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克兰危机是当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概述了乌克兰危机的起因及发展过程,并从内部的特殊历史文化与民族矛盾、外部的地缘政治势力干预以及西方现代民主政治实质的角度,探讨了冷战后乌克兰政治民主化进程所遭遇的挫折及其原因。基于当前极为复杂的内政外交背景,乌克兰危机对中国发展带来诸多重要的启示:首先,非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深受国际政治势力的影响;其次,民族和宗教问题复杂的国家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更容易导致政治混乱乃至国家分裂;再次,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以一国的特定文化作为支撑;最后,选举不是解决中国当前发展面临问题的万能药方。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危机的历史经纬与现实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克兰政治危机迅速演变为美欧与俄罗斯之间争夺乌克兰的对抗,并导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这是近些年来推动世界格局进一步变化的重大事件,其后续效应深远。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加上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和西方插手而导致,如果乌克兰从此成为美欧同俄罗斯角力的前哨阵地,不仅可能导致乌克兰局势的进一步复杂化,而且也将毁掉美欧试图把俄罗斯纳入与西方合作的国际体系的希望。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出路还是在于各方通过谈判实现。从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冷战尚未结束;美国霸权还在衰弱;中国执行正确的外交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危机"事出有因"。这一危机既与外部力量对乌克兰的争夺等外因有关,也与乌克兰国内地区隔阂和经济不景气等内因密切相连;既有复杂的历史背景,也有严酷的现实利益。内部因素与外部干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这一危机不仅使乌克兰的经济、民族团结和国家形象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世界格局及大国关系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乌克兰国防工业不仅是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开展国际军事合作的重要行为体。乌克兰危机及其引发的国内局势动荡,对乌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也导致其国防工业发展的现状、方向和对外军事合作局面发生了明显改变。本文通过分析乌克兰危机及其发展态势导致的乌国防需求、外交关系、产业治理与布局等领域的变化,来探讨乌国防工业所受的重大影响及其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金砖国家作为一支代表新兴经济体的力量,在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并积极致力于推动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金砖国家所共同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为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战略基础,并且正在通过建设金砖国家光缆以及建立网络安全问题工作组、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安全专家工作组等方式来深化彼此在面临网络安全问题时的协作机制。金砖国家网络安全合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网络空间治理构想不同,网络安全合作面临掣肘因素以及西方国家的分化政策。金砖国家应完善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合作平台,通过民间对话带动政府间合作,运用金砖机制引领发展中国家信息科技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网络空间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1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与《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在京联合举办了"乌克兰危机、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研讨会。来自外交部欧洲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院的官员和专家与会,就乌克兰危机与大国关系、乌克兰国内形势及欧洲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乌克兰危机搅动大国关系俄罗斯与乌克兰彻底"离婚",损失巨大。乌克兰结束在欧俄间的摇摆状态,彻底  相似文献   

7.
自获得独立以后,乌克兰社会就面临着从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乌克兰的社会转型在政治方面可以理解为构建现代国家的过程,不仅要进行民族-国家的重新构建,而且还要进行民主-国家的构建。社会的转型造成了乌克兰社会在历史宗教文化上的认同矛盾,经济发展上的道路之争,在政治上的民主危机。这三个方面的矛盾演化成为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危机。通过分析乌克兰出现的国家认同危机,笔者认为,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国家认同差异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政治家如何去处置。乌克兰政治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过激言行是导致民族国家认同差异问题演化成为危机的关键,而民族认同危机又增加了民主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危机的民族政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克兰危机是民主政治、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民族政治等要素杂糅并复合互动的产物,作者从民族政治的角度对之加以解读。第一,历史上的民族积怨与对立是导致乌克兰危机的重要历史根源,但它在当下如何被“记忆”与“重新发现”才是理解这一根源的关键。第二,在乌克兰二十余年国家建设中,出现了国族主导与主体民族主导两种路径的张力与冲突,这是导致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深层次国内政治根源。第三,在乌克兰民主实践中,出现了现代政党政治与传统民族政治合体的趋势,这一合体包含了内在张力,实际上是乌克兰国家转型不成熟的标志,这是当前乌克兰危机爆发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根源。第四,不恰当地运用民族自决权,则是乌克兰危机迈向国际危机的重要根源。第五,从国内政治角度看,乌克兰危机源自国家建设的失败,其民族政治更应从国家建设意义上加以审视。鉴于乌克兰危机短时间难有转机,面对危机发酵以及后危机时代的冲突治理,民族政治因素的负面作用仍不容忽视,民族政治在未来的乌克兰政治生活中仍将是一个棘手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发端于是否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地位协定,表面上是各派政治力量在国家发展道路上的分歧,但实质上代表着冷战后不同价值观在乌克兰的一次剧烈冲突。本文认为,价值观是影响人们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观点和看法,因此乌克兰危机是价值观冲突的结果。导致价值观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主体利益分化是其社会基础;西方文明与传统斯拉夫文明认同差异是其文化基础;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与俄罗斯的保守主义价值观竞争是其政治基础。乌克兰危机反映出构建核心价值观对于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外部大国正是利用乌克兰多元混乱的价值观矛盾,将危机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最终导致国家政权更迭和族群分裂的悲惨下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成功表现,同时也是对中俄关系发展状态的一次成功诠释。整个危机期间,中国一贯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也恰恰是这一立场引起各方极大关注。尽管中国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都发表了各自的官方声明,但不可否认,双方在一些问题上是存在共识的。其他金砖五国成员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俄罗斯的立场,坚定地站出来反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  相似文献   

11.
