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适时 《求是》2015,(2):6-8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2.
喻义东 《党史文苑》2011,(14):60-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90年法制方针及其实践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民主宪政实践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面形成。  相似文献   

3.
提高管党治党的水平,必须注重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与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互联互动,要树立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党的法治理念,重视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的立法衔接,厘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适用的边界,健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抵触的处理机制,进而实现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张师伟 《探索》2015,(1):78-82
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框架、要素及总体格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史地形成和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对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继续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引功能。在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负有重要的政治领导责任,必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做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诸多角色扮演均应有较为严格的形式与程序要求,这些形式与程序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法律体系中,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法律定位。  相似文献   

5.
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言,法律保障有利于社会参与的实现、有利于改革程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及改革成果的落实与深化。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法律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保障主要是通过对改革程序和改革实体的法律保障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法律全球化及其对中国法律共同体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的各个领域发生的跨国界、跨区域、跨大陆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重组原有法律制度、法律秩序、法律理念结构的网络化过程。它对中国的法治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就中国法律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对该共同体的共同的法律知识背景、职业训练经历、职业利益、职业精神气质之形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法律共同体应以昂扬的发展姿态推动中国法治事业的勃兴,使中国在全球法律网络化过程中早日从边缘进入中心。  相似文献   

7.
正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体系,首先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立法在法治体系建设中的先行地位,并对新时期的立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举措作了明确,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充分发挥好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必将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成法治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1,(6)
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光  相似文献   

10.
安群 《理论建设》2011,(6):30-33,74
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之际,正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之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过程表明:党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灵魂。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数十年的孜孜探索,才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笔者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完善,党的领导无疑是最坚强最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暂行立法是相对于正式立法而言的特殊立法形式,虽然其长期游离于正式立法体制之外,但却广泛存在于各级立法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暂行立法在我国法治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立法目的不明确、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凸显。通过明确立法目的、消除立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完善立法技术等措施来规制暂行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提高立法质量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引进外资银行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需要,但是远离本国金融监管当局和总行控制的外资银行对于我国来说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弊端。因此加强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的法律监管便显得尤为必要。本通过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的立法选择、开业条件的限制等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准入的重新审视,旨在构建与完善市场准入的监管法律体系,以期有利于外资银行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内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理解江泽民所讲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样的法律体系有什么特点,怎样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法律体系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法律部门组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务法律部门的科学结合的统一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则强调这种法律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以下特征:(一)代表人…  相似文献   

14.
杨玉荣 《奋斗》2014,(11):28-2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首先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四年后,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完成了制度初创,解决了制度有无问题,初步实现了制度体系化,那么,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则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人灵魂与生机。  相似文献   

15.
安群 《新视野》2012,(2):77-8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政治核心和制度灵魂.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直接领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的立法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16.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岳军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于推动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保证社会稳定具有...  相似文献   

17.
妇女参政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政权是整个人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平等的参政权是世界各国妇女长期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强调平等,应该说,中国妇女人权立法在国际社会中是走在前列的,我国妇女的法律地位也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法律文本中的参政权在现实领域的真正贯彻实施仍受到很多方面限制。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不仅需要国家为提高妇女地位积极立法,更需要国家和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强化女性意识,使妇女早日拥有与男性平等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人民意志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体制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模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加强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法律伦理学及其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斌龙 《唯实》2003,(4):35-37
法律伦理学以哲学伦理学分析方法来研究法律的伦理基础与道德支持的普遍性规律。这一学科定位规定着法律的伦理基础 ,法律的道德支持 ,法律发展与人格转型三个层面的基本任务 ,规定着法律与伦理、人性、德性、劳动、社会发展的关系等主要问题的研究方向 ,我们研究法律伦理学及其任务 ,是希望在利用中西法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法学与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