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碳素墨水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文化用品,它的主要成分为碳和水,碳素墨水是以碳为基础的小微粒悬浮液。正常情况下,现场的手印遗留物是由油脂和汗垢(氨基酸和蛋白质)等构成的,油脂中含有很多不饱和的碳键,碳键有很强的电子吸附能力;氨基酸中有大量的R-NH2基团,在微酸环境下与H+结合而带上正电荷,也具有较大的吸附力。利用油脂和汗垢在水中的不溶解性以及碳素墨水中的碳微粒可以被油脂和汗垢吸附的作用,在遗留有手印的客体表面形成有色涂层,显现出手印纹线。基于此原理,经过实践,总结出几种简单、易行、快速的利用碳素墨水显现提取手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无色手印显现技术的研究,大约始于上世纪70—80年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这期间,人类对无色手印显现技术先后使用过碘熏法、粉末法、茚三酮法、荧光法、真空镀膜法、“502”法、激光法等各种方法。一碘熏法是利用无色手印的汗垢或油脂吸附蒸发的气雾碘而显出手印的一种手印显现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历史最为古老,它是由法国人皮埃尔·阿尔伯特于一八七六年在巴黎发明的。这种技术最初使用的试剂是碘化汞,显出的手印呈红色。后来,由于汞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由于金属价格的上涨,盗窃变压器内的铜芯案件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及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由于变压器内芯的硅钢片上附着有油渍,犯罪嫌疑人在破坏变压器的过程中会遗留油脂或油污手印,给提取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实践中对变压器硅钢片上的油脂指纹显现、提取可采用烘烤、碳化法、“502”胶与粉末刷显法、胶带粘取碳素墨水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利用碳素墨水显现提取干燥环境下的浅色胶带粘面上手印、潮湿及水浸泡的非渗透客体表面的汗潜手印、非渗透客体表面的油质手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得出碳素墨水方法显现胶带粘面手印的原理与恰当工艺。方法:用不同方式制作样本,验证显现原理;控制不同条件,优选出恰当的工艺。结果:归纳出碳素墨水方法显现胶带粘面手印的原理及恰当的操作工艺。结论:本研究结果对实际应用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因胶带粘面有黏性和疏水性,胶带粘面手印显现一直是各类客体上手印显现中难度较大的一类,多应用染色法、悬浮液法显现。目前显现胶带粘面手印的方法主要有小微粒悬浮液法、“502”熏显后染色法、JX-2荧光染色法等。本文分别利用纳米二氧化钬、纳米氧化锌和纳米碳酸钙三种纳米材料的小微粒悬浮液显现肢带粘面手印。选出每种纳米材料显现胶带粘面手印的最优配方,包括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悬浮液浓度等,并对三种纳米材料对于胶带粘面手印的显现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潜在手印在现场上出现的频率较高,科学、合理地显现和提取现场手印对于认定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现场手印的提取率和利用率,有必要分析潜在手印残留物中油脂成分的变化(如鲨烯、十四酸、棕榈酸、十八酸、棕榈油酸、油酸成分的出现率及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等),为研究针对潜在手印油脂成分的专一性显现方法及分析潜在手印的物质成分、新旧程度等提供理论支持,进而提高现场潜在手印的提取率和显现率。  相似文献   

8.
盗拆变压器线包,破坏变压器案件,是农村一种常见的刑事案件,这类案件破坏性大,且影响坏。案犯一般是将铜质线包盗走,而矽钢片则弃之不要,现场勘查中往往在大量的散落矽钢片上发现较多的犯罪手印,这类手印均为变压器油与灰尘混合手印,由于砂钢片表面往往沽附一层油脂,亮度较大,利用侧光模糊地能发现手印存在,如何提取比对则是一个难题,常规的几种提取手印方法不能奏效。通过几年来现场勘查摸索,笔者发现了一种简便迅速的提取方法,同行不妨一试:方法为:将提取的矽钢片有手印的一面朝上置于炉火(或其它火源)上烘烤,边烤边用…  相似文献   

