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沿革 1956年创立。原名“国际关系研究所”,1973年更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1986年12月改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性质和作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是直属外交部的学术性研究机构。它自行制订研究计划,主要是就当前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方面的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所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促进与各国学者及研究机构的相互理解与合作。研究成果,除了公开发表外,主要分送各有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是建国后成立的首批外国问题专业研究机构之一。1963年,为适应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由毛泽东主席批示并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下,在哈尔滨成立了苏联远东研究室。最初,该室主要研究苏联远东历史、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中俄关系等问题。1973年,苏联远东研究室并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为该所第二研究室,研究方向延伸至西伯利亚地区,研究范围扩大到政治、科技、教育、军事等多领域。1979年,在原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第二研究室改为西伯利亚研究所。2003年,该所更名为俄罗斯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东盟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对东盟区域经济的研究取得较快的进展。目前,中国涉及东盟区域经济研究的机构主要隶属于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和政府部门,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云南、广西等地。从总体上看,中国的东盟区域经济研究机构的科研水平、人才培养、信息建设、国际化程度以及参与政府决策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不过,与国际一流区域经济研究水平相比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4.
本文力图描画出苏联学在美国产生的历史脉络,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初期。一战以前,除了大学里极少量有关俄国的课程之外,俄国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十分缓慢。两次大战之间,通过出版物和研讨班等形式,美国人对俄国有了初步了解。当时苏联国内开展的大规模“社会实验”,令一些美国学者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二战期间的战争需要催生了以苏联学为代表的地区研究。战后美国政府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开始支持对苏联的研究。在大型基金会资助下,1940年代后期,以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研究机构应运而生,有关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也相继建立。从此,苏联学在美国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86,(1)
目前,英国的东南亚专业教学主要集中在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赫尔大学、肯特大学。 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是英国最重要的东南亚教学与研究机构。该学院从事东南亚教学与研究的讲师有三十名左右,其中东南亚及群岛语言文化系十六名,历史系六  相似文献   

6.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动下,欧洲智库在数量和影响上正发生某种历史性变革。其中,专业智库处于影响政府决策的第一线,多以研究欧盟事务和影响欧盟发展方向为使命,在对华研究方面主要聚焦中国崛起的影响、欧盟对华战略选择、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及具体双边问题等。大学智库则注重学理性研究,投入研究精力最大的领域当属欧盟一体化进程和近邻政策,以中国为对象的研究中心和研究项目近年也在欧洲大学不断涌现。《里斯本条约》的正式生效将为欧洲专业和大学智库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其研究领域呈明显的欧盟化趋势,研究重点逐步由欧盟内在一体化转向欧盟外在国际化,中国问题和中欧关系将进一步成为欧洲智库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东欧中亚研究会倡议、由该研究会西伯利亚与远东问题研究中心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黑龙江大学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联合发起的“西伯利亚问题研讨会”于1996年11月4日至5日在哈尔滨市北方大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黑龙江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新华社黑龙江分社、佳木斯市政府、绥芬河市委政研室等20余家单位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潘春良同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范洪才同志和步平副院长、黑龙江大学副校长衣俊卿教授、佳木斯市副市长赵庆有同志及著名专家陆南泉教授等。 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中国西伯利亚与远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景学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他首先代表本次研讨会领导小组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西伯利亚研究都非常重视,这不仅因为该地区  相似文献   

8.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3):F0002-F00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地方社会科学院系统中招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世界经济、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门史和世界史等八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三大学科门类,其中,俄罗斯与中俄关系问题是相关各专业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在校生人数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研究生部制定了“全心全意为导师服务,全心全意为研究生服务”的工作方针,并沿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中心,以指导教师梯队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充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眼里的世界:中国学者的看法>>(t’As China See:the World:perceptionsof ChineseschofarS”)一书经过三年时间的酝酿、修改和编纂,终于1987年在伦敦出版了。这是中国第一本以英文版在国外出版的有关国际间题研究的书籍。该书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持,由著名国际间题学者哈里希·卡布尔主编,由英国法兰西斯·平特出版公司出版,是中外学者和出版商通力合作的产物。作者包括29名中国学者,除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部分学者外,还有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拉美研究所和西亚非洲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厦门大学南亚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他们都是长期从事国际间题研究的高级研究人员,专业各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片2008年度学术年会于2009年1月9日召开,学术年会由俄罗斯研究所、东北亚研究所和犹太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由东北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爽主持.参加年会的领导和来宾有:省社科院曲伟院长、朱宇副院长,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李传勋教授,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高玉海研究员,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王桂兰研究员,哈尔滨市社科院夏焕新研究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