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高俅说     
金圣叹批注的七十回本《水游传》第二回讲述了殿帅府太尉高俅的发迹史。此人本是北宋都城开封的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在家排行老二,人称“高二”,自小不成家业,曾因帮困一官宦子弟嫖赌使钱而吃了官司,被逐出京城。那个时候,都城上下盛行踢气球(一种里面填上羽毛的皮球),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大多以此为乐。“高二”平日喜欢玩耍,尤其踢得一脚好球,为此得了一个雅号,叫“高球”,后来发迹了才改为“高俅”。也许连高俅自己也没曾料到,他的这一看家本领日后竟然成为进身之阶。作为不受欢迎的人,一度时期高俅曾如气球一样…  相似文献   

2.
高俅的发迹史,其实并不复杂。《水浒》中写了那么多高官权贵,如何发迹一概是只字不提,偏偏选中这一位官至太尉权倾一朝的高俅,把他的发迹史细细加以剖析,个中原委大可深思。我的一点卑之无甚高论的看法是,高俅的发迹史,在封建时代的官场上,很有代表性,具有十分引人注目的典型意义,就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也依  相似文献   

3.
赵守箴 《中国人大》2000,(20):33-33
发挥乡镇人大的作用,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实行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先秦邓析子曾说过:“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智虑,则无不知”。人大代表生活、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通过人大代表把群众的意见、意愿、智慧集中起采,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土地拍卖,只有一家企业参加竞拍,于是也只有这唯一的企业以竞拍底价摘牌,这就是“无竞之拍”。“无竞之拍”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地价过高或者地段不好,在同等的条件下,其他人不愿意开发该地块,而只有某一个企业愿意参加开发,于是该企业成了唯一的摘牌者。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1,(12)
我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杂文作家、云南省委党校《创造》杂志社社长、编审高云的首部杂文选《我是不是高俅后人》已于最近出版。出书收入了作者近年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的159篇作品,展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订购者请将书款汇至:云南省委党校《创造》杂志高云,邮编:650111。每本25元。高云杂文选《我是不是高俅后人》出版  相似文献   

6.
曲堗徙薪     
《中国减灾》2010,(6):51-51
客有过主人者,见灶直堗,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曰:“曲其堗,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祸患。 主人默然不应。 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熄。 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伴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其埃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祸患。  相似文献   

7.
天地之大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们只是缺少发现天地之大美的眼睛。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言: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养育郭正英成长的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那片土地,也可以说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无草不肥。  相似文献   

8.
张鸣  温宁 《现代领导》2005,(9):39-39
在晚清重臣中,张之洞属于跨世纪的人物。从流传下来的照片看,他是个一把胡子的干巴老头,没有什么招人喜欢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什么讨人嫌之处。说他是可人,当然不是因为长相,而是此老的为官之道。做京官,属于“清流”(同光之际,清流是朝廷一景,人称“青牛”,与之谐音喻此辈,经常激浊扬清。讥讽时政,尤其好跟那些办洋务的地方督抚为难),有敢言之名;做疆吏,属于能臣,有洋务之功,过了半个多世纪,毛泽东还说中国的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就是不跟外国人谈判。不签条约。  相似文献   

9.
《云南人大》2007,(12):I0003-I0004
正直,法官之命脉与至德 著名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法官应当博学而不只是聪明:法官应当受到尊敬而不只是欢迎,法官应当深思熟虑而不只是自满,自信。但只有这些仍然不够。正直才是法官之命脉与至德”。  相似文献   

10.
李亚平 《现代领导》2006,(11):40-41
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 (一) 一个开创几项中国历史之最的宦官。在将近20年时间里。曾经是我们帝国的骄傲与荣耀。代表了那个时代相当一部分人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1.
一说到腐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和官员脱不了干系。其实,职务违法违规,甚至犯罪也并非就一定是位高权重的高官,位“卑”者假如自己思想行为不检点亦然。古往今来,位“卑”者未必就一定“廉”,职低位卑的小人物如狱卒、酒保、巫婆神汉之类“以权谋私”者司空见惯。《水浒传》里的董超、薛霸,不过就是个小小衙役,收受高俅陆虞侯之贿赂,贪赃枉法,助纣为虐,在野猪  相似文献   

12.
假之根     
假之根冯英子揭发林彪的那阵于,说林彪说过一句话:“不说假话,不能成大事”。倘不因人废言,这句话是有点道理的。即便这句话是林彪的创造发明,那么空穴来风,必有其因,一切观念形态的东百,倘无实践,是不可能生发出来的。林彪那句话,不仅是今天“不卖假货,不能发...  相似文献   

13.
刘富道 《世纪行》2006,(10):45-48
在中国当代画家中,刘三多先生的经历颇为特别:他非科班出身却涉猎多个画种,并编写过一本《美术基础知识》,发行4万余册;他的成名作曾风靡一时却无分文润笔,随后呆在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他的作品有数百件之多却无一投放市场,而他还在不停地作画。退休前的刘三多是咸宁市政协副主席,他还是第八、第九届湖北省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4.
伟大思想家马丁·路德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企业的发展壮大亦是如此,关键在于企业职工的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5.
“成龙梦”所引起的思考冯建华望子成龙之梦,自占以来有之,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地困扰着一个个期望值过高的家庭。梦的实现,梦的破灭,梦给许多平静的家庭带来了一连串不平静的忧虑,深沉的感叹!第一,大街小巷里的“梦”在山东、在上海、在河南、在江苏,在我国...  相似文献   

16.
习惯(随笔)     
土著出身的我年方二十九岁才有幸进城,开始有诸多不习惯。 一曰看不习惯。奇装异服是我眼中的异物,咋看咋不舒服。单位大院有一靓女,妆扮摩登,我不屑一顾,视为瘟疫,畏而远之。另一个不习惯的是在夕阳西沉、华灯初照之时的大街上,俏男丽女手挽着手,亲亲昵昵地呢喃着,偶尔发出幸福的一笑。在我这个乡巴佬眼中,此种风景有伤大雅,遂统统嗤之以鼻。 二曰吃不习惯。无论宾馆饭店盛宴或家庭聚餐,还是平常一日三餐,皆将非进口之物置于餐桌上,猪骨、鱼刺、鸡爪,蒜皮,豆壳,不看则已,一看便翻胃。再则席中菜肴太过清淡,无滋无味。想…  相似文献   

17.
周范才 《小康》2010,(8):96-99
炎炎夏日,你是否所处“火炉之城”? 城市的标签不只有地域之分,同样也有季节之分。 热到何种程度才能称之为“炉”呢?据称,气象学上早有过定义: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曾举办过一次“文明之眼”交通违法有奖举报活动。三个月的时间里,有近七千名市民寄送了两万多张自己拍摄的各类人等交通违法照片,交管部门据此对交通违法者进行了认定和处罚,天津市的交通违法状况和不文明现象由此有了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19.
分享过音乐人李宗盛的作品,。聆听过歌手陈绮贞、中孝介的天籁之音,带份手工香皂、特制米醋,或是买一套瓦楞纸的桌椅、玩具……看来不搭调的事,在台北的“简单生活节”上,却是事实。  相似文献   

20.
《韩非子》与国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非子》与国民性特约撰稿人周启志法家最后一位理论大师是韩非,他的大著《韩非子》人称是集法家之大成者。然而,这部帝王经典所讲的,不过是法、术、势而已。什么是法?韩非说过“君之立法”(《饰邪》),说过“赏罚之为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内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