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倡导信用准则,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近年来信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尤为引人瞩目。一些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形成“三角债”等债务链;商品市场上“泔水油”、“毒大米”、“雕白块和砷化米粉”等制假售假现象屡见不鲜;商品房“短斤两”、售房合同不规范甚至给消费者设置陷阱等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越权自立收费项目,乱涨价、乱收费行为屡禁不止,等等。  相似文献   

2.
兰武亮 《求实》2006,(9):62-64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信用体系的建设。我国地域广阔,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全国范围内一时难以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基于此,先“区域”后“整体”,最后达到“统一”,就成为我国建设信用体系的现实选择。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研究我省信用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江西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左传》中讲到“失信不立”。一个人如果抛弃了诚信,他将丢掉人性中的闪光点,丢掉搭筑人与人感情桥梁的基石;一个企业倘若抛弃了诚信,那么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国以信为本”。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丧失诚信,那将导致社会昏暗无序,国家畸形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失信而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此地市场发现了有毒的大米,彼地查出了一批酒精兑成的“名酒”,当地的米业、酒业立马便遭受灭顶之灾。相反倡导诚信则意味着另一结局。俄国的伟大的领袖列宁打碎花瓶敢于承认错误而成为诚信的典范;海尔集团因为它的信誉而使产品畅销全世界,成为中华子…  相似文献   

4.
加快贵州信用环境建设已刻不容缓。从宏观层面和战略高度认识,必须以“信用贵州”为建设目标。本文试图对“信用贵州”的内涵和信用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主要原则作一些探讨。 一、“信用贵州”的基本内涵 1.信用内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对偿付承诺的信任,它包括了道德范畴和经济范畴,但以后者为主体,或者说它主要体现为经济范畴,主要反映以偿付承诺为条件的各种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中国过去把以诚立身、以信交友作为传统道德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的话,那么,“信用”二字在今天的意义则更加重大:对国家来说,它表现为维护信誉的法律体系;对社会来说,它表现为不同区域的信用服务架构;对企业来说,它表现为交易双方的相互信任;对个人来说,它表现为做人处事坚守诺言的可信品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信用应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石。尤其是在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之后,信用低下则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信用危机则必然成为市场的“癌种”,信用缺失则必然成为企业败死的主因。信用问题涉及…  相似文献   

6.
儒家主张为人、从政、交友、经商都需讲“诚信”.儒家“诚信”思想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现代企业应该充分借鉴儒家“诚信”思想,积极构建信用文化.  相似文献   

7.
政府及公务员的信用问题为何受到关注?这与政府公信力“不可量化”这一特质密切相关。信用体系中,个人或企业的信用度主要表现在借贷活动中,尤其反映在还贷过程中。而政府的信用度而是以政府公信力这一带有抽象色彩的概念出现,政府及公务员的信用更显现为道德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目前信用缺失的现状已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危害。今年“两会”期间,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就此问题提出议案。一些专家学者、地方、行业等也呼吁加强立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体制。“诚信”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人们关注的大多是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企业信用和如何建立个人诚信系统,而较少关注政府诚信建设。事实上,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不同于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信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应把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一、信用缺失已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危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8,(10):73-73
日前,河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河南省信用建设示范单位评定实施意见(试行)》,首次明确了河南省信用建设示范单位的评定依据,“诚实守信、遵法守规”将是“信用企业”唯一的标准。明年1月1日起,河南省将在资金市场、招投标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等行业建立信用准入制度,被评为“示范单位”的,将可以在政府采购、招投标、银行信贷、贷款贴息、产业扶持、费用减免等方面享受到“优先”待遇。目前,河南省已经正式成立了企业信用评审委员会,该委员会不仅负责研究拟定企业信用评估政策措施及行业规范,还将负责信用建设示范单位评定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浅谈政府信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蕾  宋丙珍 《发展论坛》2003,(10):74-74
(一)政府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从本质上看,政府诚信不是一个“运动员”的信用问题,而是一个“裁判员”的信用问题。“裁判员”的诚信关系到竞争的公平和公正乃至市场的整体秩序。政治信用的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本身就意味着道德和法律建设的同步完善。因此,党中央提出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向政治信用建设迈出的重大一步,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信用危机的最大问题可以说是政府信用问题,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从历史角度看,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与官本位制的影响,导致了一切…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09,(19):68-69
竞赛说明 为确实提升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意识,进一步改善贵州金融生态环境,推进“诚信贵州”建设,当代贵州杂志社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携各驻黔金融机构、关岭县政府、中共印江县委县政府、贵州亨特地产、贵州中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本次“关注信用记录,构建贵州金融生态环境”征信知识竞赛。  相似文献   

