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ERP脑电测试作为一种前沿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以在相对缺乏物证或已经获得物证但难以推进时发挥一定作用,帮助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等进行排查。与目前应用的多导仪心理测试技术相比,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两抢"案件一直是困扰公安侦查破案的棘手案件类型,ERP脑电测试可以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辅助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杀亲命案在刑事命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杀亲案件具有很多的特殊性,使破案难度大,疑难程度高,如何有效地侦破该类案件,一直是刑事侦查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将心理测试技术与传统侦查、物证鉴定、新型技术侦查相结合的侦查方法是侦破该类案件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心理测试技术是通过编题提问,形成心理刺激,触发被测人的生理反应,以提取其心理痕迹的技术。将之用于犯罪心理测试,可以评判嫌疑人与案件的相关性。在表述犯罪心理测试原理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声析型、脑电型、多道仪三大类心理测试仪的使用情况,重点说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犯罪心理测试要在案件侦查中发挥其作用,主要通过恰当的编题方法和具体的测试操作去实现。常用的犯罪心理测试编题法有:准绳问题测试、紧张峰测试、犯罪情节测试等。它们都体现了心理现场的原理。测试原理研究的进展,是测试科技含量提升的节点。犯罪心理测试成败的关键,在于测试仪的准确率、编题技术是否切合实际、具体的测试操作技能等,它们都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去实现。  相似文献   

4.
森林火灾案件因其证据难以获取,易转化为疑难案件,因此,需要侦查机关突破传统侦查理念,善用包括心理测试技术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心理测试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侦查机关提高排查效率,甄别犯罪嫌疑人供述,还可对特定嫌疑对象施加心理压力,突破其心理防线,从而及时有效地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在应用过程中,应坚持客观性原则,并充分考量被测试对象自身情况、案件相关信息、介入时机和被测对象的相似经历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犯罪心理测试手段一直处在更新发展的状态,当今流行的测试技术是多导仪测试,而新兴技术则是认知相关脑电位检测技术,两种犯罪心理测试手段各有优势。由于两种测试技术基于的生理基础和测试原理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两种技术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案件:多导仪适合易唤起强烈情绪生理反应的案件,ERP测试则适合包含重要隐蔽信息的案件。  相似文献   

6.
临沧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毒品犯罪案件居高不下,随着修改后的法律法规对办案程序和证据的进一步规范,文件物证作为法庭证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毒品案件的侦办起诉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检检验技术在毒品犯罪案件中可以利用文件物证甄别案与非案,划定侦查范围、重点和方向,可以为串并案侦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涂料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在交通肇事、盗窃、凶杀等案件中经常会遇到有关涂料物证的检验,通过对案件中涂料物证的检验,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起到证实或否定嫌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场勘查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现场痕迹物证对于此类案件的定性、确定侦破方向、缩小侦查范围、证明案件事实、认定案件责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勘查中,密切与刑侦部门协作,重点对现场制动痕迹、遗留物、法医物证等痕迹物证进行勘查,及时准确地对案件定性,准确判定逃逸方向和车辆种类,从而迅速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相似文献   

9.
事件相关电位在刑事测谎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相关电位测谎是在对信息加工脑活动的电生理显示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读取案件相关的脑电位变化,即得到无法伪装和隐藏的脑电位的波幅、波的正负极性、潜伏期等参量变化为检测依据的新的心理测试技术。尽管事件相关电位测谎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该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将推动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化发展,成为刑事技术当中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0.
犯罪现场上有许多痕迹物证,而这些客观的痕迹物证上又会显示出犯罪人的心理活动,这些主观心理痕迹反映在客观物证上对侦查员侦查破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侦查员可以运用实体痕迹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法、专业整合分析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展开侦查破案。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观点认为物证理化检验只能进行种属认定。物证理化检验中的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仅仅是依据了不同层次的物证反映体所导致的来源(或个体)同一认定范围上的区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不断加强,物证理化检验一定可以实现从种属认定向同一认定的转化。必须坚持物证检验与案件性质和侦查过程相结合的方法,以促使物证理化检验中的种属认定转变为事实上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2.
现场勘查作为侦查工作的开始,对分析案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场勘查中单一依靠痕迹勘查进行侦查破案的难度越来越大。痕迹物证勘查与警犬技术的结合,在痕迹物证的综合利用上是一个新的突破。犯罪嫌疑人在现场可以不留下清晰的指纹、足迹或其它物证,但他不可能不留下自身的气味。警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气味进行追踪、鉴别,从而达到侦查破案的目的。一、警犬使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目前,现场勘查中警犬的使用情况很不理想,出勤现场次数很多,但现场使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爆炸案件现场物证的收集分析,可以确定案件的性质,爆炸物的种类、来源等,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指明方向,缩小侦查范围。  相似文献   

14.
犯罪事件相关脑电位(fERP)测试(又称ERP测谎)作为一项犯罪记忆检测技术,与记忆研究的发展密切相关。记忆研究表明:左前额叶的激活主要与语义记忆的提取有关,而右前额叶的激活主要与情节记忆的提取有关。脑电地形图(BEAM)作为fERP测试指标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ERP成分与BEAM的综合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测试结果的假阳性率,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网上串并案件是指侦查部门利用公安网所储存管理的刑事犯罪情报信息。实现并案侦查的一种新方法。它与传统并案侦查的最大区别在于获取并案侦查线索的途径不同。网上串并案件可分为破案前和破案后的串并。网上串并案件往往选择作案手段特点、交通工具、侵害对象、现场痕迹物证、体貌特征等条件检索串并案件。网上串并案件的方法是全面熟悉案件基本情况,选准串并案条件。确定检索的规范词,进入信息系统检索,对查出的案件进行初步甄别,全面分析寻找破案线索。  相似文献   

16.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对现场物证痕迹的勘查,动态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有助于侦查人员明确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弥补现场物质痕迹的不足,同时能够对案件中的物质痕迹起到实质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引申的作用,从而促使侦查人员可以进一步理解案情,客观地把握整个犯罪过程。  相似文献   

17.
确定侦查方向的事由包括基础事由和具体事由。通过犯罪活动的基本规律能够确定犯罪的种类,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从而确定侦查方向。通过犯罪心理活动能够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作案目的从而确定侦查方向。通过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特征,推断案件性质,总结案件特征从而确定侦查方向。通过了解调查访问对象,评断调查访问获得的材料确定侦查方向。通过作案手段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点、身体状况、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特征从而确定侦查方向。通过确定犯罪动机以及对犯罪动机进行甄别可以确定侦查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现场勘查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现场痕迹物证对于此类案件的定性、确定侦破方向、缩小侦查范围、证明案件事实、认定案件责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勘查中 ,要注意与刑侦部门协作 ,重点对现场制动拖痕、物体痕迹、遗留物等痕迹物证的勘验 ,以使案件定性具有实效性 ,助于针对案件特点进行侦破 ,利于准确判定逃逸方向和车辆种类 ,从而达到迅速侦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犯罪形势要求侦查部门加强创新意识,以应对刑事案件的高发态势,现场行为分析是根据犯罪过程中,现场、行为、心理之间的互动信息转移原理,综合犯罪现场物证痕迹、心理痕迹、分析案件发生的行为过程,刻画犯罪嫌疑人,为最终认定作案人及其所犯罪行提供依据的新的侦查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现场行为分析的概念、依据及其在侦查中的作用,并以辽宁锦州5.31系列杀人案为例,探讨现场分析在侦查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当前刑事犯罪的特点,犯罪现场上的各种痕迹物证及其分类和利用现场痕迹物证进行串并案件,为侦查破案服务,为诉讼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