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社会已经进入了"卡时代"。使用银行卡存取款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从法院审结的各类案件上看,出现卡内存款丢失问题,主要就是由于犯罪分子利用了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因为银行卡的密码如同钥匙,没有钥匙开不了锁,同样,没有密码,即使有银行卡也取不出钱来。而在能够得知银行卡密码的人群中,被忽视的往往是持卡人的好友。为此,请你务必不要向好友泄露银行卡密码。  相似文献   

2.
在“克隆卡”等银行卡欺诈案件中,美国适用“50美元规则”对消费者责任进行限制,尽管有一定合理性但仍存在缺陷。我国没有统一“克隆卡”纠纷案件的责任分配方式。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不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因此商业银行没有动力改进银行卡技术提高交易安全。在“王永胜诉中国银行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中,法院将资金损失责任交由发卡行承担。但是,仍应从立法层面尽快明确银行和持卡人的责任分配,建立消费者责任保护限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卡时代”。使用银行卡(又称信用卡)存取款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从法院审结的各类案件上看,出现卡内存款丢失问题,主要就是由于犯罪分子利用了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鉴于能够得知银行卡密码的,往往是持卡人的好友。为此,请你务必不要向好友泄露银行卡密码。  相似文献   

4.
陈甦 《法学杂志》2022,43(1):37-53
对于银行卡盗刷纠纷的法律处理,在迄今为止的司法实践中基本是沿着合同法思路展开。这种惯常思路固然能够给当事人以法律安抚而致银行卡应用实践以法律秩序,但实际上是以耗损效率和弱化公正为代价的。银行卡是代表持卡人财产权利的资格证券,因其使用中权利人识别机制的特点,相关义务人的识别义务、归责模式及免责事由均有本属规则,并非通常合同法规则所能涵盖,如银行卡上的证券关系与据以形成的合同关系相分离,对卡权利人的识别义务与卡的占有状态及持卡人的过错无关等。因此在处理银行卡盗刷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应当把握银行卡作为权利凭证的法律性质及应用规则,以此作为伪卡盗刷与网络盗刷的本质区别,并由此展开银行卡盗刷案件的情形类别设定及相应处理规则。  相似文献   

5.
开启支付新时代通常,我们在持银行卡结账刷卡时,总是重复着同一套动作:把银行卡交给收银员,收银员在POS机上刷一下卡,输入消费金额,持卡人输入密码确认支付,回单签字。这样一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分钟。现在"闪付"族正在悄然兴起,购物、出行、看电影、逛超市、停车付费等日常消费,只要用具备"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银联移动支付产品,  相似文献   

6.
“克隆”卡案件中银行的民事责任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迅速增长,克隆银行卡犹如鬼魅般悄然出现。这些克隆卡多通过银行自助设备,窃取人们的银行卡卡号与密码,在真正的银行卡与储户并未分离的情况下,利用伪造的银行卡将储蓄账户上的资金取现或转账。进入2009年以来,克隆卡案件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发生,并呈持续高发态势。克隆卡的出现,严  相似文献   

7.
繁星 《检察风云》2010,(23):50-51
一张克隆卡,三方当事人,官司打了一桩又一桩。先是持卡人把发卡行告上法庭,为自己追回损失;继而,委托行与代理行又打起了官司。各方究竟因何纷争不断,听我为您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8.
2007年末,李某在天津市滨江道某工商银行ATM机上提取现金时,在将信用卡插进ATM机插卡口后,机器显示“本机器暂停服务”的字样,但信用卡却未退出。李某以为被“吞卡”,立即致电该行进行咨询。该行职员答复,银行将从机器中取出信用卡后,会将卡剪掉一角并寄回原发卡行,持卡人可于翌日到发卡行领回新补发之信用卡。但李某到原发卡行领卡时,  相似文献   

