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毛文  刘秀玲 《传承》2011,(6):48-49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佛教报恩思想的标志。知恩报恩的思想是佛教传统伦理思想的代表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值得提倡的伦理道德思想之一。中国人一直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就是说受惠于他人,就应该回报,而  相似文献   

2.
黄夏年 《传承》2011,(16):48-49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佛教报恩思想的标志。知恩报恩的思想是佛教传统伦理思想的代表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值得提倡的伦理道德思想之一。中国人一直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就是说受惠于他人,就应该回报,而  相似文献   

3.
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1984年上海成立第一个少年法庭以来的25年时间里,少年司法人一直不断尝试着改革和创新,从社会调查、前科消灭、圆桌审判、刑事和解、心理干预到社区矫正,成果累累。  相似文献   

4.
于浩 《中国人大》2013,(16):34-35
"贾代表80多岁的年纪,为了小区业主修房子的事在宁夏最热的3个月里,每隔三四天就去市里的物业办、房管局协调解决资金难题。他确确实实解决了社区的矛盾,是一个人民的好代表。"银川市高台寺社区业主委员会主任霍成顺说,高台寺社区是1986年由银川市政府建的第一批安居工程,共66栋楼房,住户1万多人。由于年久失  相似文献   

5.
如何才能切实有效是对道德建设反思的最重要的问题。承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实践也一样,不能再在无效益意识的泥潭里斡旋。人类文明发展实践的历史经验证明:感恩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它连接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恩是一个链,包括施恩、受恩、知恩、感恩、报恩;这一链本身就内置着能源补充的机制,受恩、知恩、感恩是动力源;这一能源补充机制无疑又为承扬实践的切实运行设置了切实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展现在笔者面前的是四张八开大纸,写着2800多个人的名字,它是一张受济人员名单。可它却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一次性的受济,而是享受终身受济人员的名单。对2800多人进行终身施  相似文献   

7.
11月23日,长庆街道王马社区的中心公园王马亭里,人们靠在围栏上享受着初冬的阳光.在公园人口处见到汪丽君,她正和人商量在路边石墩上刷上警示标志,方便社区居民夜间行走的事.  相似文献   

8.
朝阳街道是延吉市比较大的一个街道。辖区内工业企业少,经济总量小。下岗失业人员多.再就业工作难度大。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成立.使就业形势得到很大改善。他们发挥政策优势.发挥资源优势。注人亲情理念.为下岗失业人员搭起就业的平台.让社区里的每一位下岗失业人员都沐浴在阳光里。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国家,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母亲是河北黎县的汉族妇女杨秀兰,儿子是新疆天山牧区的哈萨克族青年恩特玛克,这个家庭是怎样组成的呢,那是1980年春天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杨秀兰的亲生儿子驻疆某团六连战士贺昌富,奉命乘车到大山深处拉煤在返回途中,一位哈萨克族女牧卫拦住卡车,托小贺把她8岁的侄子恩特玛克捎回家,贺昌富愉快地把孩子接抱到车厢里,像见对自己的弟弟一样亲热起来,他叫一个懂哈萨克语的蒙白族战士当翻译,两人攀谈起来。卡车载着战士和孩子的欢歌笑语,在坎坷崎岖的公路上行驶着。可是,就在已经看见恩特玛克家…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中的孝     
一 林安梧:孝道长成的地方,最主要是在家庭里。家庭有居宅,由一个居宅到一个社区,由这个社区再慢慢扩大成一个社会,这是一个层面;人与人相处特别是家人相处,再到与外面的人相处基本上都要有一套仪式。我常说,教育就涉及到阳光、空气、水,家庭教育是阳光,社会教育是空气,学校教育像水一样。  相似文献   

11.
"听人说上了年纪就不盼着过年,可我就很盼着过年哩。"笔者面前的这位老人说此话时,就像一位大孩子那么天真。老人名叫苏琼英,是海口龙华区大同里社区的老居民。老人今年80岁,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已有10多年了,是社区的一名空巢老人。"‘女儿’都已经把年货准备好了呢!"老人口中的"女儿"名叫何仁芳,大家都喊她阿芳,就是她平日里照顾老人生活起居。阿芳40多岁,是社区附近的下岗工人。"两年前,居委会为我提供了一个公益  相似文献   

