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家解忧     
我和我的妻子是1995年结婚的,2007年我们在民政局协议离婚,当时离婚协议中约定房子给我,我给她20万元人民币。之后给给过她10万元,还有10万元没给。2008年年底时我和她又复婚了,但是我们发现两人还是没办法在一起又想离婚。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登记离婚即协议离婚,现行法急需对离婚协议作出系统性规定。登记离婚很好地体现了离婚自由原则,但容易引起草率离婚、虚假离婚等问题,应增加登记离婚的限制性规定,把好严格审查关。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10,(4):60-60
法官:2007年1月初我父母协议离婚,我当时刚满16周岁。他们离婚协议中约定我随母亲共同生活,父亲每月承担600元抚养教育费用,他们双方还约定将其共同所有的存款3万元赠给我,供我在今后上大学的教育费用,并约定这3万元由我母亲保管。2009年我考取了大学,当我向母亲提出要这3万元作为上大学的费用时,母亲以她自己已下岗,  相似文献   

4.
离婚自由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写在了我国《婚姻法》中并受到保护。但川妹子周俊英的离婚却是个例外。她符合离婚的条件,并于2009年起诉离婚,至2011年5月已奔波了两年,可是,这个婚就是离不了。是什么阻挡了她的离婚之路?背后又有哪些蹊跷?  相似文献   

5.
欧阳媛 《中国律师》2000,(12):83-84
一、两岸协议离婚之比较(一)关于协议离婚的法定条件协议离婚的法定条件,是国家对协议离婚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依据。1.当事人必备条件。当事人是协议离婚的主体。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决定着协议离婚是否有效,大陆《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对符合协议离婚的主体资格作了具体规定。第一,协议离婚的男女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这是离婚最基本的前提。第二,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进行离婚意思表示的基础。第三,当事人双方对离婚的意思表示必须自愿、真实。夫妻双方同意离婚,是协议离婚的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离婚法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何时,离婚条件、离婚程序、离婚效力、离婚救济等问题,都事关人们对自由、公平、正义的追求。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十年间,中国内地年获准离婚人数,从1978年28·5万对、1988年65·5万对上升到1998年119·1万对,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10,(10):52-52
编辑同志:2009年6月,我和我前夫因夫妻感情不和在当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当时,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我们写明将双方结婚后购买的住房给儿子所有,但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离婚后,前夫带着儿子住在该房子里,我搬到单位给我的一间单身宿舍住。现在,前夫已再婚,并且又购买了一套房子,而我由于经济危机被单位裁员。现在无房可住,生活困难。我想要回当时赠予给孩子的房子可以吗?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29日,杨琳终于拿到了最终的法院离婚调解书。 此时的她,百感交集,不知道是为这样的结果感到庆幸,还是难过。庆幸的是,自己终于解脱了这场痛苦的婚姻,自己也在这场马拉松似的离婚中,彻底认清了一个背叛了自己的狠心男人;难过的是,相识并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的爱人,现在却分手了。  相似文献   

9.
刘思格 《法制与社会》2011,(13):181-18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婚姻状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对鞍山市近十年的离婚统计数据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分析,见微知著,客观的阐述了我国离婚态势所显现出的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了针对我国离婚态势的法律对策。并强调离婚作为结婚的纠错方式,理应通过人们对结婚的慎重选择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沪家解忧     
我的困扰: 我与前妻于2008年5月在民政局协议离婚。2010年7月,我发现在离婚时前妻隐瞒了她名下的基金,大约有20多万元。这是夫妻共同财产,我想向法院起诉拿回我应得的部分,能否被法院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泾县法院审结一起离婚纠纷,巧的是承办小慧、小刚离婚案件的法官竟然在10年前也审理了小刚父母的离婚纠纷。小慧与小刚在2011年10月通过网聊相识,第二年3月两人结婚并在8月生下了女儿。后因小刚多次在外招摇撞骗和诈骗,2014年6月被泾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小慧得知后,急忙从外地娘家回泾县,向法院提交了诉状,要求与小刚离婚。立案后,法官立即调取刑事判决书了解案情,在看守所内,小刚表示孩子还小,不同意离婚,希望妻子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12.
离婚后扶养制度有助于真正实现离婚自由,保障离婚后弱势一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德国在离婚后扶养方面的立法独有特色,本文通过比较德国的离婚配偶扶养制度和我国的经济帮助制度,对完善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综观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的离婚制度,离婚立法是一个由严格走向宽松、由宗教走向世俗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四种趋向:由禁止离婚走向许可离婚;由专权离婚走向平权离婚;由有责离婚走向无责离婚;由限制离婚走向自由离婚。从中可以看出,许可、平权、无责的离婚自由是人类婚姻立法追求的一个目标,长期以来都是人  相似文献   

14.
真假协议     
我在2006年曾经代理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件,是一起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我的当事人来自浙江台州,叫王莉(化名),对方当事人叫李石(化名)。 王莉和李石2004年11月6日自行协议离婚。根据民政局备案的离婚协议,双方婚生子李建(化名)归男方抚养;双方还对共同财产的分割作了处理。最后一条是,双方的其他共同财产,由双方另行协商处理。  相似文献   

15.
胡洁人 《检察风云》2014,(20):64-65
今年6月国家民政部发布了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有281.5万对,法院办理离婚的有68.5万对。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04年,我国的离婚率仅为1.28‰,2010年突破2‰,而到2013年,已经高达2.6‰。  相似文献   

16.
离婚理由应当与结婚自由一样,处于并列地位,而不是从属地位。离婚自由具有层次性。在认识和处理离婚可以采用经济分析法学的研究成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同时,要解决公民对离婚的不正确认识和从法律程序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袁志丽 《行政与法》2022,(10):92-99
作为民法典中新增设的一项重要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和法律确认。在肯定“离婚冷静期”维护婚姻稳定、矫正离婚恣意、防止冲动草率离婚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需认识到离婚冷静期制度尚有不足。本文从分析我国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内涵这一角度切入,探讨学界对离婚冷静期制度的争议,提出离婚冷静期制度之适用问题、例外问题,探寻增设多种制度共同解决离婚纠纷的路径,以期实现登记离婚冷静期与诉讼离婚程序的更好衔接。  相似文献   

18.
李汇 《中国司法》2000,(3):54-54
“148”在线夫妻离婚达不成协议一向是民政部门的一大难题,而河南省伊川县“148”介入离婚调解后,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民政部门对此称赞不已。该县“148”专线开通后,协调指挥中心注重发挥民事调解的职能作用,不断开拓服务新领域,积极与县民政局联系,并于1999年5月份达成协议;携手共同处理这一难题。申请离婚的男女双方先到“148”中心进行调解,“148”工作人员在查明双方基本情况及离婚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说服教育,在双方确实自愿离婚的基础上,本着公平、自愿、合法的原则,在子女、财产等达成一致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9.
沪家解忧     
刘洁 《法律与生活》2010,(13):57-57
我的困扰:我和我的前夫吴先生在2004年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我们的女儿由我抚养,前夫每月支付女儿抚养费1200元。2008年,他开始不按时给付女儿的抚养费。最近,前夫打电话要带女儿出去玩,  相似文献   

20.
陈琦伟 《法制与社会》2010,(18):250-250,273
自2001年4月28日新婚姻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婚姻法法律实践又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司法实践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有必要对我国婚姻法中离婚规定进行探讨以为日后婚姻法的完善增砖添瓦。本文就离婚诉讼的判定离婚标准问题方面、协议离婚制度的完善以及离婚诉讼中的亲子鉴定等方面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