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枫 《行政与法》2007,(9):98-100
计算机犯罪是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智能性高、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本文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了计算机犯罪特征和对传统刑法理论的冲击,并结合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对计算机犯罪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的下位概念。网络犯罪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具有犯罪现场和空间的虚拟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手段的智能性和犯罪危害的扩散性等特点。为有效遏制网络犯罪,应从刑法、行政法、程序法和犯罪学等方面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有别于传统犯罪的计算机犯罪便应运而生了。它不仅在犯罪的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上和传统犯罪有很大区别,而且在犯罪的方法和特点上也与传统犯罪迥然有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计算机犯罪的方法来揭示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希望找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犯罪大大增加,在刑事立法、司法中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犯罪的手段更智能化,隐蔽性更强,致使侦查取证非常困难,破案难度增大;本文指出正确的把握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网络犯罪的管辖及处罚,是有效的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关键。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犯罪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修改后的刑法重新界定了计算机犯罪的概念;从隐蔽性、智能性、连续性和危害性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对计算机犯罪的种类和手段进行了概括;最后从立法、执法、管理、教育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预防计算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佴澎 《河北法学》2004,22(3):128-13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运用 ,计算机犯罪不断发展变化。证实计算机犯罪最主要的证据是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具有技术性、易变性、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 ,属于书证。直接言词规则、最佳证据规则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不影响电子证据的证据价值。电子证据要通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的查证。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出现,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开始成为困扰人们的社会问题之一。与传统的犯罪形式相比,它的智能更高、隐蔽性更强、破坏性更大。成为新时期网络监管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犯罪属于高技术、高智能的新型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手段多样性、作案连续性、覆盖面广等特性,与传统的刑事犯罪相比,其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更广,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已是形势所需.但由于我国立法上的不完善及实践中的不成熟,在电子证据的取证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问题。而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第48条增加了“电子数据”的证据形式,进一步完善了刑事证据分类.明确了网络犯罪新兴证据材料的归属.这对侦查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收集、运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电子证据的特点(一)电子证据具有海量存储性。以计算机为代表,电子证据在各种介质中的存储量与普通证据不可同日而语。传统证据中,某个场所、某件物品或某份文件所包含的证据信息是有限的:而电子证据在相同物理范围内所能获取的信息量发生了几何级的膨胀。  相似文献   

9.
雇凶杀人案件特点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在雇凶杀人案件中,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雇主的杀人动机和杀手的杀人行为相分离。雇主尽管与案件有因果关系,但往往因为不在现场或没有作案时间而使自己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对雇主进行排查时,就可能因为其不具备杀人作案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犯罪现场又反映不出与他的关联,因而将其犯罪嫌疑排除,被  相似文献   

10.
面对计算机犯罪类型不断增长,犯罪领域不断扩展,计算机犯罪的社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文讨论了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认为有效防范计算机犯罪的发生,必须完善法律监察与打击机制,引导正确的网络环境,加强计算机自身的防护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毒品犯罪侦查中的控制下交付手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克勤  艾明 《政法学刊》2003,20(1):46-49
控制下交付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在打击跨国、跨地区毒品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侦查手段,具有隐蔽性、合法性等特点。近几年我国侦查机关运用该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运用控制下交付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原则,并注意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特性的分析、对受网络影响的犯罪的形式的总结和网络犯罪的特点的归纳三个方面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与犯罪之间的联系与特点,深化了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认识,以期能够提高司法实务人员在办理计算机网络犯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是我国犯罪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行为人的罪过形态在量刑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犯罪理论中,故意与过失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态度。刑法对泄漏军事秘密罪的立法规定,没有区分故意与过失在量刑上的不同,具有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重新审视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手机短信犯罪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以其犯罪行为的隐蔽性、危害范围的广泛性、作案手段的现代化等特点,对我国现代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以及网络在社会各行各业普及开来,极大的促进了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发展程度。但是这种普及也是一柄"双刃剑",由于对计算机以及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计算机犯罪也迅速增长,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的计算机犯罪的现状、特征以及预防和惩治计算机犯罪的主要措施的基础之上,从法律建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预防与惩治计算机犯罪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汪明亮 《现代法学》2011,33(2):185-193
从人际关系角度解释当前腐败犯罪窝案现象意义重大。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之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使得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本土化特征,这些特征在当前的政治生活中依然发生着作用,已经成为引发腐败犯罪窝案的重要社会因素。官场内生腐败论和腐败铁三角论是学界关于腐败犯罪窝案生成机制的解释理论。从人际关系角度分析腐败犯罪窝案现象,可以发现其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权力监督难以发挥作用;二是犯罪暗数高。相应地,应该采取两方面措施预防腐败犯罪窝案的发生:一是借助网络平台、鼓励民众反腐;二是增加刑罚的严厉性、提高腐败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17.
1 金融犯罪案件的特点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金融犯罪,通常指破坏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信息网络设施,或运用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侵害有价值的程序、资料及数据形式存在的财产,如电子货币等。这些犯罪活动严重影响金融业正常的业务处理,引发资金和信誉损失,影响客户利益,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与传统犯罪不同,金融业计算机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网络赌博犯罪作为集网络犯罪与赌博犯罪于一体的新型赌博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时空跨度大、监控困难、危害极其严重等特点。网络警务是公安部门对网络赌博犯罪所采取的侦查、打击、取证及使用网络技术手段等的警务活动,其重要方面是侦查。提出网络赌博犯罪侦查策略主要有从网络平台入手进行侦查,从人员到案件进行侦查,从赌资流动链进行侦查几种形式,强调刑侦、网监、技侦相结合,建立适时打击的侦查理念;针对赌客登录赌博网站,通过网络赌博集团,利用网络视频等进行赌博活动的,提出相应侦查方法;认为侦查的主要难点是传统证据固定性与电子证据虚拟性的矛盾,侦查管辖确定性与网络犯罪跨地域性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9.
贪污犯罪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腐败现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使得贪污犯罪有了更复杂的变化,犯罪手段具有高智能性和高隐蔽性的特点,而且此类案件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较强,这就给这类案件的证据收集带来更多的困难。本文笔者试从贪污犯罪证据证明力的判断角度寻求对该类案件的证据认定,从而实现对贪污犯罪的有效正确打击。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的刑事案件相比,毒品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行为人否认其具有主观明知的情况下,综合把握客观事实对其主观明知进行推定,于打击毒品犯罪、对行为人准确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