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18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我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瞿秋白同志在福建省长汀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日。宣传和研究瞿秋白同志,就应对他参与首次国共合作作出历史的评价。一 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激发起年方20岁的瞿秋白满腔炽热的爱国热情和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思想上从消极遁世转向积极入世。但此时,瞿秋白的内心深处依然对社会主义学说犹如“隔着纱窗看晓雾”。为此,瞿秋白执意赴俄,就是“决然想探一探险,求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幼名双,霜。十四岁改名为爽,字秋白。189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什宦之家”。十岁时,毕业于常州冠英小学,旋入常州府中学堂,因家贫辍学,遂至无锡乡南门外江溪桥私立杨氏小学教书,授算术,图画、音乐。1916年12月,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就读。1917年6月赴北大为旁听生。同年9月,考入俄文专修馆。1919年投身于著名的“五四”运动,参加李大钊在北大创立的社会主义研究会。稍后,同郑振铎等创《新社会》杂志和《人道》月刊,鼓吹社会改造和家庭革命。1920年8月,应北京“晨钟报”和上海时事新报馆之聘,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访问苏俄,“研究共产主义,研究俄国共产党,研究俄罗斯文化”,“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略尽一份引导中国  相似文献   

3.
1921年7月,正在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瞿秋白见到了列宁,并在“走廊上相遇,略谈了几句”。列宁还给他几篇关于东方问题的材料,让他学习。同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4周年大庆日,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又一次见到列宁。他在《俄乡纪程》中写道:“忽然见到列宁登上讲演坛。全会场都拥挤簇动……后来突然万岁声、鼓掌声,震天动地。”  相似文献   

4.
1899年1月24日,中国现代哲人瞿秋白诞生于江南水乡常州。1935年,仅仅36岁的他断送在刽子手的屠刀下。在纪念瞿秋白诞辰110周年的今天,这位革命家、文艺家、诗人既令我们主疼、心碎,也让我们倍感骄傲。  相似文献   

5.
董斌 《北京观察》2021,(10):36-39
1935年6月18日,一位充满书生气息的革命者从福建汀州监狱缓步走出,沿途高唱最早由他翻译的《国际歌》,盘膝坐在刑场的草坪上,坦然说道"此地很好",英勇就义.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卓越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 五四运动的中坚分子 1899年,瞿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仕宦之家.青少年时代,他目睹社会"颠危簸荡紊乱不堪"的局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充满仇恨.13岁那年的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周年纪念日,常州城内到处都挂满红灯笼庆祝,瞿秋白却在自家门口挂起写着"国丧"两个大字的白灯笼,以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蔑视和抗议.18岁时,瞿秋白随堂兄瞿纯白到达北京,后考入免收学费的北洋政府外交部俄文专修馆学习.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是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一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开风气之先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五四时期是瞿秋白一生的转折,是他从探索与追求中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这一时期的经历对这位政治家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五四运动点燃了瞿秋白的革命热情,塑造了他的无产阶级人生观,激发了他的革命创造精神,成为瞿秋白革命战斗生涯的光辉起点。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80年发展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的新概括。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也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作为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正是这样一位共产党人,他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忠诚地实践着“三个代表”,他无愧为我党早期历史上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行者和典范。  相似文献   

8.
这本是瞿秋白对青年时代丁玲的评价,没想到,竟偈语一样洞彻了她的一生。 从24岁时以“沙菲女士”在国内成名,到44岁时以“桑乾河上”传扬世界,她凭借一只素笔和一腔热血叙写青春、人性、社会变革。她的一生历经艰难曲折,饱尝荣耀屈辱,但追求真理和光明的脚步从未停歇,直到蜡炬成灰,天上人间。  相似文献   