9.
王鲁艳 《法制与社会》2010,(34):147-148
银行卡业务在全球迅速发展的同时,银行卡款项被盗的事件越来越多,银行ATM业务开始遭遇安全风险的考验。一些不法分子在银行卡出入口安装读卡装置窃取银行卡信息和密码,随后复制银行卡并将资金取走。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为我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困扰我们的生活。本文将结合案例从持卡人与银行的法律关系、举证责任对此类案件进行分析,探讨问题责任,探寻维权办法,减少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复制他人银行卡,从而利用伪造的信用卡消费或者取现的行为屡见不鲜.持卡人利益遭到严重损害,对银行用卡安全产生疑虑,银行方面也造成资金和信誉的损失,不利于银行卡业务的长远发展.由于法官对纠纷责任性质的定性和举证责任分配的不同见解导致司法实践中判决结果很不一致,本文对银行卡盗刷案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对银行卡信息披露进行法律规制,不仅是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法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对银行卡信息披露作出强制规定,不仅要明确规定银行卡信息披露的时间、内容和方式,而且更要明确界定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2009,(4):36-38,94
2007年10月9日,原告王永胜在被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河西支行(以下简称中行河西支行)办理长城电子借记卡(以下简称借记卡)一张,该借记卡为无存折卡,借记卡业务登记表背面附有管理协议书及借记卡章程,载有“持卡人应妥善保管密码,因密码泄露而造成的风险及损失由持卡人本人承担”的内容。2007年12月2日晚,案外人汤海仁等五人到中行热河南路支行的自助银行纲点,  相似文献   

13.
云闯 《法人》2013,(2):34-35
强化银行方责任,并不会造成权责失衡,也不会严重损害银行方的利益近来,银行业频现用户银行卡被他人伪造信息并取走存款的事件,其中引发的多起诉讼,令公众对于伪卡交易中的银行担责问题广为关注。1月初,一位无锡市民又因银行卡信息被盗取,在卡未离身的情况下,卡内近两万元存款被取走,用户因此将发卡行诉至法院,目前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所谓伪卡交易案件是指他人利用伪造的银行卡进行消  相似文献   

14.
人在家中,银行卡却于凌晨在外地被支取数万元,持卡人认为这是伪卡交易,银行应偿还其损失,而银行对持卡人的主张则不予认可。双方各执一词,为此对簿公堂。居中裁判的法院,又该如何认定?  相似文献   

15.
【裁判摘要】 行为人将银行卡出租给他人使用,租用人更改银行卡密码后,因使用不慎,银行卡被ATM机吞掉。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利用租用人请求其帮助取卡之机,在租用人掌握密码并实际占有、控制银行卡内存款的情况下,通过挂失、补卡等手段将银行卡内租用人的存款取出并占为己有,其行为属于秘密窃取他人财物。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6.
前一段时间,各大媒体相继报出多起持卡人银行卡被盗刷事件。有借记卡被盗刷的,也有信用卡被盗刷的;有持卡人在正常刷卡时银行卡信息泄露的,也有持卡人在受到犯罪嫌疑人胁迫时自己说出银行卡信息的;有的持卡人向犯罪分子索赔,也有的持卡人向银行索赔。情况各种各样,令普通银行卡持卡人不禁惴惴不安。那么银行卡被盗刷法律责任到底谁来负?各方又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下面,法官将为您解读  相似文献   

17.
银联卡特约商户在受理有预留签名的银联信用卡消费时.应当根据其与发卡银行之间的约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联网联合业务规范》的规定,核对持卡人在交易凭证上的签字与信用卡签名条上预留的签字是否一致。未核对签名造成持卡人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信用卡所有人为信用卡设置了密码,但因自身原因导致密码泄露的,可以适当减轻特约商户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近期银行卡短信诈骗出现升级版,以前的短信骗术多为谎称“您的银行卡在某处消费××元即将扣除”,诱使持卡人拨打短信中指定的电话号码套取卡中的信息。如今利用手机短信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案件又有抬头,并且诈骗短信花样翻新,更具欺骗性,如出现的新诈骗手法有:“紧急通知:尊敬的银联卡拥护,近日发生多起银行卡资金被盗案件,您的银行卡尚未加密,请速升级加密。银联技术科热线:010-51262170。”对此,中国银联提醒,银联从未发过类似短信。持卡人收到可疑短信应通过发卡银行或中国银联客服电话95516查证核实。未经查证核实前,请不要与短信提供的…  相似文献   

19.
曹莹 《检察风云》2014,(19):64-65
在电子支付科技日渐成熟的今天,银行卡渐渐取代纸质存折,成为老百姓的新宠。与此同时,ATM机、网上支付平台、POS机、等围绕银行卡的辅助设施也越来越多,给持卡人带来快捷与便利。 然而,羊大招狼,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暗中窥视他人手中的银行卡,想尽办法在不知不觉中将卡中的钱占为己有。  相似文献   

20.
“半文盲”克隆银行卡诈骗40万 一审被判刑1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人并不把银行卡的卡号当作什么秘密,只要卡还在自己手上,甚至不是很注意密码。隔着铁窗,一名中年男子对记者说:只要知道卡号和密码,就能用任何一张磁条卡复制成银行卡,哪怕是食堂的饭卡也行。近日,记者在罗田县看守所见到这一高人。他一审被判刑14年,正在等待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