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新中国最大的自然灾害突然降临四川,同样身处灾区的重庆,满怀兄弟情意,在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  相似文献   

2.
9月14日至16日,全国35家党刊记者深入四川地震灾区进行集中采访活动,共同见证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的伟大壮举。一路行走,一路感动,通过人民网微博,党刊记者们与广大网友分享所见所想,近千条信息凝聚起浓浓敬意和深深祝福。  相似文献   

3.
6月3目中午,四川安县晓坝镇灾区群众安置点,一列车队抵达,重庆餐饮服务队第三批60名厨师来到这里。  相似文献   

4.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08,(7):56-56
灾区重建实行特殊的土地政策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要求在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同时,在四川、陕西、甘肃、重庆灾区重建实行特殊土地政策,全力支持保障灾区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5.
陆睿 《当代党员》2010,(11):13-14
9月28日上午11时30分,一把象征四川崇州地震灾区新生的金色钥匙,从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手中传递到崇州市委书记范毅的手里。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3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农委主任、救灾办主任董玉飞在位于绵阳市安县安昌镇的临时办公点自杀身亡,这条消息在四川地震灾区基层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董玉飞的自杀事件中,结合在极重灾区挂职的短短经历来看,的确感受到灾区基层干部在工作、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压力很大,应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今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全国众多媒体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对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扶危济困作了大量的全方位的报道,其中许多新闻作品震撼人心,催人泪下。事后,不少记者深有体会地说,在采写这些感人报道的同时,自己也接受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相似文献   

8.
金秋九月,天府之地,全国党刊记者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聚集,感受、记录、见证四川地震灾区两年多来的重生奇迹。在这片曾是废墟的土地上,新的城镇拔地而起,新的道路通向远方;那些曾经布满泪水的脸庞开始绽放笑容,肢体疼痛正在消退,心灵创伤正在愈合,幸福祥和正在地震灾区茁壮而有力地生长……  相似文献   

9.
作为志愿者的歌星韩红从四川灾区回到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忍不住哭了:"在灾区的几天里.每天都被感动着,战斗在灾区的子弟兵们都是英雄.映秀的老百姓看到军队甚至会下跪,给解放军磕头……"  相似文献   

10.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08,(11):19-19
5月22日起,我省陆续开始接收来自四川灾区的学生。贵阳市云岩区和南明区教育局为方便灾区家长咨询公布了热线电话,记者好不容易拨通了云岩区教育局的电话,又听见里边的电话铃声响起,而南明区教育局的电话一直在通话中。  相似文献   

11.
借着人们对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热忱,一些不法借着人们对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热忱,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骗钱的主意。日前,市民苏先生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红十字会特开通建行捐款账户,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24日,温总理在四川汶川震中灾区映秀镇举行的中外记者会颇令人注目。当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为什么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会如此  相似文献   

13.
仲祖文 《求贤》2008,(7):20-21
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影响,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地不同程度受灾.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受灾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抗震救灾工作当做第一任务、第一责任,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最有力的措施,带领灾区群众英勇奋战、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曲共产党人与灾害抗争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4.
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影响,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地不同程度受灾,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受灾地区各及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抗震救灾工作当作第一任务、第一责任、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最有力的措施,带领灾区群众英勇奋战、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曲共产党员人与灾害抗争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8,(6):7-7
截至5月23日15时,我市累计向四川灾区捐赠20563万元现金和物资。目前,我市武警、第三军医大学、后勤工程学院、公安消防、市卫生局、市商委、市建委等军地单位派出的救援人员4667人继续在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截至23日15时,市消防总队向四川灾区出动492人、101台车辆,累计抢救埋压人员44人;截至23日12时,市公安局共派出警力865人(不含武警)赴灾区抢险救灾,  相似文献   

16.
组工信息     
《北京支部生活》2013,(5):44-45
中组部:向四川灾区下拨救灾党费 为了体现中央对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关怀,中央组织部日前从代中央管理的党费中向四川地震灾区下拨救灾党费300万元,用于支持抗震救灾和救助受灾党员群众。  相似文献   

17.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0,(20):42-43
2010年是"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值此"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要时节,中共四川省委党的建设杂志社承办了"全国党刊四川地震灾区集中采访活动",全国各省市(直辖市)30多家党刊社,近百名记者到地震灾区集中采访,记者们走北川、访汶川、看安县……两年过去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惨裂场面仍然令人震撼!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令人敬佩!灾后重建的喜人景象令人吃惊!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年多来,四川人民奋力建设灾后新家园,创造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本刊记者见证了"汶川奇迹",实地采访了灾区群众,通过本刊把灾区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创举介绍给我区读者。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0,(20):16-18
四川与贵州。山水相连、习俗相近,自古以兄弟相称。2008年“5·12”之后,四川的灾情、同胞的苦难,让3900万贵州人民感同身受。灾区传来的每一条信息都让贵州人民揪心。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共青团贵州省委向全省紧急招募志愿者,本刊得知这一消息后,鼓励全社职工积极报名参与。  相似文献   

19.
候德苹 《世纪桥》2012,(5):138-139
2008年“5·12”地震后,四川蒙受巨大损失,农村受灾面积大,农民损失惨重。在灾区逐渐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之时,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本文通过对“社区”概念的理解,界定了震后四川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和内容,并针对其特殊性,提出震后四川农村灾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措施建议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连续三次主持会议,紧急部署本市抗震救灾和支援四川灾区的工作。市委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拿出当年“支前作战”那样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忘我工作的热情,“举全市之力”,“倾情倾囊”,“多快好准”地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迅即,我市的抢险队、医疗队赶赴灾害现场,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四川灾区;相关工厂加紧生产为灾民遮风避雨的帐篷、简易板房、棉被、睡袋;餐饮企业到灾区紧急设立粥棚,为解决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住宿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随后,又紧急组织生产防疫药品,组织防疫人员、危房鉴定专家赶赴灾区,为预防大灾之后可能出现的大疫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支援和帮助。同时,在我市受汶川大地震影响的梁平县重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职工团结奋战,也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感人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