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山姆大叔”也“打假”钱黄生或许有人以为,像“山姆大叔”──美国这样的国家,搞市场经济年头已久,市场秩序井然,法规健全,一定不会有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吧?其实不然。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新谚语:"被假冒是一种商品成功的标志,没有人假冒,证明你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最近,常宁市爆出一则“你买官,我不卖”的新闻:常宁市市级班子选举换届时,极少数科局级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在该市选举换届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毫不留情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了这席话:“你买官,我不卖!我要了你的钱,我就是贪官;因此我提拔你,就是培养贪官。这样做,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闻此言,我不禁为之拍案叫好!时下,市场经济大潮已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事物已涂染上一层商业化的“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3.
正之所以提"新型城镇化",是针对老的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而来的。那么老的城镇化的问题是什么呢?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两点:一是迷信大城市的所谓辐射作用,片面地建大城市,搞城市圈、城市带;二是剥夺农民的利益,用土地财政大搞造城运动。这两个问题引起、形成了三个结果或者是恶果。  相似文献   

4.
县域突破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兴省三大战略之一,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是摆在每个县(市)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双辽市依据资源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提出建‘’三城”强市、兴“三业”富民的县域突破战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所谓建“三城”是指建设“火电城”、‘’玻璃城”、“地毯城”。所谓兴‘三业”就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构筑种养加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双辽发电厂是国家和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双辽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5.
孟庆荣 《党课》2009,(5):72-75
曾经有媒体这样采访普通群众:“假如你有权,你会不会腐败?”没想到大多数人的回答竟然是,“我可不是圣人,那是说不准的事,说不定我也可能成为腐败分子”“大腐败可能不会搞,小腐败也会弄一点,吃点、喝点、捞点算什么啊”“先捞他一笔,弄他个无后顾之忧”“你捞我也捞,大家一起捞,法不责众”“周围的人都腐败,你不腐败行吗?  相似文献   

6.
1993年初夏,我回到了引以自豪的家乡——大连。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商贸、旅游和工业城市。在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0个城市中,她名列第8位。 两年未回去,大连变了,我不认识她了。我熟悉的大连火车站广场不见了,这里正在建不夜城;我少女时代常去游玩、采野菜的南山不见了,这里依山势盖起一排排居民楼;我常去看电影的友好影院不见了,这里建起太阳城娱乐中心;我每天经过的繁华街道——天津街,也变得陌生了,装潢得已无旧市模样,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彩灯、柜台、摊床,就是熙熙攘攘的人流了。  相似文献   

7.
我在部队工作了20多年,一直从事党务工作,先后担任连队党支部书记、营党委书记、团政治处主任等职。1997年,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当时,我心里暗想,这回可换一个工作岗位了。先前转业到地方工作的战友也劝我,从事党务工作既清贫又不讨好,一定要找一个有实惠的地方干。5月3日,我正式到旅顺口区港务局报到,局党委书记对我说:“海涛,我们调阅了你的档案,觉得你从事党务工作比较合适。”我说:“我想改改行,搞一下行政工作和管理工作。”党委书记又说:“搞党务工作素质要高,能力要强,从某种程度上看是高看一眼。你再想一想…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在清水县土门乡西坡村。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初这五年,原本闭塞、落后、贫穷的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细心人用“致富观念转变了,路宽了,房新了”来总结家乡的变化,回乡后我也有同感。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一变”是家乡人树立了新的致富观念。随着城市生活的冲击和打工潮的影响,家乡人与时俱进的观念也逐步形成。劳动之余,他们总喜欢听听广播、看看电视,了解党的政策,明白了要致富就不能光守着土地,而要将富裕劳动力腾出来,去外地打工挣钱。于是,一个又一个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家门去远方的城市,搞家政服务,当…  相似文献   

