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人们在购房时还对“宽带接入”、“智能门禁”等词汇感到十分陌生,而如今,老百姓已开始关注数字技术在住宅产品中的应用。特别是近一两年来,“数字家园”、“智能住宅”、“电子家庭”、“网络家居”等一些新鲜的词汇频繁亮相各大媒体,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一轮炒作的热点。所谓“智能住宅”.也有人称之为电子家庭、数字家园、家庭自动化、家庭网络、网络家居、智能化家庭等。尽管称谓不同,但其含义和功能大体相同,其最终目标是给居住者提供一个通信方  相似文献   

2.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要以“做大蛋糕”夯实富裕基础,又要以“分好蛋糕”公平共享发展红利。随着数字技术的嵌入与应用,数字治理日益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以数字赋权夯实富裕底数、以数字平权共享数字红利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部门结构壁垒的“智”“治”分离、数字技术供给滞缓、公众数字应用能力孱弱等数字化赋权障碍,以及社会空间的“数字鸿沟”、组织系统的“数据壁垒”等数字化平权漏洞,是数字化增进共同富裕的治理难题。共同富裕应兼顾“共同”之“舵”和“富裕”之“桨”的两维,以“平权”为“赋权”共同富裕的数字化发展,一方面,从数字“用户运行”自治、推进数据开放的区域联盟、锚定“反数据歧视”的价值平衡等数字平权工具提升共同富裕的成色;另一方面,则从“智”“治”互嵌的结构优化、普惠与可及的数字红利场景应用、公民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培育等数字红利赋权共同富裕的增量。  相似文献   

3.
宣宇  王月红 《前线》2023,(2):66-68
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综合引领—特色开拓—潜力提升”梯次发展格局,数字梯度明显、互补性强,三地在技术创新、场景开发及规模应用上具有明显协同优势。基于数字经济梯度发展特点和各自比较优势,强化互补性创新,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文旅、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赋能“双碳”治理五大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数字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京津冀在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住宅商用”这个事关多方当事人切身利益的话题开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禁”是“限”各方争论不休。“住宅商用”已经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但又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和满足市民需要等好处,且不能被绝对禁止,所以应采取一些措施,对“住宅商用”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张梁  董茂云 《求实》2023,(5):25-42+110
“数字法治政府”作为数字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统合概念,并非是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概念的简单相加,其具有“1+1>2”的双向重塑、互动融合与协同改造效应,是数字政府法治化与法治政府数字化的辩证统一。“数字法治政府”建设面临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双重叙事逻辑的耦合困境,具体表现在数字政府的法律因应迟滞、权力风险扩张、行政伦理消解、“技术—制度”失衡、职责体系紊乱等方面。“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难题在于如何调适数字政府/法治政府的“技术—制度—价值”张力。为此,“数字法治政府”的关键任务是切实加强信息权力结构再造的法治因应、准确把握“技术—制度”的辩证互动关系、积极防范数字技术对法治政府的侵蚀和解构、充分保障数字政府社会回应性与责任性的协调。其突破路径在于确保数字治理面向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数字权力融入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效能嵌入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当前,需要推进“数字法治政府”的系统框架塑造和基础机制构建,包括信息平台设施、权力监督制度、数字财政体系、绩效评估机制等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朱亮  杨明华 《唯实》2007,(1):47-50
近年来,中国住宅市场已出现“泡沫”现象。为了有效控制出现的“泡沫”,首先必须了解影响住宅需求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住宅需求模型和运用面板数据研究江苏省的城镇住宅需求,结果显示,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住宅需求模型是不同的,对住宅市场的宏观调控应该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7.
美国硅谷的IT精英们,用软件、芯片、数字技术不断改变着世界。现在,这些技术先驱中的嗅觉灵敏者开始下注在另一个目标——太阳能。硅谷“太阳城”(Solar City)公司的宗旨就是以城镇居民住宅为市场目标,力推价格可承受的太阳能电力。由于环保产业兴起,公司未来的业绩要靠推行一种新的供电形式,也就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电力。  相似文献   

8.
论《住宅保障法》应明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制定中的《住宅保障法》是一部解决住宅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法律。在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住宅权利作出规定的基础上,《住宅保障法》应重点保障贫困和中低收入群体及其他特殊群体的住宅权利。为此,该法应明晰国家住宅保障责任,引入政府、住宅合作社等住宅开发主体,打破住宅开发中的市场化垄断。  相似文献   

