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银行营业大厅。一男人冲到柜台前:“打劫!把饯交出来!” “你有证件吗?万一你不是劫匪,是伪装的呢?现在什么人都有。” 玛莎,等等,先别把钱给他。我把信贷部的姑娘们叫出来,让她们也见识见识。打劫可不是每天都有啊!”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亲情是割不断的血缘纽带。断与不断,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看过同胞之情,甚至母子之情也会一刀两断。此刀为双面刃,一面叫婚姻,另一面叫钱。说钱。钱真是厉害。我小时候见过有人把一枚“乾隆通宝”磨成锋刃,夹在手指间飞快地割衣服。钱是刀。钱在古汉字里原本应“刀”与“泉”的称谓。当然。钱做过无数造福人类的.Y-作,修桥铺路,力大无穷。  相似文献   

3.
于坚 《法制博览》2011,(16):29-29
◆《中庸》说,人者,仁也。语言是人的存在之家。人就是仁,语言就是仁,就是文明,就是神性所在,不是工具。汉字不是“承载者”,它直接就是意义、伦理、道。汉字不是桥梁,它就是仁,就是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4.
血滴子是雍正皇帝的特务系统所使用的一种武器,这种武器杀人的方式,是专门把人头从人的脖子上取下来。可以使人头和脖子分开的武器很多,大刀砍、利斧挥,都可以达到目的。而这个血滴子却不是寻常的武器,从可以看到的记载中,它在使用的时候,是“放出去”的。然而它又不是可以“取人首级于千里之外”的飞剑。它使用时,  相似文献   

5.
寇研 《法制博览》2011,(6):16-17
俺不是文盲,还可以夸自己属于喜欢看书的一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经常断句能力低下。尤其是看见“性”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不管它的前面是“执行”,或后面还跟着一个“格”,一律条件反射地将它单独拎出来,直到撞了南墙,理解不通,才老大不情愿地折返,重新组合句子。  相似文献   

6.
欠着五十元     
曾勇 《工会博览》2013,(29):50-50
我去买火车票,发现钱没了。谁这么坏,偷了我的钱包?这时,一个要饭的走来。我冲他发火:“我都想要钱了。”“你差多少钱回家?”“从南京到镇江,你说多少?”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十元。你说我会拿他的钱?会的。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并说我过几天还到南京,到时还给他。  相似文献   

7.
这两年,“发达国家”这个词有点像幽灵,时不时出来游荡一下。众所周知,中国学者创新能力低下,缺少在全世界范围内真正原创的东西,所以编造一些类似“初等发达国家”的“新”名词聊以自慰,本来如果研究结果只限在学术圈也没什么,没人会把它当回事,反正这种浪费纳税人的钱做无用功的事多得是。  相似文献   

8.
孙士杰 《法制博览》2010,(14):62-63
钱挣来是花的,书买来是读的。钱不花是一张纸,书不读是一摞纸。 母亲健在时常对我说:“看闲书不如看医书,养花不如种菜。”  相似文献   

9.
名人误国     
林希 《法制博览》2010,(18):68-69
绝不是老朽我故作惊人之语,明眼人不妨算一笔账,这许多年来中国人总共在名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又在名人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声名显赫的名人们,又为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哪些贡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朽我提出一个“名人误国论”,该也是一大贡献了。  相似文献   

10.
杨照 《法制博览》2009,(10):39-39
先说一个笑话。有贼晚上进入人家家里偷东西,翻翻找找搞了老半天,什么也没找到。要走之前忍不住咒骂了一声:“什么人家,穷成这个德行!”不料本来似乎在床上熟睡的主人突然一跃起身,贼吓了一大跳,以为主人醒来要喊捉贼了。结果不是,主人从床头摸了两个铜板出来,客气地嘱咐:“这两个钱不成敬意,还要麻烦您别到外面说破了!”  相似文献   

11.
牛一鸣 《法制博览》2010,(11):32-32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国民党在败走台湾前,它是国民党在大陆最大的党报。据有关人士说,该报创办之初,“并不是当报纸办,而是当做官办”,所以是“内容贫乏,形式简单,连续18年赔本”。  相似文献   

12.
遗憾的真实     
余秋雨 《法制博览》2008,(12):44-44
飞机不是用来闹待遇的。东航一些飞行员因嫌待遇低.闹了几次均不见效,便心生“妙计”,空中集体罢工,18架飞机上天后,飞到目的地不降落,以天气不好为由一起返航,以给公司施加压力。此计不能说不妙,果然造成影响,有了“轰动效应”和“新闻价值”。但是,拿飞机当玩具,拿旅客当人质,拿生命开玩笑,不仅危险,而且缺德,即便待遇闹成功了,钱拿到手了,也极不光彩。  相似文献   

13.
钱买不到的     
竹人 《法制博览》2008,(10):11-11
过去有一句老活:“有钱能买鬼推磨”,意在说明,钱通鬼神,有钱可以走遍天下,可以圆一切梦想。天底下没有钱打不通的关节,没有钱办不成的事情,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4.
名人误国     
林希 《法制博览》2011,(4):32-33
绝不是老朽我故作惊人之语,明眼人不妨算一笔账,这许多年来中国人总共在名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又在名人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声名显赫的名人们,又为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哪些贡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朽我提出一个“名人误圈论”,该也是一大贡献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外国专家听说中国“城市建设缺乏资金”时大为惊讶:“一个城市有这么多地皮,难道地皮不是钱吗?”当神秘莫测的大标箱开启之前,一切都是"绝密"级的.珠岛宾馆,一次国内  相似文献   

16.
读者观点     
《南风窗》2003,(3)
岁末年终,“年终关怀”(旧称“送温暖”)频现荧屏。笔者曾担任厂办主任,下岗之后又当了一年的摄影记者,对“温暖”感受甚深—虽然不乏动人温馨的场面,但更多的显得造作,令人心酸。笔者曾在的那家工厂尚未倒闭之时,年年遭遇领导“借花献佛”式的“关怀”。上级出面不出钱,工厂缈怕再困难,这些钱也得自己掏。慰问人员一般都是接近下班时间才来慰问的,走马观花孔川也慰问一番之后,正好是吃饭时闻,厂里不但要关怀他们一顿丰  相似文献   

17.
陈漠 《法制博览》2009,(10):62-63
经济严冬钱难赚,物化社会友难交。 “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和赵本山的台词。  相似文献   

18.
股票,是去老百姓心中最热的“钱生钱”门道。今年,又流行“存钞票不如存邮票”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贪官的叮嘱     
1、无论手中有多少钱,无论人家许诺利率是多少,绝不外借。海门市副市长张永斌,“主动”把钱借给有求于己的公司,一借就是100万或200万,利率高达40%。2010年4月中旬,南通市中院一审判决张永斌有期徒刑15年。  相似文献   

20.
钱可通神     
耕斋 《法制博览》2009,(9):20-20
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知有一大狱,颇有冤滥,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吏严戒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旦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更促之。明日帖子复来,曰:“钱五万贯”公益怒,命两日须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