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妤 《学理论》2013,(30):334-335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的研究是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成才的现实需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对在校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和认识在校大学生择业意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通过自编的《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 ,对浙江大学在读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当代大学生们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 ,择业意向表现出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重视经济利益 ,认为自身素质是影响择业的首要因素 ,社会责任感淡漠。择业中男女差异不大 ,学科差异不明显 ,择业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成才意识。  相似文献   

3.
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确立了国家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统一分配制度。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统一分配制度逐渐转变为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的,以学校为中介的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从此,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已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服从分配来描述,他们开始面临职业选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毕业分配成为除学潮之外最能引起大学生明显情绪变化的问题之一,从而也成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之一。处理好这个问题,不仅能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做到人尽其才,而且对社会稳定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此,我们于1991年4月初,在北京的11所高等院校中按专业对本科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1份,有效回收率为77.1%。现根据调查到的统计数据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向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学生作为国家劳动力资源是被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财富,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及其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将有助于掌握这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完成毕业生分配工作,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创造条件。本着这个目的,最近我们分别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经济学院六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形式由两部分组成:首先,问卷调查,印发问卷300份,回收265份,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6)
随着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不断变化,高校大学生的择业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择业价值观教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形式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对于大学生心理以及观念上的精神冲击。对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进行分析,剖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择业观培育的对策如下: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宣传;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如何择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99年开始普通高校持续扩大招生之后,今年迎来了第一个就业高峰年,与去年相比毕业生净增30万人  相似文献   

7.
石油类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百会  马晶  李博  常春晖 《学理论》2012,(35):251-252
近年来,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大高校就业工作的热点。依据石油工程高校毕业生的特点,结合当前的经济需求,探索石油主干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有:建立相适应的就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引入成功创业校友的示范教育模式;确定学生就业选择差异化教育方案;重视石油行业优秀精神的教育传承;加强学生创业方法教育实践;建立学生创业联系帮扶基地。  相似文献   

8.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漫漫人生路,必有一条属于我”。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一位在合资企业实习的高材生小陈成竹在胸地如是说。就业问题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结束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明朝走向何方,时下已成每个行将毕业的大学生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在“黄海明珠”江苏盐城举办的人才交流集市上,记者采访了一群来自省内外十几家重点高校的学子们:在为大学生“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创业精神感动的同时,深为一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幼稚心态而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的职业选择问题是青年社会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在现阶段,我国青年选择职业的倾向和社会对各种职业人员的需要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如果这一矛盾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青年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了解青年人选择职业(或专业)的倾向,了解影响青年人选择职业的各种因素,对于妥善解决个人选择职业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对于做好对青年人的职业咨询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这次调查的对象是我院1983年进枝的学生,使用的调查方法是按随机原则进行分类抽样(因为考虑到在文、理科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我们在中文、政教、物理、外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86,(6)
一百四十五份调查答卷摆在我们面前,职业妇女们以极其坦率、诚挚的话语,倾吐了她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追求、希望与苦恼。在此,我们选登了北京某印刷厂女工姜云妹答卷的问答部分。  相似文献   

11.
汤华 《瞭望》1988,(Z1)
寒假前夕,对去年一些大城市用人单位退回大学生记忆犹新的高校88届毕业生,又从报章获悉今年毕业分配将有部分人出路不佳的消息。随着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等改革措施的出台,毕业生分配的“铁饭碗”似乎越来越保不齐。面对分配择业的新压力,大学生中跃跃欲试者不少,但更多的是处于企望两全的矛盾心态。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剖析了大学生择业就业时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并提出大学生应该如何自己来排除这些心理问题,以及国家、高校、家庭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应采取哪些有利引导和教育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胡杰  汪杰锋 《学理论》2013,(32):336-337
大学生择业心理状态是影响其能否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过度焦虑、自负或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视角,帮助大学生学会宣泄移情,正确归因和积极面对,真正走出择业心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择业挫折教育的整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择业挫折教育包括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和大学生挫折教育,它是一个外在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构建大学生择业挫折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围绕择业挫折问题而展开,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减少或避免择业过程中消极的情绪反映,本文将从择业挫折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乡青年婚俗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至4月,中国婚姻家庭建设协会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系共同对北京市6个不同类型的区县(崇文、东城、海淀、朝阳、平谷、大兴)进行了北京城乡青年婚俗意向的调查。调查由访谈和抽样问卷两部分组成,其中发放问卷240份。 (一)北京城乡青年对婚姻的投入越来越高,对婚庆消费档次越来越重视。 古往今来,中国人历来重视婚事,传统婚事,繁缛奢侈。如今,余波犹在,加上现代观念的播散,商品消费的风靡,使得当代青年婚姻消费投入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6.
对福州高校残疾大学生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福州高校残疾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 ,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时时受到不公平对待。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一群体的漠然和无知。残疾人需要社会的了解和关注 ,政府要加大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力度 ,以此来保证残疾人平等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创业意向是潜在创业者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创业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从创业意向的概念入手,分析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特点,探讨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从环境和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强大学生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在海西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观的新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中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后备力量,对其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是涉及国家建设和教育事业的重要问题。对我国中学生而言,除了极少数学生将进入高一级学校培训后再工作外,大部分学生中学毕业后(包括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后)即进入劳动市场,怎样正确地引导他们择业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为了给就业指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我们对山东省济南市、烟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在择业时会遇到比男性更大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择业时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只有教育女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择业自信心;了解用人单位的选才价值观;加强择业心理咨询与教育,才能帮助女大学生走出择业困惑和迷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握好正确的择业取向,从而求得理想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