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盲文出版社从1953年建立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从一个盲文出版组开始逐步扩大发展到出版社,经历了几个部门来管理。几十年来,中国的盲文读物、盲校教材都是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在为中国盲人服务方面,在盲文事业的发展方面,中国盲文出版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邓朴方  相似文献   

2.
王彬彬 《同舟共进》2010,(12):48-51
几年前,我到台湾开会。主办方安排大陆与会者去了趟台北市著名的诚品书店。时间短促,我只挑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万亚刚的《国共斗争的见闻》,李敖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从李敖所作的序中可知,作者万亚刚本名万大弦,1928年19岁时,即进入陈立夫的“中统”。  相似文献   

3.
王吉民、伍连德两位先生撰写的《中国医史》是第一部用英文全面阐述中国医学历史成就的光辉巨著。此次上海辞书出版社要将其影印出版,我感到十分欣慰。出版社的同仁希望我写几句话,我就将自己近年来的一些思考,进行简单梳理,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4.
<正>不久前,收到曹正文先生寄来的一个大大的邮包。打开一看,是洋洋450万言、整整八大卷的《米舒文存》。他告诉我,10年前就有出版社想出版他的文集,他一直没有时间整理,更不敢把自己的作品用"文集"的名义出版。他退休以后,闲居上海与苏州,总算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一方面用于行走世界,另一方面用于整理自己这几十年来已出版的文字。我利用业余时间,饶有兴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出版社主管单位),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全国各出版社: 近几年,我署针对挂历出版中的问题,曾多次发过文件,对挂历的出版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对挂历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化管理,控制总量,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6.
萧兵同志的巨著《楚辞与神话》去年四月由江苏省古籍出版社出版,我得到他寄赠的书快大半年了,由于杂务覊牵,只是大略浏览了其中的几篇,一面叹其浩博,一面也苦其繁重,于是将它慎重地放入书橱,准备抽时间再细读。直拖到现在,听到从贵阳开会回来的周明同志向我说,萧兵同志望我对此  相似文献   

7.
列宁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几个特点——读《回忆列宁》有感□北京游洛屏1969年至1970年,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了《回忆列宁》五卷本。这套书收录了列宁的亲属、战友和友人回忆列宁的许多文章,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列宁的光辉形象。读后,我更深刻...  相似文献   

8.
台北的海峡学术出版社要为我出版一个集子,编什么内容,我甚犹豫,迁延甚久,并未动手。北京的九州出版社也提出要为我出版一个论述台湾的集子,我这才觉得有必要要当一回事来做了。我试图把我以往写作的有关台湾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文字,搜罗起来,勒为一集。这样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写作这些文字的缘起。  相似文献   

9.
《时代潮》2001,(15)
1948年6月,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夜,解放军的编制序列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机构:军委第四局。这支活跃在华北军政大学内的只有几个人的队伍,就是解放军出版社的前身。它最初的任务是编写训练教程,翻译外军图书资料等。此后,军委四局先后改称军委军事出版局、总参出版部。1966年,总参和总政的出版机构合并,成立了战士出版社,成为面向全军和全国的综合性军事出版社。1983年12月,战士出版  相似文献   

10.
认识谢小青是在一次由出版社举办的作家和编辑的联谊会上。她告诉我她的新作即将出版,这部书给她带来了好运,在北京漂泊7年的她将进入文化部下属的一家大报社,并且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谢小青是一个喝黄河水长大的女孩子,她生得俊俏,为人处事却像个男性,大大咧咧,风风火火,连文章都写得没有脂粉气。她很小写诗,上高中开始文学创作。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不久就到出版社当了编辑。由于创作用心手头又快,几年的功夫就发表了上百万字的作品,读  相似文献   

11.
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在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邓小平文集》写的序言中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郑晓国、南东风:《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页). 邓小平是人民拥戴的领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  相似文献   

12.
远猷选集     
邱远猷著,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版著者在该书《自序》中介绍:"2002年我70岁生日时,选编出版了第一本学术论文集《中国近代法律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收文30篇,32万字)。本书是第2本文集,共67篇。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我当时担任叶先生的秘书。一天,我请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他略一沉思,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问了一句:“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来北京以前,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款还能背。”叶先生笑着说:“背倒不必,现在我来考考你。”当时仗着年轻记忆力强,我并不胆怯,就说:“请叶先生出题吧。”叶先生突然发问:  相似文献   

14.
乍一看书名,由陈虎创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长征日记》,好像是一位当年曾经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老革命每天随手写下的日记。及至翻阅全书后,我才感到自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我对大锅菜情有独钟,缘于多年的部队生活。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了《中国大锅菜》百道菜谱;2011年1月又出版了《中国大锅菜自助餐副食卷))360道菜谱。这两本书集烹饪技法、营养搭配为一体,把中国菜肴千年文化与现代营养科学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谁养活谁     
牧惠 《北京观察》1999,(2):56-57
我住一次会议上对畅销书说了几句不敬的话,马上遭到一位畅销书作家的驳斥。我诚恳地接受批评,纠正自己这种不全面的说法。畅销书最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因而畅销的,一类却是反映了人们的心声,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而洛阳纸贵的。有人告诉我,《思痛录》出版后,人们奔走相告,有的人一买就是一二十本,分别寄送亲友。出版社再版、三版、四版,仍有人写信或打电话来诉说买不着的苦恼,使我十分感动。在这类畅销书作者中,有一位戴煌。一年左右时间,他先后出版了《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九死一生》和《直面人生》。光是第一本书,头一次印刷就达十五万册,可见一斑。前两本书我收到后都拜读了,如今正在读他顺道送来的第三本——《直面人生》。  相似文献   

17.
新书     
借我一生著者:余秋雨作家出版社定价:42.00元2004年8月出版 余秋雨是当代知名的作家,也是媒体和读者关注的一位作家,近年,新作不断推出,最近的一部出版于8月,书名叫《借我一生》。书出之前,已在上海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刊登。据说这是作者对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告别之作”。书中涉及了作者和作者家族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又涉及“文化大革命”等事,故书一出,就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当今文学作品不是非常景气的年月,出版社首印就印了40万册,可见出版社的胆识,以及对本书的看重。  相似文献   

18.
在华中科技大学参加学术会议,遇见几年未谋面的学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罗嘉昌研究员。他告诉我:“布罗夫最近出版了一本新著,其中用相当多的篇幅介绍和评论了你的学术观点。”我随即请罗兄回家后电告我书名和出版社,以便购买一本看看。没想到,回京仅一周余,罗兄就破费买了布罗夫教授的《一个俄罗斯学者眼中的中国》寄给我。不用说,我很快就找到了涉及我的学术思想的有关部分。但是,更吸引我的,却是书中广泛的论题和丰富的内容:在城市和乡村,中国的青年人,工作中和在家里的中国人,火车上的会见,在中国大学里,谈谈社会科学,关于儒家学…  相似文献   

19.
<正> 曹礼海同志的专著《公安文化论》已由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先睹为快,深感这是一本富有开拓性、系统性和颇有理论见解的好书。  相似文献   

20.
<正>格罗索教授所著《罗马法史》的中译本于15年前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颇受中国读者的欢迎,在随后的几年中多次加印。1994年的中译本在书店里早已见不到了。现在,译者根据原著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