9.
黄色封箱胶带粘面汗潜手印剥离显现实验是用直接剥离法、热风剥离法、四氯化碳剥离法对黄色封箱胶带纸粘面与光面、粘面、玻璃、金属、白纸、本色木客体粘连进行剥离,用碳素墨水对胶带上的汗手印进行显现,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显现时间、不同遗留时间对三工牌胶带纸粘面汗潜手印显现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工牌黄色封箱胶带用四氯化碳剥离法剥离显现效果较好,胶带粘面与玻璃粘连时,用三种剥离方法剥离效果都比较好,胶带与白纸粘连时,用直接剥离法无法剥离。用碳素墨水原溶液浸泡15分钟显现效果较好,对遗留时间1天的汗潜手印显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承痕体的复杂性和手印物质的多样性,现场手印会有多种显现方法可以选择.在现场勘验过程中,普遍的做法是对同一个手印尽可能多的采用不同方法显现,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显现率、获得效果更加的手印,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分析检验中不同方法提取的同一手印互相对照、印证,增强特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碘锌显现法对于手印物质中不同汗液成分的显现效果,并与传统碘熏显现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碘锌显现法可以快速、清晰显现新鲜或较陈旧手印中的氨基酸、油酸、乳酸等汗液成分,尤其对于油酸成分具有较高选择性。碘锌显现法显现手印汗液成分在纹线反映、操作步骤、保存时效等方面优于传统的碘熏显现法。  相似文献   

12.
汗潜手印在犯罪现场出现率较高,提取显现汗潜手印的方法有多种,因其显现范围受限、成本高、不便携带,很难在实践办案中推广应用。利用碘遇湿润的淀粉变蓝这一原理,尝试对司法实践中常见客体上的潜在手印进行显现固定。先用淀粉对碘熏手印进行刷显,然后用喷雾和小型加湿器进行加湿,手印即被显现固定,且效果良好;两周后观察,仍然没有褪色,说明碘-淀粉显色作用可以显现固定这些物品表面的潜在手印,有效地弥补了其它方法的不足,在基层实际办案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利用多波段光源显现汗潜手印的几个相关问题,并给出了利用荧光粉,荧光染 找,发现和显现汗潜手印的实际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4.
刑事案件现场经常遗留一些具有一定渗透性的客体,如丝绸、橡胶、皮革等,上面留有汗液指纹。由于汗液的挥发性和客体的渗透性,部分的汗液挥发到空气中或是渗透到客体中,无色的汗液手印很难用肉眼观察到,因此难以进行直接拍照。利用汗液手印的化学特性,用加氨水催化法配合常用的502胶熏显法,可以较好地显现出手印并加以拍照,为物证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潜血手印是案件现场较为常见的一种痕迹,在认定犯罪方面有较强的说服力,但在实践中其与疑似潜血手印容易混淆,提取时应注意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16.
手印是犯罪现场中常见的物证之一.但大多数案件现场中的手印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手印常常产生变形、残缺不全,影响检验鉴定工作,难以作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残缺手印特征的检验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手印的证据潜力,提高残缺手印检验的认定率,具有实际意义.本文论述了残缺手印形成的原因;残缺手印特征的寻找和确定;用真实案例说明了残缺手印在实际案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厨房及厨房用品、涉案枪支、涉案机动车辆等油面客体上遗留的油面客体指纹利用率极低,是困扰一线干警的难题。对具有代表性的常见植物豆油、动物猪油、矿物机油制作不同客体上的新鲜、油垢面指纹,进行大量实验,并通过提高汗液与手印的亲和力、汗液与荧光黄乳浊液的化学反应,增强反差染色显现手印,对油面客体指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阐释油面客体指纹的形成机理、显现原理,探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安全的油面客体指纹显现方法。从而可以解决油层厚度、油脂遗留时间、油脂类型等因素对指纹显现的影响,并比较之前的显现方法,证明此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荧光物质溶液中杂质的含量多少,对其产生的荧光强弱有较大影响。据此,本文阐述了如何显现被墨汁、碳素墨水、绘图墨水掩盖的同种书写材料所写字迹。  相似文献   

19.
利用茚三酮全自动熏显箱显现手印不仅大大地缩短了显现时间,并通过对茚三酮显现液的改良(通过添加乙醚降低极性及调节显现液的酸碱度为PH=5等手段),极大地增强了手印的显现效果。研究还表明利用茚三酮全自动熏显箱和改良后的显现液对显现陈旧手印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利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生产的YAG便携式激光器为光源,对现场提取的各种客体(如本色木、纸张、金属,陶瓷,玻璃,纺织品等)上的潜在手印,特别是其他方法处理后不理想的手印为显现对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使用适当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大部分新鲜的汗潜、油潜和部分血潜手印可产生荧光,有较好的反差,可直接记录。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