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4期)刊载姚勇先生大作“李某某诉某大学附属医院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一文,从被告是否存在侵害被告知情权和是否存在误诊过失进行了论证,结论是在这两方面被告均无过失(见原文)。对一审判决“被告对原告的左上肺实施切除手术并无不当,不构成医疗事故,......驳回原告李某某的诉讼请求”持肯定态度。但认为“本案中,虽说某大学附属医院的诊疗行为未存在过失,手术对李某某的病情也不失为一种积极治疗措施。但毕竟其初诊结论与最终的病理学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当今医疗水平尚不能根治疗癌症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本案要旨] 软件序列号是著作权人为保护其对软件享有的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本案被告破解原告软件序列号,因故意破坏原告技术保护措施而构成侵犯著作权,是一种新类型的著作权侵权纠纷。对于两被告在软件被许可期限届满后仍能使用的原因,原、被告陈述并不一致,双方也均未能提供相关证据相佐证。本案中,法院运用民事诉讼中的事实推定规则,确认了两被告破解软件序列号的行为,并据此判定了两被告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3.
抛开本案中涉及到的复杂、医疗技术问题,从法院对本案涉及纠纷的最终处理结果看,这里提出了一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又未甚明了的问题,即在医疗事故或因医疗行为引起的赔偿案件处理中,法院应当依据什么来判定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自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发《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D后,在涉及以医疗单位为被告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法院通常是根据《办法》的规定,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作为认定纠纷事实的依据,并依此结论来判断医疗单位的医疗行为与请求人提出的损害结果之…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中被告行为并无不当,应采用何种判决形式?编辑同志:我院受理了一起原告以房地产管理局拒不颁发房产权证为由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经审理查明,原告的要求实属无理,被告的行为并无不当。在审理中,对本案如何处理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裁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5.
本案被告采用的犯罪手段虽较特殊,但仍属对社会有严重危害的伤害行为,已构成伤害罪。具体理由是: 一、被告主观上具有故意的罪过。被告由于报复心切,有计划有预谋地采  相似文献   

6.
天价过路费案之所以荒唐是因为司法对常识产生了严重的偏离。在天价过路费案中,时建锋诈骗数额巨大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前提是高速公路的暴利合法化。暴利为不正当利益,自不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本案审判机关对诈骗数字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被告主观善恶的关注。本案被告最终被处以无期徒刑,显然违背了刑罚关注的主要是行为而不是结果这一常理。而结合其成本与收益等具体情形来看,被告行为也可以被看作是被迫的犯罪。由于被迫的犯罪在道德上极大地弱化了其应责性,因而也就决定了它不能作为刑罚的重点打击对象。只有纠正司法对于常识的上述偏离,法律才能步出幼稚而进步。  相似文献   

7.
王福华 《法学》2007,(12):152-155
本案之所以能引起广大法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恐怕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受案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程序安排上存在瑕疵而导致的审判结果不公这一问题。在此,笔者只就事论事地对本案法院在审理中所涉及的一些实体与程序的问题作一评述。一、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中存在明显的问题(一)原告行为构成受领迟延综合本案诉讼证据,原告在被告已经依债务之本旨提出给付后,拒绝接受被告返还租赁物的行为已经构成债权人受领迟延。所谓受领迟延是指,在债务已届履行期限,在债务人已履行或提出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的履行需要债权人的协助,而债权人未受领给…  相似文献   

8.
寿步 《知识产权》1995,5(5):25-26
第二,办理公证工作的原则之一,是自愿原则。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公证的以外,对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是否进行公证,应取决于当事人自愿,不得强迫当事人申请公证,公证机关也无权对当事人没有提出的公证事项,强行公证。在海淀区公证处派员与“微宏”人员一同去“中科远望”所属“黑马”产品部匿名购买所称的侵权软件这一过程中,不管软件买卖行为是在海淀区公证处与被告之间进行的,还是在“微宏”与被告之间进行的,本案中的被告都是软件  相似文献   

9.
本案当事人最大的争议焦点就是:被告作出行政处罚时适用的法律是否正确,这就涉及到规章在行政诉讼中参照适用的问题。如何理解"参照"的含义行政规章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都有约束力,而且有很多规章是根据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制定的,是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和重要补充,如果将规章排除在法院评价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之外,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本案附带民事诉讼被告的代理律师,我认为本案不宜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理,其理由如下:1.本案是严重的”婚内致伤、家庭暴力”案,为我国法律所禁止的。对于原吉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虽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诉受理条件,法院可以受理。但是依据民事诉讼中的给付之诉,第一要件是法院确认了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之后,才能再确认判令被告人给付一定的财物或行为,本案是一件特殊的案件,原、被告之间是婚姻关系仍然存续的夫妻关系,诉讼标的即损害赔信请来涉及到了夫妻2同时…  相似文献   

