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土楼,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和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永定客家土楼占了“半壁江山”。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永定客家土楼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2.
《统一论坛》2010,(5):F0003-F0003
土楼是福建的一种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的永定、武平、上杭及福建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保障》2010,(11):49-49
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4.
影像     
《创造》2015,(8)
<正>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南靖和永定,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憾人心,体现着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5.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澳大利来,美国,加拿大等地,据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其中,1/3的香港人是客家人,台湾有1/5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 由于历史,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客家人比较偏好土楼这种民居形式。土楼对客家人的重要性,相当于北京人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岭南人的骑楼。据称,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合计有几万座。这些古董一样的建筑保护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评价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作为中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惟一申报项目,今年8月,联合国专家将对土楼“申遗”进行现场评估验收。目前,土楼“申遗”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北山南楼”(武夷山、土楼)有望成为福建旅游的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6.
一川风流     
黄,是闽西永定土楼的主色调。无论你走进哪一个村寨,从哪个角度张望,一座座或高或低的土楼,或方或圆的墙体,总会在光与影、明与暗的交叠中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灰黄、淡黄、中黄、橙黄和赭黄。这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黄,使人想起山的高大与沉稳,土地的质朴与深厚。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1日上午,永定县政协5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政协委员们认真听着《客家文化与永定客家人》的讲座,并不时记录着。会后,委员们纷纷向主讲人、县政协学习宣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苏志强提出意见和建议。11月28日,他将带着永定县政协的重托,远赴新加坡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与永定客家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意外的收获我原计划从福建省漳州市出发,向西前往土楼分布最为集中的永定。去长途汽车站的路上,拉人力三轮车的老师傅告诉我:如果要看最有代表性的土楼,应当去华安县仙都镇,那里的一座大土楼最被专家看好。我不放心地问:“不是说永定的土楼最出名吗?”他反问:“你是要看多,还是要看特色?”  相似文献   

9.
永定土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明清时期,土楼建筑更加兴盛,家家户户建土楼,以至于形成永定现有千万座群落的蔚然奇观。永定土楼的种类十分奇特。圆楼、方楼、五凤楼、走马楼、五角楼、府第式方楼、纱帽楼、吊脚楼等,争高直指,美轮美奂,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庞大的土楼群不仅有很好的防御功能,而且适应崎岖的山地形势,成为防匪防盗的  相似文献   

10.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11.
南靖土楼     
福建省南靖县是土楼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到南靖山区的书洋、梅林、船场、南坑、奎洋等乡镇,就仿佛进入一个土楼王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德烈称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中国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认为它是“世界建筑的奇葩”。南靖土楼历史悠久,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风形、半月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凸字形等。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原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造成宽厚的楼墙,内建木结构房子,一座…  相似文献   

12.
蔡戎  赖德成 《政协天地》2012,(Z1):44-46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13.
福建土楼之都,客家故里永定。永定建县500年,是著名的老区、侨区、矿区、土楼集中区、客家人聚居区。永定县位于闽粤两省边界线上,是福建西部进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省的战略要冲,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华安县的丘陵山地间,分布着60多座土楼。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的大地土楼群,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2010年2月13日,正是农历大年三十,一场春雨下得细而柔,缠缠绵绵。下午三点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冒着绵绵春雨来到永定客家土楼,与土楼里的乡亲们一起辞旧迎新,过一个欢乐喜庆的新春佳节。  相似文献   

16.
林祖武 《统一论坛》2002,(1):40-40,43
座座土楼,穿过时间的隧道,阅历人间沧桑,凝聚两岸亲情……一座座造型各异,气势恢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客家土楼,真不愧神秘的东方古城堡!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客家人的精神长城。它不仅蕴含着客家人的无限睿智哲思,而且凝聚着悠悠的海峡情。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省永定县的青山绿水、滴翠田园中,错落分布着300多座圆形土楼和600多座方形土楼。这些土楼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为避战乱由北方南迁到福建山区后,陆续建造的居住和防御功能兼具的建筑群体。 土楼的造型多样,形制独特。除常见的圆形和方形的以外,还有多边形、方圆混合型,殿堂式、府第式。走马式、吊角式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周松 《人民政坛》2014,(10):F0003-F0003
<正>【摄影报道周松】走进永定县湖坑镇南江村,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优美的客家乡村画卷,清澈溪水穿村而过,分层迭坝,层层迭水,2()多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屹立两旁,休闲长廊犹如"白色玉带"沿溪相伴,游步道、护岸石墙廊道、拱桥都让游客体验人在水上走,水在脚底流,小桥流水人家的感受南江村地处永定县、平和县两县交界处,平均海拔5()()多米,居南溪"土楼沟"景观中心,距离集镇8公里,是闽西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全村林地面积32S.7公顷,森林覆盖率6().2%。青山绿水的自然风景、传统的客家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  相似文献   

19.
写到土楼,绕不过创造土楼的客家人。“客家”是一个饱含迁徙与苦难的字眼。这客是“借问客从何处来”的客;是“山遥水阔身为客”的客;是“十年听雨客舟中”的客;当然,也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客。  相似文献   

20.
正从2月14日开始,"两岸客家土楼过大年"活动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的"侨福楼"举行。做年糕、做包子粄、写春联、贴春联、学习"勉学歌"、吃年夜饭、看"春晚"、发放压岁钱、听客家民间故事、客家风俗拜神和开门……来自台湾、深圳、梅州、厦门等地的30余个客属家庭110多人,和当地土楼客家乡亲欢聚一堂过大年,体验传统客家过年习俗,传承客家文化。来自台湾的杨刘雄,这次也是带着一家五口来永定土楼做客欢度春节。谈到在永定土楼吃年夜饭的感受时,他说:"圆土楼名不虚传,在这里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