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5月11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新德里宣布印度于当地时间15点45分成功进行了3次地下核试验.5月13日印度又进行了两次核试验.消息传出,举世震惊,乌云笼罩在南亚上空.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5月印度人民党政府在博克兰地区进行了代号为沙克蒂的5次核试验,且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随即公开宣称印度为核国家起至今,已经过去将近10年的时间了。印度核武器化进程仍在进一步深入发展,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制裁早已解除,部分发达国家甚至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对印核政策上作出了重大调整。系统回顾印  相似文献   

3.
周边     
《南风窗》2012,(11):25
印度企业放弃南海勘探据《印度时报》5月16日报道,印度政府15日发表声明称,由于"技术原因",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的OVL公司已经退出位于南海争议区域的128号油田项目。该项目由印度与越南合作开发,印方2009年接手这个项目时曾引发中印外交争端。印度石油公司表示,由于这一区块海床坚硬,多次勘探努力均告失败,  相似文献   

4.
周边     
《南风窗》2012,(11):25-25
印度企业放弃南海勘探据《印度时报》5月16日报道,印度政府15日发表声明称,由于"技术原因",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的OVL公司已经退出位于南海争议区域的128号油田项目。该项目由印度与越南合作开发,印方2009年接手这个项目时曾引发中印外交争端。印度石油公司表示,由于这一区块海床坚硬,多次勘探努力均告失败,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2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宣布当天再次“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境外媒体纷纷对朝鲜核试验的意图、影响及问题的解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74年和1998年印度核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和论证,本文认为印度对自身实力的判断与外部对其实力的判断之间存在差距,这使得其实际国际地位与自身期望存在落差,印度对自身实力的高自信和不稳定国家自尊易引发攻击行为。印度通过核试验这种攻击行为向外界宣示实力,其目的在于获得国际认可和提高自身国际地位。在信号传递效果方面,核试验的技术水平和成本影响信号传递效果,技术水平体现国家实力,成本反映决心。印度在1998年核试验中的技术水平和对机会成本的承受能力反映出印度争做世界大国的决心和潜力,获得了国际体系主导国美国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陶短房 《南风窗》2013,(5):74-76
前两次核试爆,朝鲜曾成功完成了"威胁-承诺-受援-毁诺威胁-再承诺-再受援-再毁诺威胁"的循环,但同样的戏法变得太多便会失灵。2月12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57分50秒,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发生5.0级"人工地震",并被外界认定系核试验所致,随后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宣布,朝鲜当天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这是继2006年和2009年之后,朝鲜所进行的第三次核试验。朝鲜的核活动如何从无到有?它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印度的外交工作可谓有声有色,利用国际军事变化带来的有利时机,印度在国际舞台实施"平衡外交"之术,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经过最近几年的独立和全方位的大国外交,印度基本上扭转了1998年5月核试验后外交上的被动局面,赢得了在国际舞台上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为印度未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盎格鲁印度人都为印度军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其证据就是在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印巴战争——对印度国家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时刻,盎格鲁印度人承担了印军技术骨干和中高层指挥的重要任务,并表现出良好素质,历届印度政府和军方将领无不称赞其优异工作,并希望将来从他们中间诞生出更多富有活力的飞行员、军官和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21)
正朝鲜近年来的核导开发,给包括朝鲜自身在内的相关国家制造了一系列困局。这些困局突出表现在,各方都缺乏有效的手段,防止战略利益受损,更谈不上获得战略净收益。9月9日,朝鲜进行了今年第二次,2006年以来第五次核试验。虽然每次核试验朝鲜官方表态都是"成功"的,但从外界专业人士分析来看,这的确是朝鲜最成功的一次核试验。美国核武器专家杰弗里·刘易斯9月10日在《大西洋月刊》发表文章,通过分析现有五个核大国核武器开发的历史,称截至第五次核试验,这些国家基本都掌握了核弹头小型化技术,具备制造第一代核武器的能力。他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11.
我院王联、史哲、叶海林合作编写的《南亚上空的蘑菇云——印巴核试验的前前后后》一书于1998年9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为新华出版社“国际热点报告文丛”之一,本书着眼于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和介绍:描述了印巴核试验的全过程,分析了印度进行核试验的真实意图,并试图从印巴对峙的  相似文献   