2022年乌克兰危机的全面升级不仅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场重要的国际冲突,而且开启了美国对他国舆论战的新模式与新战场。在话语操控方面,美国媒体紧密配合美国政府,通过对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危机中形象的操控、对乌克兰方面不同形式英雄形象的塑造,扩展了危机中美国对俄舆论战的话语同盟,将美国官方对乌克兰局势的掌控很好地隐藏起来。在场景传播上,美国媒体充分利用“场景+媒体”的传播方式,通过对乌克兰弱者身份的场景设计引入支持弱者的场景角色,利用与乌克兰多元社会主体结合的全媒体场景叙事模式,以及对全场景和立体化的深度冲突场景展现等方式,增强了它在乌克兰危机舆论战中的话语权,基本达成通过舆论战博取国际社会对俄制裁以及对乌克兰援助支持的目标,也达到了为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和影响力提供舆论支持的目的。研究美国在俄乌战事中对俄舆论战,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多方面应对美国舆论战的自信心,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2.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大国博弈及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1月,亚努科维奇宣布拒绝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引发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继之而来的是亚努科维奇下台、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独立,以及东部地区的武装冲突。乌克兰危机具有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矛盾,既有乌克兰的国内矛盾,又有俄、美、欧之间的大国博弈。梳理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分析乌克兰国内因素和俄美欧大国博弈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乌克兰局势的走向和国际安全战略格局的新变化做出判断,并提出中国应如何对待乌克兰危机。  相似文献   

13.
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一直高度关注,尤其是在金砖国家合作动力问题上的论争尤为突出,出现了来自悲观派的动力匮乏论、来自乐观派的动力充足观和来自观望派的动力不稳定说三种认知,而这些认知大致反映出权力政治、利益和谐、身份政治、功能"外溢"和全球治理五种不同分析视角。全面把握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国际认知,对在新形势下推进金砖国家合作有重要意义。为推动金砖国家实现可持续合作,我们不仅需要讲好金砖故事,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还要在国际认知分析中寻求新的合作增长点,即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和推进共识行动,将金砖国家建设成更大范围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戴启秀 《国际观察》2015,(2):100-113
欧洲东部的乌克兰危机正在影响欧洲的和平秩序,影响欧洲的地区安全,特别是影响德国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关系。德俄关系、欧俄关系再度疏远,欧洲面临自冷战结束之后最复杂和最紧张的地区安全困境。乌克兰危机是否会使欧洲面临再度分裂的危险?在危机不断加剧情况下,乌克兰危机是否对欧洲地区安全乃至全球安全格局带来潜在的影响?基于这一深层次考虑,本文将乌克兰危机放在欧洲地区安全、美俄战略利益博弈层面,对乌克兰危机形成诸多诱发原因、乌克兰危机对欧洲地区安全、德俄关系影响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乌克兰危机对全球格局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与国际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错位日益严重,在"新兴国家"的共同身份与追求金融安全保障的共同利益的双重基础上,金砖机制以国家组合的形式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安全治理,向当前西方主导的金融安全治理格局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在全球层次,金砖国家以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多边组织机构为框架参与国际金融安全治理并谋求更高的权力地位;在区域层次,金砖国家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构建金砖外汇储备库等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机制以深化成员国内部的金融安全合作;在双边层次,金砖国家通过本币互换等形式提升货币安全。金砖国家金融安全治理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国际机制作为保障。然而,金砖机制中存在着成员特质差异、政治嫌隙明显、议题实施艰难、国际风险巨大等诸多障碍,使其在内部难以避免制度性缺陷,在外部难以保障金融安全,这就需要金砖国家采取更加积极的作为加以克服。作为金砖机制的主导国,中国一方面在经济外交新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借助金砖平台以展示实力、阐明诉求;另一方面,中国也能为构建治理水平更高的金砖金融机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乌克兰危机:多维视野下的深层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克兰危机是苏联解体后欧亚地区转型发展和欧洲安全体系演变的重大事件,不仅反映了乌克兰国内的重重矛盾,也折射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战略格局和大国关系变化的复杂光谱。