9.
“文书记,今天我想再次听一下你对这次村级换届的真实想法。”“上次你到我们村搞调研时,我就说了,今年我都65岁了,根据上级文件规定,我已超龄了,组织上信任我,依目前我的身体状况还是可以继续干一届,但不利于年轻人成长,我请求组织允许我光荣退休。”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一种心情,这话你一定听说过。 父亲退休了,耐不住寂寞,在自家那一亩二分自用地里扦插栽种,锄草施肥,修剪浇灌,乐此不疲。我们埋怨他何必吃这份苦。他却一脸的释然和轻松,对我说:“这种幸福感你现在还体会不到,人活着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足呢?” 遂想起搞篆刻的老人,手捧一石,挥动刀柄,石屑飞溅,刻兴正浓。睐缝双眼。刻完一印章后微微一笑说:“大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9,(6):23-23
远离“二人转”十余年的赵本山。在2001年正月十五的夜里感觉到一种回归。他在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后兴奋不已:“我脑子里转出了三件事情:搞个比赛,找人才;拍个‘二人转’的电视剧,把这帮人的能耐弄出来;开个剧场,建个团。”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撤县建市以来,我们泰兴市城市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功能明显增强。目前,一座现代化的滨江工贸城市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我市城市建设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取得如此成就,除了我们抓了“硬件”工程投入之外(三年多我们投入建设资金达4.2亿元),我们还着重抓了城市建设中的“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13.
王庆  丰先林 《当代贵州》2008,(18):62-63
成也资源,败也资源。在中国的城市部落中。有这样一些城市,它们因资源而闻名,因资源而富有,也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的困境。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悲剧的发生,其症结有两点:一是利益矛盾没有得到及时化解,二是没有替代产业及时补位。贵州也有许多因资源而兴的城市,尽管还没有出现“矿竭城衰”的悲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2007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三者”利益建设和谐矿区的意见》,明确提出“统筹兼顾当地政府、矿山企业、矿区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目前,因磷矿资源而兴的开阳县,正在该县的金中镇推行和谐生态矿区试点,这或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14.
<正>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延庆区把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品牌示范”工程,坚持清单化推进、标准化落实、常态化跟进、品牌化培树,发挥乡镇党委、区级部门和农村党组织的作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五兴”(组织兴、人才兴、产业兴、文化兴、生态兴)党组织,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色和地区特点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捞名”     
北某县原县委书记刘欣年经常在大庭厂众之中鼓吹“三个一点点”:“你送我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活脱脱一副贪官嘴脸。但现在像他这样不注意名声的“傻冒”贪官已不多见,大多数贪官在捞财之外更注重捞名了。比如,他们鼓吹的不是搞腐败的理论而是反腐败的“经验”。江苏某市原市委书记刑党婴在一次市委民主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0,(7)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在2000年第9期《中国经贸导刊》上提出新的见解 ,变“城市化”为“化市城”。刘福垣认为 ,现在对城市化的接受 ,相当多的人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内需不足 ,没有把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战略 ,所以往往是重城轻市 ,重城建轻“生活、生产、交换”三个方式的转化 ,变成一个仅仅是城市规模的问题。因此 ,实现城市化 ,不妨考虑一下“化市城”。城市化真正的动力首先在这个“化”字上。实现城市化必须要“化”农民为市民 ;“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企业化的农场 ;“化”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的生活方式、农业…  相似文献   

17.
“老陈,你搬出社区都半年了,每次搞活动都要来回跑,把组织关系转过去岂不更方便?” “不转!不转!建北社区,永远是我的家……”和老陈一样,搬了家却坚决要把党组织关系留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的,还有好几十名党员。2008年底以来,江北区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共同需求为纽带、社区党委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建北“大社区党委”,就像一块大磁铁,牢牢地吸引着他们。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论点,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他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不仅是在办经济特区问题上,更大的是在农村改革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对此,我们采取的政策,首先是“允许看”,即“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但另一方面,也“不搞争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可见,“不搞争论”,不是一个偶然的、随意的提法,至少是与“不搞强迫”,“不搞运动”具有同等意义的论点,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我认  相似文献   

19.
我做业余通讯员多年,用稿率较高,同事们常称赞我“角度”选的准。 然而,最近我发现,在选择运用“角度”的问题上,与有些领导干部相比,“自愧弗如”。据报载,南方某市一印染厂因违章作业,引起火灾,一座6层大楼烧得面目全非,损失惨重。第二天组织工人清理现场,半座大楼突然坍塌,压死压伤200多人。对这样的重大事故,应该说该地领导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从报道的情况看,没有哪一个受到追究,相反,他们却成了敢于“重奖也重赔”的“有胆识”的英雄。丧事成了喜事,你看这“角度”选的玄不玄乎?还有报纸披露过的那位因陪酒而“牺牲”的“烈士”,如果单位领导不从“因公”的“角度”去挖掘,他岂能当上“烈士”!  相似文献   

20.
报载:北方一个县级市修建了一条宽100米、12车道、占地将近700亩的公路。对此,群众议论说:这是机场还是公路?不错,“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本是好事,但应修条什么样的路,就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讲究科学,不是随心所欲,路越宽越好。这个市的修路决策者们可能片面理解了“发展是硬道理”。须知,不顾条件硬发展甚至乱发展就是没道理。这几年来,不少地区擎着“发展是硬道理”的大旗搞大动作,盖大高楼、建大广场、造大马路、甚至乱建开发区,成片成片地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有一个贫困小县,竟建了一个能容纳万人的广场。据说,这七年来乱建项目就损失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