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自然人死后是否还有人格权,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对这种情况作了分析,认为自然人死后,人格丧失,人格权也随之消灭,但其人格利益却依然存在,并且其无论是对死者的近亲属还是对社会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保护.本文主要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依据,保护的内容、主体范围、期限等方面对此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人格权的商品化问题早已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权利定性出发,对人格权益中财产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我国人格权法的修订为契机,再次探讨此问题,应在人格权体系中明确人格标识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并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商品经济国家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目前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法律规定,完善我国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4.
关于自然人死后是否还有人格权,一直存在争议.死者人格利益是人格权利益的一项重要利益.世界各国对于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研究非常重视,许多国家把死者人格利益列入民法典直接予以保护.而我国民事法律发展缓慢,对死者人格利益的研究相对落后.但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剧,有效保护死者人格利益已经成为关系个体生存质量的重要社会任务.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公司独立法人制度的一个补充,主要用于竭制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绝对化,完善我国公司立法,有效地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司人格否认理论的创设与确立,为公司股东及高级管理者滥用公司形式从事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设置屏障,而且有利于公司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规范运作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肖像、姓名、声音等人格要素的商业化利用,使传统民法理论关于人格权为具有专属性的非财产权的认识面临挑战,产生了对人格上财产利益进行保护以及承认其可继承性的需要。美国和德国在各自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分别形成了公开权与隐私权分离的二元模式和人格权包含财产成分与精神成分的一元模式,我国更宜采纳一元模式。在一元模式下,人格上财产利益是人格要素财产化的结果而具有承认其可继承性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弱者利益保护原则是国际私法追求实质正义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突破和延伸,保护弱者利益原则已被各国国际私法所接受,并在立法中有所体现。文章从保护弱者利益原则的法理学基础入手,分析在具体的国际私法制度中,公共秩序保留、干涉性规则、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适当限制在弱者利益保护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国际私法对弱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版权国际保护的利益平衡,体现在国际利益平衡中,主要涉及一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的平衡、发展中国家利益与发达国家利益的平衡。体现在国内利益平衡中,主要涉及外国创作者或传播者利益与内国传播者及使用者利益的平衡、外国私人利益与内国公众利益的平衡。平衡一国与他国利益,需要运用国家主权原则和有约必守原则;平衡发展中国家利益与发达国家利益,需要运用公平互利原则和全球合作原则。平衡外国创作者或传播者利益与内国传播者及使用者利益,需要运用激励创作原则和增进学习原则;而平衡外国私人利益与内国公众利益,需要运用底限公正原则和公益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中的多元利益由于诉讼主体的不同而有区别,并且可以把它分为两个利益位阶。这两个利益位阶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永久性利益冲突和暂时性利益冲突上,对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平衡保护措施。而审判机关作为一个中立者,它的利益除公正、公平、效率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利益,因而审判机关的中立性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阶层利益能否得到有效平衡保护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各国民法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利益的保护与必须赋予胎儿权利能力没有必然联系。保护胎儿的利益本质上是保护胎儿活产后人的生命法益,胎儿不享有权利能力。我国未来民法典在胎儿利益的保护上要界定清楚:胎儿的法律涵义是指,从人的受精卵到出生完成前的生命体。侵害胎儿利益的侵权行为具有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公司立法已从传统的单纯保护“股东”利益发展为现代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 ,是公司组织的一大创新。但是有限责任制度在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方面却显得软弱无力。本文拟对通过对公司立法对债权保护制度的分析 ,探讨完善这一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胎儿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民法上胎儿不具有权利能力,只在个别情况下由法律另行规定给予其特殊保护。刑法上胎儿也不属于“法益”的范围。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关于胎儿期内遭受不法侵害的诉讼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现代社会对胎儿有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如药物,烟酒,不洁性交,车祸,辐射,噪声等环境污染以及医疗失误等等,外界因素导致胎儿出生后畸形、残障、患病等身体健康受损的情形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法律意义上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以保护死者人格和与死者人格有利益关联的生者为根本目的的立法观念,由死者的近亲属提出保护请求。但实践中,死者人格利益受损后存在如下情形:一是死者没有法定范围内的近亲属;二是死者虽然有法定范围内的近亲属,但其不行使请求保护的诉权。这两种情形下,都可能存在死者法定近亲属范围之外的法律主体,遭受到与死者近亲属相同或相近的痛苦,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死者近亲属以外与死者关系密切的法律主体是否可以作为请求权主体,已成为我国法律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针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请求权主体的理论主要有直接保护说、间接保护说、混合保护说三种流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理论适用上采取了混合保护说立场。基于现实需要和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死者法定近亲属与近亲属之外的主体提出保护请求具有可类比性;建议将死者保护人制度进行中国化运用;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请求权主体缺位时,建议扩张适用《民法典》人格权编有关条文,使死者法定近亲属范围之外的相关主体能够提出保护请求。  相似文献   

14.
法律对权利义务的分配就是对利益的分配,隐退于刑法规范之后的利益观在决定刑法价值观、认识犯罪本质以及罪刑法定原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刑法对人们行为的2与保护就是对利益的比较选择,而对显身于刑法规范之中的利益,刑法具有与其它部门法显著不同的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5.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在于规范公权力行使,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符合法治的基本要求。文章通过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和保护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行政法立法现状,发现我国尚未将信赖利益保护确立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基于此种现状,本文为促进我国早日将信赖利益保护纳入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几种既有学说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保护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正当性。它们有其合理成分,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理论缺陷,因此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人格标志的商业利用同时涉及被利用人的人格自治。因此,人格权赋以每个人是否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商业利用自己的人格标志的自主决定权。该自主决定权同时决定了人格标志上的经济利益排他性地归属于人格标志的主体。但是人格自治理论不适用于论证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死后保护。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可继承性毋宁是财产权可继承原则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弱者利益保护原则现已成为国际私法平等互利原则的重要补充原则。作为当代国际私法的重要代表国家,英国在其国际私法中也逐步确立了弱者利益保护原则,并将进一步予以贯彻。  相似文献   

18.
政府红头文件产生的应然意义是促进依法行政,弥补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不足与滞后,提高行政效率。然而,在现实法律生活中,由于制定主体混乱,制定程序不统一等多重原因,导致了政府红头文件制定行为的失范,进而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的实现。因此,信赖保护原则应贯穿于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对政府红头文件中的信赖利益给予保护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基于对政府的信赖正常地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有助于推进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产品标识标注是特定产品内在信息的外在化。其核心价值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产品标识标注中的产品应当包括天然产品在内。正确的产品标识标注是企业、用户和消费者了解特定产品信息的主要途径。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看,产品标识标注必须遵循内容全面、准确、易懂,标注清晰、牢固的原则。产品标识标注制度的完善应当同时强化私法效果和公法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难以真正完全实现的问题,只要扩大中小股东的知情权,注重在公司僵局中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诉讼方式以及股权收买请求权制度、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等制度和加强第三方审计,才能更好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