12.
李涛洪  施恩亚 《唯实》2002,(6):41-44
中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历来推崇“一诺千金” ,鄙视“食言而肥”。但是 ,当世界向更加文明的境界进发、中国及其企业信用日益增长之时 ,仍有不少人对信用文明有所轻视甚至忽视。在一些领域和一部分人心目中 ,诚实守信者竟成了傻瓜 ,“食言而肥”者却为一些人钦羡。如果说中国过去对信用的倡导仅仅体现为道德要求的话 ,那么 ,中国当代 ,信用则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企业家的立身之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尤其是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后 ,信用低下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信用危机必然成为市场的“癌肿” ,信用缺…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信用流失”及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政府信用的重要性政府信用是现代民主和法治条件下的责任政府的重要标志。所谓政府信用 ,是指政府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履行程度 ,表明政府在自身能力限度内的实际“践约”状态。政府信用的重要性表现在 :1 信用政府是信用社会的基础。首先 ,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建立真正的企业、银行和个人信用的前提条件。企业的正常活动得以开展 ,企业信用在经济活动中降低交易成本作用的发挥 ,就是基于企业对于国家制度的信任 ,也即对于良好的政府信用的依赖。同样 ,银行的活动和银行信用的建立更是要依赖于国家信用。作为货币政策实施者的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14.
央行副行长杜金富日前披露,截至2010年年底,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分别为近1700万户企业和7.77亿名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他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5.
首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是信用缺失的历史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的资金、物资实行统收统配,完全排斥商业信用的存在;政府集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于一身,银行充当财政的“出纳员”,银行信用被挤压到最低限度。虽然我国已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但由于传统体制及信用观念的惯性作用,不少国有、集体企业仍把从银行借款及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当作“国家资金”使用,政府部门仍热衷于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且都不愿或不必对借贷资金的偿还承担严肃的责任。而不少个体私营企业则竞相效仿,把套着银行贷款当作“发上财”…  相似文献   

16.
李瑢 《新湘评论》2004,(12):40-4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可以说,体现这三大主题的“新”经济运动改变着全球市场态势,改变着企业竞争的环境,也改变着企业竞争的规则,良好的信用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但目前我国却出现了一种“信用危机”和“信用缺失”综合症现象,信用已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稀缺资源”。统计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要克服信用建设的不利因素,倡导信用政府、打造信用企业、完善信用中介、培养守信公民,促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浙江大学 1 0名MPA学员的非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 ,设计了一份“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成因”的问卷调查表 ,对浙江大学 2 80余名MPA学员和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表明 ,我国目前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有六大主要表现形式。调查结果的隶属度分析表明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乏力”、“政府作为经济人的自利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和“委托代理制度的缺陷”是造成我国目前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治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问题 ,以尽快地提高地方政府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杭州的信用现状、原因、优劣势进行了概括和剖析 ,对打造信用杭州的途径和方法做了尝试性的探索和阐述。打造信用杭州要建立以“信用教育为基础 ,信用法律为保障 ,信用管理监督机构为依托 ,信用网络为载体 ,信用中介产业为支撑”的社会信用体系 ,通过抓住三个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 ,运用三种手段———道德教育、法制保障、机制创新 ,构筑五根支柱———舆论宣传监督机制、政府推动导向机制、信用等级公开机制、社会管理约束机制、法律法规惩戒机制来促进杭州的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20.
水风 《廉政瞭望》2007,(2):13-15
电影《夜宴》中,本是一句严肃的台词“我泱泱大国,诚信为本”,却引起了观众的笑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