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岛风情与衣食住行 台湾的风土人情与大陆大体相同。这是因为台湾的移住民绝大多数是汉族人,他们的祖先早在几百年前从福建和广东省陆续迁入台湾时,把大陆的生活习惯也带入台湾,使得台湾的姓氏、语言、信仰、婚丧祭祀等风俗习惯及岁时节令,与闽、粤两省几乎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宣示收复台湾的主张,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是通过党派团体颁布抗战纲领和战时民意机关表达的。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摆脱不平等条约羁制的问题。1941年12月 9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并昭示中外废止中日间一切条约、协定、合同。太平洋战争后,国际因素的介入增加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国内蓬勃兴起的舆论宣传推动了收复台湾的斗争,中国收复台湾的目标成为盟国共同接受的要求,是收复台湾斗争的重大进展。中国政府的行政准备和在台湾建立独特行政体制的计划,为台湾顺利回归祖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台湾的光复凝聚着台湾同胞自救救国的牺牲奋斗。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在台湾岛内与大陆同时开展。台湾同胞为中国收复台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江淮》2004,(5)
台湾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的出现,实际上是对目前台湾政治势力的基本划分。台湾的主要政党包括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和新党。国民党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党,其前身为孙中山先生创  相似文献   

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党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对台工作的重要方针之一.争取台湾民心工作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争取台湾民心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从台湾民调情况看,此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讲仍然十分艰巨,但纵观台湾的历史,我们充分相信台湾人民会做出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正确选择.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台湾民众的心态非常复杂,但总体上是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争取台湾民心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从满足台湾人民的心理需求出发,加强争取台湾民心工作的科学性;统揽对台工作全局,使争取台湾民心工作得到全面发展;统筹规划民间对台工作,使争取台湾民心工作得到协调发展;系统做好民间对台工作,使争取台湾民心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毛泽东为实现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尽管目前国际形势和台湾岛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谋略和决策,对新形势下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解放台湾的军事部署渡江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被迫逃往台湾孤岛。在上海战役接近尾声之时,毛泽东开始思考解放台湾问题。1949年7月中旬,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刘少奇向斯大林详细地说明了中共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设想,请求苏联方面提供200架左右的飞机和代训飞…  相似文献   

6.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决定了台湾社会意识必然呈现中国意识为主体意识的特征。中国意识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心理基础,是抵制"台独"的最深厚力量。为完成统一大业,中共中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再三强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岛内统独各派也纷纷打着民意牌。那么,台湾人民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意识是台湾社会意识的主流,这就是统一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台湾公营企业是当代台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台湾当局通过公营企业主控台湾经济命脉,赋予其政策性任务、制约其经营,使之形成独特的运行机制.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进入经济自由化、政治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公营企业的地位亦随着民营企  相似文献   

8.
台湾居民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重视未沪常住台湾居民的就业问题是上海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内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了解台湾居民在上海的就业状况,分析台湾居民在上海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政策、信息渠道、文化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上海要解决台湾居民的就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鼓励台湾居民就业;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方便台湾居民就业;进一步加强文化融合,促进台湾居民融入上海.  相似文献   

9.
40多年来,台湾国民党政权在岛内外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演变,这些因素包括岛内经济机制、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的发展,大陆与台湾、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发展和互动关系。本文试以历史分期的方法,探讨台湾国民党政权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政权演变为现代资产阶级政权的历史轨迹,分析其通过阶段性的嬗变和异化而完成的系统转型。从1949年12月国民党中央退驻台湾,到1958年8月金门炮战,是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逃台湾到在台湾稳定统治阶段。该阶段  相似文献   

10.
清朝政府对台湾二百余年的主权管理,中日甲午之战后清朝政府需要各种人才与力量帮助,杨廷理、唐景崧等丰富的从政阅历及社会管理经验,是清朝广西民族英雄对台湾建设能够作出积极贡献的主要原因。开发边区,为建设经济繁荣的台湾出力,抗击日军侵略,维护台湾的国家主权等,是清朝广西民族英雄对台湾建设作积极贡献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以来,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农民、渔民、学生、商人、医生等各界人士的新举措,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地影响。它增强了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赢得台湾民众的好感,有助于培养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为两岸最终统一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光绪乙末年5月初产生于台湾的“台湾民主国”,是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激烈冲突、在台湾这一特定省份发展到不可调和地步的产物,它的成立极大推动了乙末台湾抗倭保台斗争的蓬勃开展。“台湾民主国”既非脱离祖国———中国而建立的“独立国家”,也非近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相似文献   

