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下简称《若干重大关系》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不同历史条件下新的实践需要有新的理论概括的合乎逻辑的结果。这两部重要著作之间,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一、《若干重大关系》是江泽民同志吸取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思想营养,用邓小平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实践重大问题的科学成果。第一,《若干重大关系》贯穿的实事求是精神,抓住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学习外国经验,学习马列主…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是一部我党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光辉著作,其中深刻蕴含了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在当前21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新对《论十大关系》进行解读,阐述其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启示。这主要有三大启示:(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而应该独立自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2)《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的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启示。(3)《论十大关系》内在的科学的方法论,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为《正处》)发表50周年。这是在社会主义时期,继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后的又一部宏篇巨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范例。在新的形势下,重温《正处》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吐故纳新 继往开来熊思明,蒋映红认真研读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重读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4月写的《论十大关系》,笔者颇有启发,受益匪浅。一、背景与目的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辈子都在反复阅读的一部书。他曾给予《红楼梦》很高评价,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毛泽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相似文献   

6.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个系统性理论成果,提出了若干富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重要原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重要起点,具有无可置疑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总题目,运用矛盾分析法,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特别是将之上升为"一门科学",为系统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和开放性体系,创建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本架构,层次高,视野宽,是对《论十大关系》的创新、升华和超越。《论十大关系》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和阶段性成果,后者吸纳了前者的精华和已经成熟的思想观点。毛泽东生前之所以不同意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他认为这篇文献不是成熟之作,其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需要实践提供更多的经验,作出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突破苏联模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在《论十大关系》写作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国情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系统辩证法的独特方式抓住和论述了影响全局的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高度提出了重点论与两点论和谐结合的对立统一论,为突破苏联僵化模式、建立中国新型体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力图开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深刻分析了当时中国急需解决的政治、经济等诸多问题,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此文的公开学术探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论十大关系》研究也从一般性的文本解读扩展到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相关的史实考证。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论十大关系》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9.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十大关系》讲话面世后不久即传达至党内高中级干部,后于1965年印发至县、团级以上各级党委,1975年向全党印发,1976年公开发表。但毛泽东生前一直未同意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究其原因,应主要归因于三点:一是讲话提出相对仓促,需要补充完善处较多;二是讲话未经录音,后续整理工作进程缓慢;三是时过境迁,部分观点变动较大。  相似文献   

10.
《论十大关系》是指导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毛泽东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具体剖析和指导当时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当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的从整体出发、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统筹兼顾等唯物辩证思维,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勇于创新的实践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11.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一次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讲话,史称《论十大关系》(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对十种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其要点讲述了我国在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十种关系,也就是十种矛盾即《论十大关系》,它运用了  相似文献   

12.
从1956年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简称“十大关系”)到1995年秋江泽民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简称“十二大关系、历时三十九年,代表了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十大关系”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五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第~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始探索思想;“十二大关系”思想是九十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是对邓小平同志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十八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两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建设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人接续探索和顽强奋斗基础之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开探索,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一概念,《论十大关系》作为这一探索的代表性成果,包含了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光辉思想。以《论十大关系》为开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奋斗,终于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关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论述,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在我们党的具有社会主义探索性的纲领性文件或报告中。然而,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初构想和历史起点的标志性文章——《论十大关系》中,却没有提到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关系。遵循《论十大关系》以苏为鉴的根本宗旨,结合当时国内、国际背景,剖析十大关系中缺少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关系论述的原因,为解读《论十大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对以苏为鉴进行新的解读,也对社会主义存立合理性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15.
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解放后11年,我做过两次调查,一次为农业合作化问题,又一次是十大关系。本文把《论十大关系》形成前后所做的调查,称作建国后第二次大调查。建国后第二次大调查取得的成果,不仅在当时起了重大指导作用,而且,...  相似文献   

16.
《论十大关系》--走中国自己的路之发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 4月 2 5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根据 34个部委谈到的情况 ,对照苏联的经验教训 ,就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服务 ;以苏为鉴 ,总结自己的经验 ,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讲话不久 ,1956年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建国后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转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光祎 《世纪桥》2009,(19):63-64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所提出的“物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也即开山之作,它是公开发表的比马克思的异化论更早的一部著作,从而也因为这样一个原因使他被后人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尽管他本人始终不愿意承认,但他的思想和物化理论确实为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8.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过一些有关经济管理的思想。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后,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思想。《论十大关系》一文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最有代表性的论述。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重读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一文,深感毛泽东的经  相似文献   

19.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建设方针的重要阐述,是中共探索独立的走自己的道路的开山之作,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方针上的指导。新时期我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如今,在协调发展理念视角的指导下,回顾《论十大关系》发表的历史背景和内容,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协调发展理念对《论十大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既是回顾过去,也是展望未来,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哲学方法论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一、《论十大关系》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卓越运用 列宁在概括《资本论》的方法论时,认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出发,因为它已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已经包含着资本主义的尚未展开的一切主要矛盾。由此出发,马克思一步一步揭示了这些矛盾以及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复杂关系和自始至终的矛盾发展过程。列宁的这一概括,说明了从哲学方法上看,《资本论》运用的一个主要方法是矛盾分析法,即把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