11.
审判长、审判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8条之规定,本律师接受本案原告吴一丁先生的委托,出席今天的法庭,参与本案的诉讼活动,在参加刚才的法庭调查后,发表以下代理意见,供合议庭在评议时考虑。一、本案原告诉请被告香港国民贸易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偿还债务165万元,利息3O万元,要求被告富林公司承担15O万元债务及3O万元利息的连带责任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庭应予以支持。本案的原告与被告投资公司之间,共发生了两笔债务。一笔是拆借资金15O万元,另一笔是拆借15O万元之外的债务,经清算后为15万元。两笔…  相似文献   

12.
我作为原告某市种苗有限公司诉被告菜技术监督局行政侵权赔偿纠纷一案的诉讼代理人,我完全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判令被告退还给原告不合理收费出0元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现发表如下代理意见:一、原、被告是本案的诉讼主体。原告是本案的直接受害者,原告的损失是由被告不依法行政造成的。因此,原告的损失与被告的不依法行政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因果联系,所以,原。被告主体合格。二、被告封存原告的甜瓜种子缺少事实依据。忡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  相似文献   

13.
1994年5月25日原告昆明明星电脑公司在广州市天河区公证处公证人员参与下,到被告处购买了一套“中国龙3.0,”软件,并由公证人员对该套软件当场进行了封存。1994年9月6日,原告昆明明星电脑公司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被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光宇计算机应用公司复制、销售原告研制开发的“中国龙3.0,”盗版软件,要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立即停止复制、销售“中国龙3.0,’盗版软件,判令被告赔偿损失15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等。1995年5月13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双方代理律师因绕本案事实的认定及…  相似文献   

14.
本案涉及两种民事法律关系,彼此间应明确区分,这是正确处理本案的关键。第一、原告汪某与被告马某之间的关系是合同债关系;第二、原告汪某、被告马某与第三人方某之间的关系是侵权债关系;两种法律关系各具独立性,不可混为一体,故此,就原、被告间的合同纠纷,本案可以从违约和情事变更这两个角度出发来处理,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结论都是:被告马某应返还原告汪某房租2000元。一、从情事变更角度来看:1.汪某与马某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合法有效,在履行一部分后,出现意外大火,导致合同标的灭失,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应予终止。此…  相似文献   

15.
本案的行政答复是一种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告行政答复适用法律错误,其要求原告退回在企业改制时获得的安置费所折成的股份无法律依据,且是超越职权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吴英姿 《法商研究》2023,(2):88-102
默示协议管辖无法有效地解释我国的应诉管辖制度。“推定合意解释论”存在概念错误与逻辑漏洞。应诉管辖的目的在于解决无管辖权的受诉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合法性问题,管辖法定原则和程序安定分别构成其制度基础和法理基础。应诉管辖的制度性质是法律拟制,核心是对被告默示意思表示的解释及其法律效果的明确。与德国法将被告不提出管辖异议而应诉答辩的行为拟制为与原告达成管辖合意不同,我国法将这种情形拟制为被告同意受诉法院管辖本案,继而产生受诉法院获得管辖权的法律效果。为保障应诉管辖程序正当,在被告未受合法通知或者原告隐瞒管辖原因事实、虚构管辖连接点骗取管辖利益的情形下,被告不提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行为不构成“同意”的意思表示,不能成立应诉管辖。应诉管辖的程序效力仅及于本案程序。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引发信息网络传播纠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本案情2002年4月1日,陈兴良(本案原告)起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诉称自己是《当代刑法新视界》等三部著作的著作权人,2001年12月原告在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数图公司,本案被告)的网站上发现其作品被上载,读者付费后可以阅读并下载其作品,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被告数图公司辨称,建立数字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广大公众的需求,该公司的业务基本上属于公益型事业,目前也正在投入资金开发版权保护系统,以便更好的保护权利人的利…  相似文献   

18.
吕国强 《知识产权》2003,13(4):53-56
本案是一起新类型著作权案件,被告人因侵犯著作罪受到刑事处罚,之后又被提起民事诉讼。本案法律焦点在于原告是否有权对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原告应当通过什么方式对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9.
原告机电产品销售公司诉被告机电设备总公司欠款一案,因原、被告同属物资集团公司,并且由同一人即李某担任法定代表人,而李某又被解除了在被告处的职务,所以本案表面显得纷繁复杂。其实,我们只要抓住中心环节,理出主要脉络,双方的法律关系也就清楚了,争议也就能依法解决了。 原、被告均系独立的法人单位,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是代表法人的,应由法人负责。本案原、被告虽然由同一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但不能脱离这一原则。 那么,李某为什么把原告应收的货款交给被告上帐呢?  相似文献   

20.
董洪亮 《法制与社会》2012,(23):267-268
2006年1月13日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判处大陆首例盗卖QQ号案件两被告人犯侵犯通信自由罪.盗卖QQ号是网络时代新出现的一种犯罪行为方式,针对该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引起了刑法学界和司法机关的热烈探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法律的滞后性不断凸显,如何在不违反罪行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新型的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定罪量刑,成为了摆在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和挑战.结合本例案件的事实,我认为本案两被告的行为更加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适用侵犯通信自由罪对行为人的的犯罪行为进行评价似乎欠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