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提出的两大课题。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这两个课题的逐步明确和逐步解决,意味着人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步步深化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向前发展。我们党的十二大,肯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郑重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党的十二大和去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回顾了几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再次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那末,怎样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呢?我以为可  相似文献   

2.
程裕松 《群众》2008,(1):71-72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站在文化小康新的起点上。我们已经不能再从一般意义上看待文化建设,需要将其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放在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互动中去认识。尤其是对邗江而言.我们提出2008年在扬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的本质特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过去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总量不足,那么现在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则是结构优化。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特征,着力解决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发展布局、发展状况、开放层次、共享程度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们认为,在《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过程中,讲解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键是讲好以下几点。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如何提出来的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十一届三全会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对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5.
对资本的再认识朱良树当前,一个崭新而又严肃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仍要从马克思《资本论》中不断吸取理论营养,对资本进行再认识,利用资本造福人民。一、要认识资本的历史性。资本相伴奴隶社会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出现而滋生以来,经历了...  相似文献   

6.
闫亚平 《求索》2007,(9):227-229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多视角的话题。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增添新内容和表现新特征。如何正确地把握它,仍然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讨的话题。抗日战争期间,爱国主义有了新内容、新含义和新特征,它是中国爱国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从近代中国社会变动尤其是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变动的角度去认识它,会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对它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当今时代,结合历史与现实,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再认识。这种再认识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内在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功能论",主要从社会主义应具有的功能,即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把握社会主义的深层规定性;在社会主义外在形态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社会主义实现路径问题上,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逻辑,新社会因素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产生,将经过一个相对和平而漫长的自发过程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则呈现为一个从现有前提和条件出发的自觉而现实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新的概括和表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我们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之一,它将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对于这个新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文明和物…  相似文献   

9.
刘锡桓 《岭南学刊》2007,2(1):70-73
确立社会和谐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重大发展,对共产党执政理念和理论认识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的新探索形成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对我国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进行分析基础上,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规划未来作出的重大举措,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首先,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为了全面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要从“总体布局”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在对这条道路成功的探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是否坚持这一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全面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及其核心,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的认识,研究、探讨建设精神文明的途径,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逐步贯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我们党事实上面临民主政治的考验,需要提高驾驭民主政治的能力。这无疑是解决我们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社会主义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应当有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广泛的民主,这是社会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光辉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讲话》的总纲和主线。它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赢得新胜利,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邹东涛 《半月谈》2001,(16):23-2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真正来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已经在一系列传统理论上进行了突破、发展和创新,而对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则一直视为“雷区”,避而远之。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应该是一个不断吸收新实践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实践,迫切要求我们不失时机地创新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5.
谈镇 《群众》2008,(2):32-34
分配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经济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不好不仅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因此,合理有序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正是对这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精准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是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份。在多民族国家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民族的发展,决定着民族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处理的方法,民族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又关系到促进社会发展或制约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研究我国世纪之交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在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发展之中,才能站在ZI世纪世界和我国发展的高度,观察认识我省的民族问题。一、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民族问题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很快将进人ZI世纪,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性开放、高科技、国际市场一体化,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市场和科技竞争将日趋…  相似文献   

17.
谷炜江 《前沿》2011,(16):30-33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指明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实现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在经历了一个从统一性到多样性的认识发展过程之后,指出了不同社会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的不同历史路径;为了在理论上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状况,勾勒出了未来社会的一个图景,对未来社会形态的基本轮廓和特征做了多方面的阐述。在社会主义实践全面展开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和晚期社会主义思想的梳理,再次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厘清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一定会对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聪 《创造》2001,(10):7-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夺取新胜利制定了正确的纲领,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要认真的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用讲话精神统揽和指导各项工作。一、抓住主线,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一条主线,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国际发展大势、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经济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勇 《岭南学刊》2003,(2):52-55
“一体化”与“区域化”是当今社会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社会化表现形式。交流和对话成为了我们时代的主导性潮流。随着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正在进入到一个高度交往的社会(新全球化时代)。现代交往在性质、范围、层次上发生新变化,出现新特点。一度被学术界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逐渐浮出水面,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认识这些变化与原有交往关系之间的关联?如何应对新形势,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向前进?本文将在考察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围绕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