12.
辽里长度析     
《松州》2010,(6)
<正>宋熙宁八年(1075)沈括使辽,期间著《使辽图抄》。文中载:"中京,……由其东南曰中和门,循城以北至城之隅,乃稍东北行。其一路歧出,逾陇走靴淀。又三十里余至中顿,又十里余,路曲走西北,逾十里济三肤河,至临都馆,皆平川。经小坂,自路曲东出七八里,望之可见,曰恩州。临都馆,南距中京七十里小西。自馆稍西北行,路小平,二十里运动中顿毡庐……。"据沈括此段记录,可概括出如下线索:出中京西北行50里余至三肤河,过河北行20里至临都馆。临都馆处有歧路:驿道在馆西,方向向北;另有一路向东,行7—8里望之可见曰恩州。  相似文献   

13.
汤礼春 《传承》2009,(3):60-61
房子是中国人生存状况的最好标志,它与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历程血肉相关,每一个人的生命印迹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有关房子的记忆与梦想。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22日,河北邯郸晚报刊登了一则贫困夫妻的动人故事,主人公是邯郸市丛台区永和里社区卖冰糖葫芦的夏广超。23日,永和里社区的居民们被一个热闹的景观震动了:这天下午1点多,人们竟不约而同地来到社区老住户夏广超的摊点买“夏记冰糖葫芦”。这么多人“一窝蜂“光顾,老夏和他坐在轮椅里的妻子忙得不亦乐乎也供应不上争购的人群。1元、10元、100元……有的买上一串.而有的还没买上就慷慨地丢下钱,拥挤的场面让在附近执勤的交警不得不过来维持秩序。居委会的干部来了,区委宣传部的领导来了,人们还看见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也来了。难怪还没看到报纸报道的社区居民疑惑不解:老夏的糖葫芦是”灵丹妙药”吗?什么原因让贫穷的夏广超“发财”到这个地步……  相似文献   

15.
社区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 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聚集各种要素,最具发展活力的基础层次。 同时,它又是联系宏观和微观、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桥梁纽 带,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如何观察和研究县域经济中的社区经济建设,促进县域经 济、社区经济同步发展,本文以邕宁县为例,仅就此问题作粗浅的 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层短讯     
《中国残疾人》2011,(12):63-63
爱心白菜 社区传递 近日,济南市市中区杆石桥街道残疾人屈广志看到今年报纸刊发了团购爱心大白菜的消息后,自己出钱,悄悄地向报社订购了3000斤爱心大白菜送给社区。这是他连续3年购买爱心大白菜了,今年,又是瞒着大家订了这么多,居委会给了他一点点儿帮助,他却每年想着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一个有着5359户11430人的老旧社区,特别是三无小区多、开放式居民小区多、改制企业家属院落多的社区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如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荆门市人大代表、泉口街道浏河社区党总支书记苏玉梅第一时间投身社区防控前线,用实干与担当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抗疫"防火墙"。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吴江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区人”。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大量农村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进入社区。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船,人心作桨。"这是宁波市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的工作理念。在江东区,"复玲书记"的名气很响亮,她凭借满腔的热情、辛勤的付出,把一个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的老社区,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全国样板,成为居民尊敬的"小巷总理"。新年伊始,58岁的俞复玲活力依然,走访社区老人和特殊家庭,请人修剪社区里的樟树枝,规划新建200个车位……各种想法都已纳入她的新年工作计划。民生账:动真情,居民冷暖记心头冬日的晨曦透着寒意。清晨7时30分,社区居民们看到俞复玲熟悉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开展社区建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20多年来,社区从学者们的书斋概念变成政府的政策实践.进而变成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理念.并逐步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方式.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巨大进步的标志之一。完善的社区建设和丰富的社区生活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也是这个国家走向成熟的标志。“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社区建设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公共服务重点工程.把社区发展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对推动中国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