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托尼·莫里森在她的文学作品《秀拉》中以全新的文学视角塑造了三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透过她们各自的命运,揭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以及她们不同形式的反抗,突出刻画了性格迥异,不惜任何代价追求自我并极具叛逆性格女主人公秀拉,表达了作者对黑人女性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萧红与三毛都是极富才华的女作家,尽管她们生活的时空不同,命运也不相同,但她们都具有自觉的生命意识萧红在抗击"男权文化"方面慷慨悲歌,尽显女性意识的自觉;而三毛在张扬"自由生命"方面独步世界.她们都在自己的时代活出了精彩,自觉的生命意识使她们的人生与众不同,这才是其构筑自己独具韵味的具有生命自传特色的艺术世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张洁以《只有一个太阳》为她最新的长篇小说命名,使其很聪颖地将其貌似散乱的诸多细节巧串在一起,而徒然给她的小说带来了跨地域的恢宏感.这里借用此题目,实在是找不出比它更能概括不同人种不同时空下人类文明追求的一种同一的归宿指向.大陆女性文学与港台女性文学本来即是一对胞妹,因历史老人的无法理喻的安排,她们在各自不尽相同的时空,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尽管她们同时享用一个太阳,但因其各自背景的后天分化,也自然带有各自独特的风采.这是不难理解的.难以理解的是,人们由于大陆与港台女性文学外貌上风采的不同,而对其各自文学内蕴里的追求却有了隔膜.  相似文献   

4.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照亮人生之路的明灯。梦想最大的意义是给予人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而"中国梦"是阐述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以及今后中国奋斗的复兴目标。中国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是肩负着"中国梦"使命的主力军。青年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想和前行的目标,或远大,或现实、或渺小、或平常,或崇高,但是,青年各自的理想实现都将离不开"中国梦"的助力。中国青年将在这助力器中通过自身对梦想、理想不懈地努力追求,将个人的成长之梦融入到实现国家发展复兴腾飞的"中国梦"中,为早日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城市青年女性饮酒越来越普遍,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视域下将饮酒视作城市青年女性日常生活中"关怀实践",解读她们饮酒行为背后的关怀意涵。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借助饮酒,维系、恢复和促进她们赖以生存的"身体、心灵、环境及交织着的世界",去获得日常的"幸福生活"。研究发现在支持并丰富相关理论的同时,促进青年女性危害性饮酒干预措施具有人文关怀,从而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毕飞宇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外表美丽、内心苦闷、经历坎坷,她们的笑与泪、喜与愁是历史、民族的小小缩影,她们各自不幸的结局不自觉地演绎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7.
高学历青年的婚姻状况常常被人们忽视,却令人担忧.虽然他们在婚恋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已成熟,但由于许多客观因素,却不能按照正常的法定年龄走向婚姻,更不能生育.特别是高学历女性,晚婚又晚育给她们的身心带来了比较沉重的心理和实际的负担.她们是中国女性未来的代表,她们的婚恋行为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人口的质量.如何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改善她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作家葛红兵在他的作品<沙床>和<财道>中表达了他的女性意识.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都有唯美的身体、都处于积极主动求爱的状态,具有放性的态度,同时她们在事业上没有卓越的建树.葛红兵打破了"处女"崇拜、女性禁欲树贞节牌坊的神话,试图将女性从"性禁忌"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但是他的解放仅仅局限在"性"观念上,而且这个"性观念"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男权意识的印记.在他笔下,在经济上无法获得独立,而又从"性禁忌"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的女性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无法获得和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作者举起的"性自由开放"的旗帜并不能将女性真正引向幸福之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裂变与生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作家们追随新时期"人的自觉"的文学潮流,用她们柔韧的笔触,剖析和抚慰着一代女性所遭受的灵魂伤痛,塑造了大批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年轻女性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与假恶丑的理想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失望,构成了她们漂泊、流浪的心态,由此她们踏上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对青年女性健身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运动是青年女性锻炼体魄、塑造气质和挖掘自身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健身对于她们来说常常是挂在嘴边的闲谈而已,并未真正重视起来。为了加深对青年女性健身意识的了解,为全民健身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我们经过一年的调查,发现了许多问题。调查的主要对象是18~30岁的青年女性共240名,以大学生和在职女性为主。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青年女性对健身的认识通过调直统计,青年女性对健身认识放青年男性前卫。青年男性健身主要以娱乐为主,而女性则以实用健身为主。她们认为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健身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同的社会人群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幸福感。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幸福体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检视可以发现,很多青年人都沉迷和陶醉于自我营设的虚幻幸福感中,内心却非常苦闷。间隔年旅行可以帮助青年人获得幸福感的自我体验,在欣赏大自然的奇绝与壮美中,在与异域人群的接触与交往中,在劳动创造和挫折经历中,在义工和志愿活动中,青年经受着岁月流年的洗礼,把成熟、仁爱与自信熔铸于内心,同时也体味和获取着别样的幸福感受。  相似文献   

12.
