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50周年,同时也是马关条约签订和台湾割给日本100周年.对于一切爱国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重温历史、记取教训的机会.然而,“台独”分子却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在岛内举行研讨会、大游行,并有计划地抛出“纪念马关条约一百年系列专文”,挖空心思地寻找“台独”的历史根据.而且公然为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叫好,现出了一付殖民主义小奴才的嘴脸.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合法吗?“台独”分子声称,“任何国际条约有效与否,应以当时的国际法原则作为判断基准,不可以后来才形成的原则来加以否定,此即国际法中的‘时际法’原则.因此,1895年签署的《马关条约》,依当时的国际法是完全有效的,台湾主权移转日本也属完全合法”.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5,(37)
由于李登辉的姑息纵容,岛内“台独”活动日见猖獗,“台独”言论甚嚣尘上.针对“台独”分子自《马关条约》一百周年纪念开始,从事的几次大的鼓吹“台独”、美化日本侵略的活动中所散布的“台独”谬论,本刊记者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些“台独”谬论进行了批驳.台湾的被割让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中的惨痛一页季崇威(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台独”分子在鼓吹台湾独立时,常常举清朝政府签的《马关条约》为例表明,“台湾是被中国遗弃的”,甚至借题发挥地说,如果台湾与大陆统一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被“出卖”.这种说法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从唯物史观来看,《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政府被迫签下的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那个时代,满清政府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底,全球的华人都在举行各类活动以纪念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一百周年,一些华侨说:“中国人永远都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而与此同时,台湾岛内的某些“台独”组织分子却在当地大肆举行所谓“庆祝活动”,并庆祝“台湾正式独立于中国之外一百周年”等等,民进党某“立委”还亲自率领一些拥护者前往日本当年签订《马关条约》的遗址,进行所谓的“追思”活动。  相似文献   

4.
黄海 《瞭望》2005,(44)
大陆隆重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凸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海内外舆论注意到,中国大陆最近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无论从纪念活动的规格、规模以及内容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安排”。 大陆隆重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凸显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1895年,日本逼迫在甲午海战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强行割走中国  相似文献   

5.
韩国:绝不允许歪曲历史本刊特约记者张忠义汉城专电6月初,日本前外相渡边美智雄公然宣称,日本虽然对朝鲜半岛统治了36年,但在当时签署的所有正式文件上都没有任何殖民统治的字样,《日韩合并条约》是“和平签署的国际条约”,“日韩合并在国际上是合法的”。在此之...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5,(19)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一波接一波地掀起海外移民高潮,其中向中国东北的大规模移民尤其令人瞩目。据学者张志坤、关亚新介绍,早在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觊觎中国东北。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此后,日本和沙俄又为争夺东北而大打出手,并于1905年签订《朴次茅斯条约》,最终划定双方的势力范围:长春以南为日本势力范围,长春以北为沙俄势力范围。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和进一步扩大侵略,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开始提出"满洲移民论"。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竭力倡导向"满洲移民"。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称:"经营  相似文献   

7.
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由钓鱼岛、黄尾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的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日本在二战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美国托管。60年代末,联合国一委员会宣布该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后,日方擅自将…  相似文献   

8.
张洁 《侨园》2014,(7):12-13
120年前的1894年7月25日,日本军舰在朝鲜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不宣而战,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失败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其根本源于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腐败落后。甲午战争的失败,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变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1894年日本挑起的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的酝酿为时已久,远在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人狂热地鼓吹侵略中国,然而,战争的结果却让中国和当时的列强都瞠目结舌,堂堂天朝上国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败在了日本人手下,也因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现在110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燃尽,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给我们的反思还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0.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包括日本在内的49个国家签订了一份“对日和平条约”,史称《旧金山和约》。该条约旨在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的战后地位问题与厘清战争责任所衍生的国际法律问题,但实际上却是美国为了扶持日本成为其在亚太地区对抗苏联,确立亚洲“冷战”格局而策划的单方面媾和条约。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8,(4):46-47
1978年10月22日下午,邓小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访日的国家领导人抵达东京,并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互换批准书仪式。邓小平说,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日本、甚至世界都将是件大事。虽然有一部分人反对,但几乎全体中国人民、全体日本人民都欢迎这个条约,因为条约反映了他们的愿望。日本首相福田说:“在任何国家都一样,作决断时总是有人要反对的,这次的条约,  相似文献   

