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资本与风险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工业经济和初现端倪的知识经济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形态,知识成为商品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当知识商品成为价值形成的和增殖的手段因而其价值也能带来剩余价值时,知识商品也就成了知识资本。资本只有在永不停止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知识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存在形态,也只有在不停息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那么知识资本在其运动中与货币资本有什么关系?它又如何在其运动中实现保值增殖?一、知识资本与货币资本资本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资本在历史上起初是以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本参与分配并受到保护,是近十年来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一大贡献.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和管理、决策、技术、生产等劳动和非劳动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创造的.管理、技术、生产等劳动因素不承担剩余价值负增长的后果,其后果全部由投资者承担.遵循责任与权益一致的原则,资本这一非劳动因素享有剩余价值,是合法的.通过投资经营获得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应该得到保护.社会的不公平不是资本占有剩余价值,而是历史形成的社会各阶层经济基础存在差别.政府的职能是通过各种合法合理的方式缓解由于差别而形成的矛盾,使社会的不公平降低到全体人民能够承受和愿意承受的程度.两次分配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从劳动的角度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表现为价值的增殖过程,而所谓价值的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共有现象。  相似文献   

4.
占有相对剩余价值同样是剥削,只要是剩余价值,就都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当然都取决于劳动.资本作为物质要素,不创造剩余价值;作为社会生产关系,才具有创造剩余价值的职能;而且只是其中的可变资本转化为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剥削作为开发和利用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具有历史的正当性、合理性和进步性;作为分配方式,有其一定条件下的公平正义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可以把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统一起来,这才是解开所谓剥削"死结"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国企MBO改革看剩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运行产生价值增量,价值增量的不合理分配部分构成剩余价值,资产者与劳动者都有权参与价值增量的分配。当前我国剩余价值的一个表现是,在企业MBO过程中,国有资产被低价转让,成为个别人发财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回到马克思:解开剥削问题的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分解为初始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得到的,不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来的。因此,资本家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不是剥削,不能滥用剩余价值率来衡量剥削程度。但在现实中,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劳资双方为争取各自的利益展开博弈。政府的作为在于用法令缩短工作日,限制剥削,促进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准确理解和把握资本的二重属性及其行为规律,为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资本的二重属性决定了其行为规律始终遵循价值增殖逻辑,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对剩余价值的无尽追求,二是具有无序扩张的内在冲动,三是存在脱实向虚的发展倾向。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但在探索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在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遭遇瓶颈、社会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以及潜在的财政金融风险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等。为此,建议充分发挥我国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优势,激发资本的正向效应,进一步优化监管体系,审慎应对各类风险与冲击。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钱伯海我国改革开放,认定第三产业,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了包括第三产业的新国民核算体系,特别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按资本要素分配的问题。这就引起人们的疑虑,是不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过时了,它不适用于社会主义,或者...  相似文献   

9.
资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资本论》的内核是论资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之一剩余价值学说同样来自于对资本的分析。然而,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制度的变化,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资本主义私人资本,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历程最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0.
后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以非学院化与去学科性的文化研究为主要方式与种种前沿理论的复杂互动.它们有着德法英美源头与主脉,对马克思主义既是挑战又有在低谷中的复兴作用.在“理论之后”西方知识左翼面临危机,盛极而衰,期待着新人、新思维和新理论.新近,日本后马克思主义者柄谷行人从康德到马克思的“跨越式批判”,把经济视野带回文化研究.他以消费者的联合实现资本-民族-国家解体的共产主义途径,仍然是一种新乌托邦.与之相对,杰姆逊提出维护福利国家“大政府”实现剩余价值再分配的方案,则比较接近马克思关于资本自身否定的逻辑.这是一种“回到马克思”之超越.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其外在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资本的增值本性未变,资本逻辑一方面作为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另一方面同拜物教相“耦合”推进资本的增值。在数字时代,数字劳动依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数据”成为资本增值得以实现的载体,与之相对应而衍生出了数字拜物教,在同数字资本逻辑相“耦合”中不断模糊劳动与休闲的界限,实现了对数字劳动的隐匿性剥削。消解此类剥削现象需从资本逻辑的破解入手,坚持马克思开辟的资本逻辑批判的科学道路揭露其内在否定性,并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打破资本逻辑提供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2.
桂昭明 《人事天地》2013,(10):19-21
正一、人才资本的价值属性人才资本属于价值范畴,这与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同出一辙,是它的逻辑延伸,它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商品属性和特征。资本的形式之一就是人力资本,首先必须承认它是一种商品;而人才资本是人力资本中最有活力、最重要的精华部分。作为商品,它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人才资本的使用价值由自身价值和价值增殖两部分组成,其价值增殖部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私营企业主群体的逐步形成,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问题,引起了广大统一战线工作者及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探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最典型的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私营企业主既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前的民族资本家,也不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第二种观点认为,私营企业主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资本投入、雇佣劳动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剥削者;第三种观点认为,私营企业主既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又参与劳动,因而具有剥削者与劳动者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管理,以“物”为重心,注重企业战略、企业制度和企业技术等“硬件”层面的开发,而把劳动者仅仅视作创造剩余价值的“机器”。与此相应,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存在就是赚钱,管理成功的标志就在于高利润;工人只能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唯有管理者才能从事计划、组织等脑力劳动;职工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利润是资本的增殖,职工不能染指企业利润;企业决策权必须高度集中在少数管理者手中,等等。因而严重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按劳分配,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其正确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报酬的分配对象是劳动过程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应当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前提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的地位。探索经理层运作的新机制,让劳动力资本成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范畴及其新的社会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一。作为市场经济 ,就必然存在剩余价值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必然存在社会主义剩余价值 ,可将其命名为“公共需要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形式 ,因而公共需要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新的社会形式。  相似文献   

17.
数字劳动是数字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拓展的重要范畴。国外对数字劳动的研究较为深入,其有关数字劳动的概念及具体表现形式的研究可通过物质劳动、非物质劳动的属性划分归为两大类,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维度则包括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剩余价值生产、异化、剥削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但总体来看,学界对数字劳动的研究仍存在概念界定不清晰、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不够系统深入等问题,劳动价值论视阈下的数字劳动研究应考察数字劳动的概念和涵盖范围,更加关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重视研究的细致化、系统化和理论化,并结合实际问题探究数字时代如何摆脱资本的控制和剥削。  相似文献   

18.
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依然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炳英 《理论前沿》2003,23(7):26-27
剩余价值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承认利润的存在,就要正视剩余价值的存在。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时并存的。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资本的运行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工业经济和初现端倪的知识经济中 ,知识必然成为商品 ,知识商品必然成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与货币资本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知识资本只有在不断的循环与周转中、在永不停滞的运行中才能实现保值增殖和发展壮大。知识资本的循环公式和周转有其自身的特点。风险投资的实质是货币资本与知识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参与运行的一种资本运行模式 ,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就是知识资本的发展与壮大的历史。知识经济就是知识资本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20.
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重大论题。认为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只能来自于落后的企业,或者认为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等观点都不恰当,没有厘清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不仅来自于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产生的非均衡状态,还来自于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产生的非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