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  相似文献   

2.
杨会春 《新湘评论》2007,(11):30-3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昭示出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我们要通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制度建设的论述,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关于制度论述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思维,蕴含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深邃思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进入一个新境界。一、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对人类美好社会制度的不懈追求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阮青 《理论学刊》2008,(3):10-13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要按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站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高度,紧紧围绕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科学揭示对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执政党建设三大规律的认识成就,充分体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依照理论构建的一般规律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煜 《求实》2003,(1):14-15
江泽民同志在科学概括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宗旨和任务,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提出的"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刘紫春  付建龙 《求实》2001,(10):10-12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在党的先进性、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性质、劳动和劳动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民主、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源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学风、群众路线和科学求实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大原则",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要创新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使党的建设主题更加突出和鲜明,进一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反映了时代发展和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实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从理论目标到实践任务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蓝图。这次会议,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对我国"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从制度层面和价值观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探索,从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对科学执政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的要求.《决定》指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三大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三大规律”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十七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四位一体",并写入党章.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和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而且是理论思维的创新,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叉建设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谢新力 《党史文苑》2006,(12):38-39
科学发展现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因而,科学发展现是破解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难题,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时代正处于一个变革和转型时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和中国社会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占领理论的制高点。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