12.
石岩 《侨园》2020,(2):14-16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明治天皇宣称要"薙居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帝国会议发表施政纲领时,提出所谓"守卫主权线"和"保护利益线"的侵略理论,矛头直指中国和朝鲜。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04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东亚霸权,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最终沙俄战败,日本攫取了中国东北南部的特殊权益,并开始对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长期渗透和逐步侵略。  相似文献   

13.
曹学成 《侨园》2013,(12):43-43
<正>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并定名为X射线,它打开了一扇通向身体内部"宫殿"的窗户。李鸿章在他的环球访问中有幸在德国拍摄了X光片,亲眼看到了留在左眼脸颊下的子弹,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拍X光片的第一人。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致使他从仕途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失去了直隶总  相似文献   

14.
7月30日,秘鲁政府向日本政府递交了一份书面文件,以伤害人类罪罪名正式要求将滞留在日本的秘鲁前总统阿尔韦托·藤森引渡回国。 在由秘鲁最高法院起草的这份引渡文件中,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指控藤森涉嫌犯有贪污腐败、侵犯人权等多种罪行。但秘鲁政府此次要求引渡藤森的主要依据是,他涉嫌在担任总统期间暗中操纵准军事组织在首都利马实施两起杀人案。文件指控,藤森曾授权名为“科利  相似文献   

15.
钓鱼岛列屿历来为中日之间严重的领土纠纷。对于钓鱼列岛归属,中日各执一词。中方一贯坚持钓鱼列岛历来属中国所有,后被日本窃据,并通过《马关条约》加以割占并强行占领至今,后根据有关国际条约应归还中国。而日方则认为,其是通过国际法上先占理论取得的对钓鱼列岛主权的。然而,在国际法上,国家领土的取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件,这就是所谓的时际法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发现理论以及新型欧洲国家主权扩张时期先占理论的要素进行分析,进而导出钓鱼岛主权的真正归属。  相似文献   

16.
张徐剑 《民主》2012,(12):15-16
为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下简称“稳评”)工作,2012年4月20日,中共南通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多个方面人手,推出新举措,力求南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取得新突破。而这份文件在研究制定的过程中,多处吸纳了江苏省政协委员、民进南通市委主委董正超在《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建议》中的意见,同时这一提案中的建议也在这份文件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7)
2014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日本、韩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四国。奥巴马此举彰显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持久的影响力。纵观美马关系的发展历程,美马关系发展历经了冲突与亲密,分歧与走向合作。半个世纪以来,奥巴马是首位出访马来西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马来西亚之行是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开启的,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将奥巴马总统的马来西亚之行还原到美马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我们便可以梳理出美马关系历史演进中的进展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6,(18)
日美安全联盟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日美安全条约》,《驻日美军地位协定》,以及《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其中《日美安全条约》是日美安全联盟的核心。 1951年9月8日,美国和日本在旧金山缔结“和约”的同时,随即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后改为《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1)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日本周围驻扎陆、空、海军的权利;有在日本领土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2)驻扎日本国内周围的美军,“得用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包括根据日本政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8,(36)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日本国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记者: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您如何评价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大使: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是20年前的1978年缔结的。当时,正处在冷战时期,日中两国跨越自由主义和社...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6,(9)
正为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以下简称"稳评"),近日,南通市政法委社会稳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文件,从九个方面入手,推出新举措,力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取得新突破。而这份文件在研究制定的过程中,多方面地吸纳了省政协委员、民进南通市委会主委董正超在《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建议》中的意见,同时这一提案中的很多建议也在这份文件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