18.
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提出以来,福州市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人缘优势、政策优势,在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福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仍然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科技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并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海外旅行社的一位朋友约我利用春节放假的时间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旅游。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很痛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20.
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也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能超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应当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 ,以保持社会稳定与社会政治发展协调一致的情况下 ,逐渐加以推进。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涵及特点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谓民主 ,从其本源上讲 ,指的是“人民的权利”,“人民的政权”或“多数人的统治、治理。”这就是说 ,民主的涵义与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这一概念出自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的政治学说。一千年后 ,马克思在运用这一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