12.
南亚次大陆,有一块长久不能平静的土地。由于领土、宗教和民族的矛盾根深蒂固,印度和巴基斯坦自从独立的那一天起就互相敌视。长期以来,印度把巴基斯坦视为自己“现实、直接的威胁”,而巴基斯坦则把印度视为自己的主要作战对象。双方在地区主导权问题上斗争激烈,在克什米尔地区军事对峙严重,在核问题上更是展开了激烈竞赛。当1974年印度进行第一次核试验之后,巴基斯坦政府就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自己的核能力,以对付来自印度的核威胁。  相似文献   

13.
坐标点     
(6月15日~7月14日)6月16日,印度央行上调利率,将回购利率从7.25个百分点上调至7.50个百分点的水平。这是自2010年初以来印度央行第10次上调利率。此前,印度官方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通货膨胀率达9.06%,涨幅大大超过市场预期,尤其是  相似文献   

14.
印度的情报机构2001年调整后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印内政部下属的中央调查局(CBI)(类似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二是印度内阁于2001年5月11日做出决定新成立的国防情报局(DIA),这是印度军事情报机关54年来最大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1954年4月29日,中国和印度政府发表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见诸正式国际文件。60年的时间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是中国外交的理论核心和实践指南,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和学习体会,草就此文,以资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渊源关于这个问题的史料很丰富,不准备赘述,只简短地强调三点。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  相似文献   

16.
印度核战略产生的国内政治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核武器研制计划起步较早,但印度的核战略直到1998年印度宣布为核国家后方才产生。国防科学家、战略分析家是催生印度核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前者为印度核战略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后者则为印度核战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但最终决定印度核战略命运的是政治领导人的政治决策。1998年瓦杰帕伊政府在成功进行核试验之后,开始制定印度的核战略,一项名为"最低限度的、可信的核威慑"战略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同印度签署了全面合作关系宣言,从而从近半个世纪的“对立与不信任”进入“对话与合作”的时代。亚洲两个大国的动向将左右这一地区的未来,期待两国构筑稳定的战略关系。中印两国曾经加深过对立,比如1959年达赖喇嘛在西藏叛乱中逃亡印度,两国1962年因边界冲突而交火。1998年把中国视为潜在威胁的印度,为对抗中国的核战略而进行核试验,随着印度拥有能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导弹,中印两国关系紧张起来。可以说,这一次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书写了两国发展合作关系的新篇章。瓦杰帕伊总理同胡锦涛国家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确认双方都不把对方视为威胁。并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18.
印度采购空优战机可能选幻影-4000 2005年9月5日,印度国防部长穆克吉表示,今年底,印度政府将最终确定一项采购126架先进“空优战斗机”(Air Superiority Fighter)的建议。穆克吉在港口城市孟买出席一个名为“私营部门在国防战备中的作用”的专题会议时说:“国防部将于今年底向政府提交一份有关购买 126架先进战斗机的申请。”但穆克吉同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印度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在劳动关系领域里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印度政府意识到了劳工政策滞后将对其经济长期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加强了在这方面调整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把目光投向印度——在印度的盛夏游历与感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民主实践 顶着南亚盛夏的骄阳,2004年4月下 旬,我在印度访问了两周。抵达新德里后, 笔者先到印度政府新闻办公室办理了一个 临时记者证,以便观察正在举行的印度第 14届国会选举。我去了一些地方体验了一 下现场的投票气氛。除新德里外,我还访 问了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和最大商业 中心孟买,接触了印度学术、新闻、经济 界的一些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