从制度转型的角度看,乌克兰危机是政治失范导致社会失序的重要标本,20多年的社会转型困局加剧了乌社会既有的历史、宗教和文化分野,而这些矛盾在经济发展遇阻和民主政治危机的共同作用下,最终演化为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危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俄、美、欧在乌克兰有着各自的地缘政治目标,它们之间的大博弈使欧洲有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年危机"覆辙的危险。从国际秩序的角度看,尽管俄罗斯以强力方式取得了克里米亚,但不可能颠覆西方主导的现行国际秩序,俄罗斯有可能在美欧制裁之下遭受诸多损失。从帝国研究的角度看,苏联解体的"后遗症"并未痊愈,欧亚地区的安全和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俄罗斯所倡导的"欧亚一体化"能否成功,关键要看其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为其他成员国提供资金、技术、市场、发展空间等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7.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年来,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逐渐崩塌,国际政治的阵营化和国际经济的逆全球化趋势增强,全球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新军事技术的运用正将人类引向一个“新的战争时代”。美国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打代理人战争,借机强化同盟体系,稳内、笼欧、制俄一起推进,成为这场危机的最大获益者。在西方支持下,乌克兰的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大增,俄乌双方均不会轻言求和。俄乌僵持将导致冲突长期化,进而推升核战争的风险。与此同时,谈判控制危机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危机向欧洲提出了战略自主重要性的命题,向亚洲国家发出了警惕美国在本地区挑起新的代理人战争的警告。中国发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为当事方走出危机和国际社会构建持久和平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转轨初期乌克兰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架构。剖析了经济转轨中乌克兰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绩效及其主要制约因素:一方面是经济转轨危机削弱了乌克兰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是乌克兰的系统配置能力较低,技术市场发育滞后从根本上阻碍了各种知识流动和要素循环。进入转轨新阶段,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乌克兰各界形成了广泛共识,即乌克兰只能通过广泛采用高技术之路融入世界经济共同体,舍此别无强国之路。从经济转轨中乌克兰政府对国家创新体系调整背景分析入手,揭示了乌克兰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的重构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针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失效,乌克兰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举措。最后本文总结了乌克兰政府调整国家创新体系具体路径等重要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为适应新形势,迎接全球化、一体化的挑战,乌克兰将加深与独联体各国的经济一体化。2003年9月即将成立的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和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统一经济空间”是乌克兰参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首选方式。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为基础,简要回顾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现实性及前景,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和判断,指出:乌克兰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与否将主要取决于乌克兰对外关系的总体走向,建立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统一经济空间”是乌克兰在“融入欧洲”战略步履维艰情况下做出的加深与“东方”国家全面合作的一部分,是乌克兰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摆脱经济危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中、俄、印、巴四国正式组成“金砖四国”对话机制,继2011年4月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几年来,“金砖国家”各级别合作机制初步形成,在国际事务中相互配合、重大利益相互支持、务实合作深入开展等方面凸显了这一组织的空前活力,同时也存在着政治互信不足、各方利益不能完全吻合、投资环境多被西方质疑、面临新兴经济体的挑战等问题。由于“金砖国家”自身发展潜力巨大.并被国际投资商看好,联合自强已成为金砖国家共同的战略选择,成员国都有化解分歧的诚意,机制的包容性更增添新的活力,因此,未来金砖国家的合作前景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