嫉妒是女性快乐的“杀手”。这一点在女性罪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女性罪犯与男性罪犯相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着其特殊性。正是由于她们在意识、情感、行为上的特殊表现,使得她们在性格上也与男犯有所不同,多数表现为心胸狭窄,不易暴露思想、情感脆弱,遇到问题,内心矛盾多、疑心重,而更为引人注意的是普遍存在的嫉妒心理,已成为影响她们改造的情感障碍。为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女性罪犯特有的嫉妒心理作分析,并探讨一下有关的教育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年级差异,且独生子女的适应性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心理不平衡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四年级学生和独生子女在完成学生与社会人员的角色演变上存在问题。为此,要教育学生理解家庭与社会的角色期待并提前做好准备,学校教学也应满足社会角色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消费文化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尤其是消费观和幸福观产生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生活的需要和享受,消费观、节约观与老一辈不同。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积极向上,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幸福、金钱和消费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并关注自己的主观幸福和精神生活,但在幸福价值观和幸福行为追求上有一定的知行背离。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财富、消费代表幸福,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适度消费和反对消费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宗教异化论     
宗教和宗教异化确实能够有效地给绝望而无法生活下去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希望,因而对于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这种意义和价值却不是通过使人得到真实的、能够实现的希望和幸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信仰神灵世界的幻觉来实现的.它使人们陷入欺骗的、幻想的、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未来和来世的希望与幸福,从而安于苦难现实生活、放弃变革苦难世界要求.所以宗教实际上是一种麻醉精神的毒药,而宗教异化则是一种吸毒行为.它们的正价值显然是非根本、局部的、暂时的,而负价值则是根本的、全局的、长远的.因此,应该废除宗教、消除宗教异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鲜活的生命中充满着青春和活力,同时也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他们享有选择延续或放弃生命的权利,但是他们不应轻易行使放弃自己生命的权利,放弃生命就意味着逃避责任。正确的选择应是尊重并捍卫自己的生命权,让自己的生命丰富而精彩,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铝(天津)铝合金产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一跃而成铝合金行业佼佼者。其成功之处在于,他们能将"健康每一天、安全每一天、环保每一天、幸福每一天"的安全文化理念,始终贯穿和落实于企业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客户的郑重承诺及对员工的各项具体行为的规范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已走上自主择业的道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择业时面对各种诱惑与激烈的竞争,存在着一系列心理矛盾或困惑,需要加强心理自我调适,保持清醒的头脑,平和的心态,以便在纷繁的职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80名警察院校大学生,对其施测幸福感指数量表,以探索警察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警察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年级、学历层次和父母婚姻关系等变量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公安专业学生的幸福感水平要显著高于非公安专业学生;大二年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一的学生;专科学生的幸福感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政法体制改革生;父母婚姻关系融洽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都要显著高于父母分居或离异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幸福教育对提高警察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和谐,促进公安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认知重塑警察幸福观,情绪行为引导改善警察的幸福感,文化感染提升警察幸福的心理品质,切实提高警察幸福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渗透和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警察感悟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