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建设、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性自治法规;健全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律制度、加强民族经济立法、完善民族法制监督机制、强化民族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加强民族法学和民族法制理论研究等是新时期完善我国民族法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清朱以前的法律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即传统的“中华法系”模式,其最重要特点就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重刑轻民”,即没有单独的部门法规,所有的法律都在一部统一的法典中。伴随着西方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的传播和引进,中国法律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开始,整个20世纪对于中国法律而言,始终是处在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吸收外国法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体现现代文明注重长远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保护地方所辖地域的环境资源,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成为地方政府保障城市经济建设的基本战略方针。而针对地方环境资源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法制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法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有时甚至让位给处于边缘的习惯法。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此情况,是由于法律资源备置不合理、传统文化习俗与国家法的断裂、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律信息不对称和农民法律心理等方面在作祟。因此,要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国家法律意识,就必需实现国家法与传统文化习俗的融合、加强法律资源投入、创新法律宣传手段、把审判带入农村和让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5.
村落纠纷的发生对村落内部秩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坝村的纠纷及其解决过程,发现内部秩序的主体——家族——及其家族关系随之发生变化,附随着纠纷利益而相应发生分裂,关系及其伦理的位阶要低于利益的诉求,利益与地理空间契合,从而随纠纷一并形成地理上的共生利益集团。但由于伦理关系的本质无法质变,纠纷之后的秩序仍然要回复到原本的伦理秩序上,因此,时间和机会又拉回到纠纷前的自然状态。这便形成了关于他们的意义和集体的表象世界,展示的这种秩序我们称之为"钟摆型秩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鄂尔多斯市“大调解”工作实际运行情况的调研,着重阐述了鄂尔多斯市“大调解”工作体制中的调处中心、调委会、法院等机构的设置、职责、工作模式及发挥的作用,具体分析了国家“大调解”工作在鄂尔多斯市表现出的地方特色,最后总结了鄂尔多斯市“大调解”工作的成功经验,揭示了鄂尔多斯市“大调解”工作在纠纷解决方面与国家“大调解”工作的宗旨和目标的契合,并为我国其他地区“大调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7.
日益严重、类型众多的灾害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影响巨大,加强灾害法制建设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我国的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灾害应急法制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制框架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建立抗灾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灾害应急法制。  相似文献   

8.
民族关系是指不同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调整好各个民族的关系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调整民族关系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是法律。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还存在培养目标单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等不少问题。多元文化的法学教育是解决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延边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地缘、人缘以及语言优势,强化多元文化法学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藏区习惯法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法,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与现行国家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冲突,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价值。以藏区习惯法中典型的赔命价为例,藏区习惯法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一定冲突的同时,也有补充和完善的效能。因此,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对藏区习惯法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限制地加以利用和借鉴,使二者协调发展。这种理论观点既有利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习惯,又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和权威,尤其是对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和稳定藏区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VUCA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二者交织,乡村韧性提升成为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欠发达地区乡村需要在充分发挥人口密度小、生活自给率高等优势基础上,提升韧性,补齐空间布局、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等短板,增强应对扰动的防御、恢复与自我发展性。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以韧性理论为工具,构建乡村韧性的“5P”结构模型和测度体系,并以甘肃省为例,对乡村韧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乡村韧性整体偏低,空间上呈现河西地区高、陇东南地区低的特征。欠发达地区应以县域为基础,针对“先行示范型”“稳步推进型”“持续跟进型”三类县域特征,走差异化路径提升乡村韧性,分类施策,稳中求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相似文献   

13.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厦门经济特区肩负着"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历史重任,特区法制建设也面临着新使命,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着如何超越过去、构筑未来的新课题。本文回顾了特区法制建设立法层面的成就和经验,总结特区立法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前瞻性地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是不断随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伴随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都审时度势,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继承、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毛泽东的“法律观”、邓小平的“法制观”、江泽民的“法治观”,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法律思想对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台湾"苏建和、刘秉朗、庄林勋"杀人案中,三被告曾五度被判死刑,现全体获判无罪。该案的死刑犯救济途径及程序对大陆地区司法界有参考价值。大陆地区刑事立法规定死刑案件被告人可通过申诉程序、死刑复核程序、死刑辩护程序和中止执行程序等途径获得法律救济。两岸关于死刑案件司法救济途径的规定存在差异,且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养老问题是各位方家学者研究的盲点。菏泽市处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老龄人口比较多,属典型的“未富先老”。作者在科学分析菏泽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以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医、护、养、康”四位一体养老、农村“幸福院”养老、社区照顾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多元化并存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社区是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变时期的一级社区类别,其中的农村社区向城市转化过程有不同的表现状态,具体类别有城市化转变型和城市化发生型。城市化转变型是村民完成了身份转变,社区职业分化缓慢,保留少量农业;城市化发生型是农村社区发生非农职业,一些农民脱离农业从事新职业,新职业是城镇化的发展因子。  相似文献   

18.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盆地西南边缘的小凉山区,乐山市南部突出部位,是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地州的结合部,属国家级边远少数民族大山区贫困县,全县29个乡镇,有彝、汉、苗、回等民族17.48万人,其中彝族6.55万人。全县有203个农村党支部。近几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以来,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马边各级党委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非常重视农村党支部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1998~2008年的S县女性犯罪,因为其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代背景而呈现不同的特色。以该地域的社会状况为背景,着重分析女性犯罪人的年龄构成、婚姻家庭状况、犯罪前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女性犯罪的影响,可以展现出转型背景下辽宁女性犯罪的区域特征。社会应进一步关注女性的婚姻家庭、教育状态、就业发展空间等女性问题,以进行女性犯罪预防,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四川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与经验中,可以获得一些相关启示并寻找到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