13.
植根大陆的文化教育 台湾的文化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主要包括新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民间艺术等。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台湾劳动人民和文学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 在台湾现代文学艺术史中,曾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一是日据时期在祖国“五四”运动影响下展开的台湾新文化运动。当时,在反帝反封建大旗下,涌现出众多热爱祖国的台湾早期作家、艺术家。他们前仆后继,辛苦垦拓,发扬了中华文化的光荣传统。二是在台湾光复以后的数十年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进行较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位本不是一个问题,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但海峡两岸都一直坚认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其地位早已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确认。杜鲁门借新中国控诉美国侵台案企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借助联合国解决台湾问题。国民党当局力图反对美国将此案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但在苏、美等操纵联合国的情形下,这个愿望很快落空,在此种状况下,台湾后退一步,希望联合国安理会只讨论美国侵台问题,而不要涉及台湾政治地位问题,更不希望联合国组团到台湾实地调查,并一度表示不惜使用否决权。为了寻求最终的平衡,国民党当局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既不反对美国的建议,也不允许联合国讨论台湾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刊资料室获悉: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近日会见台湾新党代表团时,首次讲解了对台湾实施“一国两制”的7项具体内容,包括保留台湾在军队、政府架构和人事上的很大自主权。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自主权范围之广,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一、台湾继续使用台币。二、台湾继续保留军队。三、台湾是单独关税区。四、台湾继续保留政府架构。五、大陆不拿台湾一分钱,不会调动台湾资金。六、台湾人民、企业家继续保持原有财产。七、人事自主,大陆不派任何官员到台湾。钱其琛详解对台实施“一国两制”七项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与所有新兴开发地区一样,台湾的发展也经历了轻工业、重化工业和高科技工业等发展阶段。台湾高科技产业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相当成功。它的发展优势在于:有充裕的高科技研究开发人才,其中大部分是在美国学成归来;有充沛的资金可以利用,因而使得台湾今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资讯产品基地,其中主机板、扫描仪、个人电脑、鼠标、显示器在世界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衍生出巨大的周边行业商机,包括零配件、电子材料、光电与通信工业,使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潜力无穷。在前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台湾经济体系比起其他亚洲地区的抗冲击的表现就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台湾为什么能跳出这个范围?除政府控制外,台湾游资对于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带动了整个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同时它的上涨和成长配合了美国整个经济体系的调整,也是一个主要  相似文献   

17.
<正>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决定了大陆与台湾有着同样的命运、一样的苦难。中国近代的历史无情地展现了这样的残酷事实:当祖国弱时,台湾便屡遭列强入侵,祖国积弱不起时,台湾就被侵占沦为外人的统治。在不幸的历史面前,长期遭受日本侵略者黑暗统治的台湾人民进行着不屈的反抗斗争,在不断反复的斗争中,台湾的有识之士逐渐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台湾的民族解放斗争必须与祖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某些国外反华势力长期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严重阻碍着祖国和平统一的过程。分裂中国,使台湾脱离大陆,一直是美国念念不忘的。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就受命带领两只军舰巡航台湾。他返国后,即建议美国政府占领台湾。二战结束后,美国又打出“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旗子,并设想出控制台湾的几种方案:(1)将台湾交由联合国共管;(2)在台湾扶植一个亲美政权;(3)扶植台湾独立运动,使之掌权;…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3月18日晚就台湾地区产生新的领导人发表声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及其结果,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和平统一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任何形式的‘台独’,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一声明再一次表明了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为便于大家学习,我们根据有关资料,编辑了一组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材料,以飨读者。一、毛泽东等老一辈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思想台湾自古属于…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向来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恪守中美两国政府达成的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即所谓的“三不政策”;另一句话是严格遵守《与台湾关系法》,反对海峡两岸任何一方单独改变现状。小布什政府上台以后,继续反对中国大陆对台动武,但也明确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奉行两岸“平衡政策”。布什政府多次强调,台海两岸必须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也多次在重要外交场合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按照美国政府的设想,台湾问题应该保持“不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