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风建设》2001,(3):15-15
为了推进住房制度改革,适应住房分配体制的转换,停止实物分房。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宁政发[1998]09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银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分配试行方案》(宁政办发[2000]3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0,(8):64-64
<正>党和国家对领导干部违规多占住房、用公款购买建造超标准住房已多次明令禁止,也处分过一些干部。同时,经过住房改革,目前我国城镇住房实物分配的福利体制已经终止,货币化住房分配、市场化和社会化供给体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其关键就是福利性分房转变为货币化分房。国家从1998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源于80年代城镇住房体制改革,货币化分配取代了福利分房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更新人们思想观念、加快城镇住房建设、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建立新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9年4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1980年提出了住房改革的思路到1998年出台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历经20个年头,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城镇居民住房无论是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还是辅助设施、居住环境,长期以来都明显偏低。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住房的消费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一、廉租房制度概述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1998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规定城镇“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  相似文献   

7.
1998年我国实行全面的住房制度改革,取消了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目标是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商品房、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廉租房等形式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近十年来住房制度的改革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有人说,住房改革已经彻底失败了,住房改革10年,房奴增加了10倍。也有人说,我国住房改革取得的成绩不容抹杀。住房问题无疑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十年的房改历程呢?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曹建海先生,希望给读者朋友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取消福利性实物分配住房制度,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一时间,住房分配货币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旧的建设体制逐步打破,新的建设体制逐步形成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省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住房新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普遍推行。住房租金改革、住宅市场培育、住房金融、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1997年,全省城镇已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  相似文献   

10.
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特别是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后,过去住房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得到有效克服,改革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但是,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物业管理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住房制度进一步改革,需尽快改变。  相似文献   

11.
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实行等候制。请问按照什么标准面积给核算应享受的待遇呢?沈阳市吴玉《关于辽宁省省直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辽  相似文献   

12.
经贸信息     
联合网北京讯:建设部副部长李振东指出,今年房改将在分配体制上有大的突破,停止实物分房、推行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黄平 《学习月刊》2011,(22):79-81
一、我国居民住房状况的纵横向比较 (一)我国居民住房发展的历程 1998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结束了计划经济时代以实物分配为主要形式的福利性住房供给制度,房地产市场在此期间初具雏形。据国家统计局1998—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城镇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共新建住房超过了70亿平方米;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住房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建立新的住房分配和住房供应体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由于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大的改革举措,并且涉及广大城镇职工的切身利益,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政策研究和国家财力的支持。本文着重对建立住房分配新体制的背景和条件,应认真解决的主要矛盾和具体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国务院机构改革完成。 根据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原定的精简一半人员目标已经实现。一些产业部撤部改局工作已实现并顺利运作。 2、全国掀起打击走私高潮。 针对我国日趋严重的走私现象,从1998年7月起全国掀起打击走私的高潮,极大地抑制了走私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此举对我国廉政和党风建设、保证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我国房改迈出关键性一步。 全国大多数城市房改方案出台并付诸实施。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我国住房制度的一次根本性变革。1998年7月下旬,国务院发出(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使房改工作迈出关键性一步。 4、军队、武警、政法部门和党政机关与经营活动顺利实现脱钩。 1998年年初,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军队、武警和政法部门在1998年底前,与经营活动脱钩,所办经济实体一律移交地方管理 根据同一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5,(9):F003-F003
石嘴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名石嘴山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以下均简称中心),是依据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居民住房由实物分配转向社会商品化的住房的需要,于1993年1月成立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市场化、商品化、货币化为改革目标,历经蕴含市场的计划分配、充分市场配置、蕴含政府调控的市场配置住房资源三大阶段。直至目前,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仍然在推进与深化中。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城镇住房制度变迁过程中三大阶段所显现的制度供求非均衡变动轨迹及制度非均衡变动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推进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柔婷 《学习月刊》2010,(12):27-28
本文从新城市社会学的集体消费视角出发,以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为分析对象,从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制度、住房供给的商品化以及社会化的新体制给城市居民所带来的制约作用来谈谈对集体消费三个具体目标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9.
董会敏 《世纪桥》2011,(7):44-45
我国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并且从1998年起,中国实行全面住房制度改革,取消了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目标是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商品房、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廉租房等形式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十多年过去了,原来设计的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供应结构没有实现,取而代之的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商品房供给模式。然而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价的涨幅也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人们平均工资水平的涨幅,普通居民也越来越感到买房的沉重压力。论文从现实背景出发,全面论述了如何采用金融手段调控房价。  相似文献   

20.
韩国筠 《奋斗》2002,(8):48-48
生活在牡丹江的市民无不感到居住.环境一天天变得更加舒心、更加敞亮。旧地重游的牡丹江客人,更惊奇牡丹江城市住宅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建设牡丹江现代化城市中,房产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住宅建设连续5年快速增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45平方米,建成了16个经济适用住房小区;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住房分配货币化和廉租配租住房办法;住宅小区治理改造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