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从"管制型政府"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官民"关系也随之而转变。现阶段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下的"官民"关系的和谐,对于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行政改革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实践中已明确地勾划出了一条主线,那就是政府管理必须从全能型、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因此,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公共行政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潮流。文章结合成都市的实际对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供各级政府在推进此项工作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社会治理”相对于以往的“统治型社会治理”、“管理型社会治理”而言,是一全新的治理模式。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要求我国政府职能从侧重管制转换到侧重服务,推行服务行政,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我们需要从提升服务理念、改革服务体制、优化服务流程、转变服务方式入手,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政府传统的管制型治理模式在当下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有效作用在不断下降,政府仅仅是社会治理的机械机关,几乎无服务形象可言。根据法治社会基本内涵的要求,由管制型政府向管制型和服务型相结合的政府转变是必然趋势,管制与服务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也是公域之治的必然选择。要更加注重政府服务职能的发挥,从而树立其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探讨了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推动我国政府由管制型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转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政府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市场化的进程客观上加速了政府职能转变,影响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范围、方式与效果。政府治理的分担与协同特质决定了政府的有限性。中国政府职能从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组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政治资源和制度基础;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加快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方向转化、有助于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服务型政府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是针对传统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新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正面临着危机,服务型政府的选择将成为必然。(一)由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我国管制型政府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以政府全能主义和权力本位为特征。政府处于整个社会的中心,对社会和经济生活进行大一统式的管制。虽然,管制型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管制型政府陷入困境,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政府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管理成本不断增长、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在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具体体现就是逐步消除管制型政府所产生的弊端,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本文对这种转变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加快建设"数字南宁",建设完善信息平台,推进政务、产业、商务数字化和网络化,必须由过去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进程建设,实现政务活动协同。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模式正逐步从以政府为中心的命令型向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核心的服务模式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概念的提出,为我国政府构建行政管理模式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国政府要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行政体制模式",各级政府应界定清楚并且全面正确履行政府的职能;严格依法服务,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优化行政组织结构,理顺政府职责关系;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公民为本位的服务型政府在行政理念、行为方式、组织结构和决策模式四方面呈现出不同于管制型政府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行政理念是服务而不是管制;行为方式将更加公开和透明;组织结构是一个体现自治、合作、精简和便民等原则的弹性结构;决策模式则是在公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由政府与公民和社会通过对话、协商共同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实行的是管制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管制型政府职能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我们可以基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变革的趋向,来研究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必要性、内容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管制型政府升级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思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战略目标,但实际过程却显低潮态势,最大阻力源自与管制型政府相适应的传统行政思想及观念。因此,通过解放思想,重塑民本、开放、自主、分权、协调的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思想理念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因此,在政府管理中必须贯彻人民性原则,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式都要实现根本的转变,构筑以人为本、亲公众、亲市场的服务型政府。而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方式转型的主导趋向。一、政府理念的全新塑造。政府管理方式从管制型到服务型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政府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和计划本位体制向民本位、社会本位和市场本位体制的转变,从无限全能…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战略调整期。这种战略调整的方向是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基于中国的现实,完善法律体系、公共服务的生态供给、限权改革、完善服务绩效评估体制、建设电子服务化政府、塑造服务性政府形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服务型政府"这一新概念已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近年来,更是频频出现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甚至成为未来我国深化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学术研究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表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紧迫性。目前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内涵、特征、模式及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力图做一系统的梳理与归纳,为服务型政府研究提供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产生出不同的国家管理制度以及具体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治理模式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范式。在我国现阶段,可以概括出五种政府治理模式:市场型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参与型政府治理模式、阳光型政府治理模式和亲情型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服务与管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敏 《理论前沿》2006,484(19):35-36
服务和管制是政府施政的两种基本手段,在不同类型的政府中,服务与管制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就服务型政府而言,它是为服务而管制;而对管制型政府来说,服务则是其实现管制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期,政府创新的过程即是政府转型的过程。政府转型是当前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必须进一步扩大民众参与,营造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互动关系,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的政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