9.
数字营商环境建设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的重要方面,也是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途径。构建数字营商环境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技术驱动、组织变革、社会生态三个层面。实践中,构建数字营商环境面临诸多困境,如数字政府“技术官僚”倾向、增加企业“数字负担”、有关制度体系滞后等问题。基于江西建设数字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需要从多元共治理念、数字政府以及治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加快构建数字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0.
"数字湖南"是我省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的新名片,其主要内容是加强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产业,推动数字城市、数字家庭、数字办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重点领域建设,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数字湖南"是我省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的新名片,其主要内容是加强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产业,推动数字城市、数字家庭、数字办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重点领域建设,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什么样的城市数字治理是学者们期望的良政善治?城市数字治理有没有带来预期之外的担忧?通过专家焦点小组讨论和文献回顾,对城市数字治理的期望与担忧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学者们期望,城市数字治理是一首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交响曲,而非政府的独奏曲;厚此不能薄彼,既为优势群体锦上添花,更为边缘群体雪中送炭;能量体裁衣,从用户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出发;能既有智能,又有人工,更加尊重人的智慧与自主性;能化零为整,修炼整体性的“内功”,增强协同性的“外力”;能细水长流,量力而行;能张弛有度,提高敏捷性和适应性;能开诚布公,落实公开透明与知情同意。同时,学者们也担心,城市数字治理成为“虚中楼阁”,脱离实际需求,忽视实际成效;让人“裸奔”,数据采集过度,数据泄露频发;让人失去自主选择的权利;无所不用其“技”,弱化人的作用,扭曲人的行为;“墨守成规”,强化落后模式,固化既有格局。这些“期望”和“担忧”反映了学界对如何平衡好技术、制度和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数字治理实际成效的关注,希望这些“期望”和“担忧”有助于确立未来城市数字治理研究与实践的价值坐标与未来方向,以提升公共价值,促进城市善治。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不觉中,“顶”、“恶搞”、“超女”等新生词汇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一些字母、数字等特殊语汇,如“ID”、“88”,也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  相似文献   

14.
谢新水 《探索》2022,(2):140-152
数字化过程中,人类生活在现实世界之外又新增了一个虚拟世界,两者一起构成了“平行世界”。以多元界面为基础,数字场景联通了“平行世界”,帮助个体的人和各种圈群在“平行世界”中来回穿梭,打造出新的生活境况。除了数字基础设施、多元界面以外,数字化工具和新互动模式成为建构数字场景的核心构件。在数字化过程中,数字场景具有激活人性需求、促进新经济业态形成和拓展时空世界等功能。联通“平行世界”的数字场景是发展数字经济、建构数字社会和打造数字生活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数字场景价值的逐步展现、丰富与普遍化,现实世界的人随时可能主动加入或者被动卷入虚拟世界中,进入虚拟世界的人又面临回归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将迫使人的躯体、思想和行为在“平行世界”中不停地扭转,不断冲击身体时空、心理时空、思维时空、生活时空和社会时空。在数字化过程中,数字场景的不断建构以及多要素彼此作用引发的矛盾决定了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可以预见的是,利用数字场景、“数字人”、内容生产和交换建构的元宇宙既是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又将进一步加大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段光鹏 《求实》2023,(1):15-25+109
“元宇宙”作为由技术所营造的新型社会体系与数字生活空间,为推进中国特色“智能+”监督模式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权力监督“元宇宙转向”以身体一技术耦合协同为基础、以真实一镜像主体交互为内容、以时空一思维边界突破为特征,实现了数字时代权力监督模式的创新。权力监督“元宇宙转向”以“共同在场”与深度沉浸体验、“心流状态”与具身社交网络、“虚拟化身”与认知心理调适为表现,在环境建构、互动方式、形态表征等方面呈现独特的运行机理。面对权力监督“元宇宙转向”存在的沉浸性与沉沦性对垒、主动性与臆想性角力、创新性与依赖性较量等风险,要从技术统摄、结构完善、价值引领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推进新基建,形成监督新思路,探索伦理新观念,为权力监督“元宇宙转向”构筑发展基础、注重空间塑造、厘清核心表征。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工具,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转型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也有力推动着共同富裕进程。从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出场语境讲,“继承与发展”的历史演进、“共建共融共享”的理论逻辑与“三生共融”的现实理路,共同构建了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三维通道。从其行动框架看,“富裕”与“共同”的价值共识要求其内容既包括发展智慧农业释放产业活力、提高村民数字技能构建数字乡村共同体、培育乡村数字平台的数字乡村赋能共富增量,也包括聚焦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再造数字服务供给、完善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数字乡村赋权共富成色。从赋能与赋权的两维讨论数字乡村嵌入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行动,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高效路径。数字经济客观上既能“做大蛋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又能“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的普惠共享,但收入分配机制不健全、数字平台面临垄断风险、数字鸿沟拉大发展差距、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等问题对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造成了阻碍。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要想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持续发展,破除平台垄断、完善数字治理,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服务普惠,健全收入分配、加强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冮冶 《党课》2010,(12):17-19
日本有一种住房,叫“公营住宅”,是专门用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我称之为日本式的“经济适用房”。可别小觑这“公营住宅”,它在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不小。  相似文献   

19.
数字党建是数字技术在新时代党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党建方式,其融合性、互动性、共生性等特质,改变了传统党建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模式,全面助力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提质增效。数字党建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适应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促进了新时代党建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新时代提升数字党建的质量,必须坚持融合发展,夯实高质量党建数字基座,构建有温度的党建新模式,最终实现数字技术与党建工作的深入融合,打造多元互通、高效便捷的“数字党建生态圈”,推进数字党建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作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在人们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类社会正经历由原子(atom)时代向比特(bit)时代的转变。国际互联网及其拓展的广阔的“数字空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如何认识“虚拟社会”,如何处理“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去应对互联网本身给传统社会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虚拟社会的概念解读我国学者对“虚拟社会”已有了相关的研究,多数社会学者认为“虚拟社会”就是指“网络社会”,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它的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