9.
王龙 《同舟共进》2011,(10):45-52
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在风云激荡的时代,他成为被选择的人;而当他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却被自己的政治对手出卖与抛弃;当他终于成为悲壮的革命烈士,却又被和平年代的混乱“革命”所批判和打倒。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瞿秋白第一次提出了“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思想,他身体力行,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考察中国革命的实际,寻找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方法,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怎样看待瞿秋白与“拉普”文艺思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拉普”是“俄国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俄文简称,是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在苏联占统治地位的文学团体。它在倡导和建设无产阶级文学方面发挥过一定作用,但也犯了庸俗社会学、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左”倾错误,曾经给苏联的文艺运动带来严重损失。瞿秋白是我国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三十年代初,他曾致力于  相似文献   

12.
书写人生     
<正> 有一天,在乡间闲走遇到一个铁匠,听着他历尽磨难的故事,看着他“沟壑纵横”却灿如霜菊的笑脸,还有他那间简小粗陋之极的门面,居然气势非凡地贴着一幅对联:“两间火烤烟熏屋,一个千锤百炼人”。回来的路上,我沉思了良久……  相似文献   

13.
几个月前,当中国的各大报纸推出一位老龄界的新闻人物——新任中国的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时,熟悉他的人具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论年龄,他最多不过五十来岁,论身体也是身强力壮。虽两鬓开始染霜,但也决不够老年的资格。按常规,中国老龄委这第一把交椅以往都是离退休的老同志来坐,怎么会选上他呢?就连他的女儿听说老爸当了这个“差”,也立刻蹿到父亲面前,端详了好一会儿,扔下一句话:“爸,您真的老了吗?”每每有人如此而已,张文范总是笑着说:“这是缘份”。怎么个缘份呢,仁人莫名其妙。张文范出生在甘肃宁县一个黄土地上的农民家…  相似文献   

14.
一 随着二七塔的钟声,1998年第一个黎明悄然在中州名城郑州降临。 张彦森一大早就起来了,这位五十五岁的总经理身体有些发福,鬓发已有些霜染,但精神却格外饱满。 “彦森,今天是元旦,咱们是不是带着孙子到外边转一转。”夫人骆群兴致勃勃地向他提出建议。她最关心的是丈夫的身体,自从老张出任中保人寿保险公司河南分公司的总经  相似文献   

15.
汪禄应 《求索》2013,(8):140-142
瞿秋白在胡适“白话革命”之后倡导“文腔革命”。五四两代知识分子共同承担了20世纪中国汉语革新的接力赛。两次革命的出发点、切入点与归结点都不尽相同.相对于胡氏来说,瞿氏革新有其承继性、彻底性和超越性.显示出更为深沉的民众关怀、更详备的行动方案及更切近、更长远的语文生活规划。就汉语革新来说,瞿秋白是胡适的坚定继任者。  相似文献   

16.
吴昌华 《黄埔》2007,(1):40-43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在当时汪精卫公开反共的险恶环境下,会议只开了一天。毛泽东在会上发言,认为党中央所犯的错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没有认识到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指出,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从此“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名言,成为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Z1)
从1927年八七会议到1935年遵义会议的八年时间里,中共中央领导人先后更换五人: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错误思想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左”倾思潮又开始抬头。当时党中央执行的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方针,批评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是所谓“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与保守观念”,是“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等,致使中国革命遭到极大挫折。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向忠发当选为总书记(三年后被捕叛变)。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  相似文献   

18.
苏瑷 《公民导刊》2016,(7):56-57
正在建党95年到来之际,在瞿秋白牺牲81年之后再谈及他,是否有点"江南旧梦已如烟"?其实瞿秋白是抱定"自家自了自家身"的决心而走向死亡的,但是他一生"枉抛心力作英雄"的努力,既文人又英雄的情怀,在狱中完成的《多余的话》中,几乎是坦坦荡荡,彻彻底底,一丝不挂的璨然于世,在其身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臧否褒贬他而争论不休的焦点,这无疑是他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在第一次大革命前后,他把马列主义及共产国际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创造性地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致力于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成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开创者之一。瞿秋白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瞿秋白自二十年代初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起,就认为:“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  相似文献   

20.
他是“失足者”学习的榜样;他爱“扳命”,16岁自砸“铁饭碗”,19岁就成了“万元户”;一次失足,他成为囚徒;出狱后,一番打拼,他“扳”成功了,成为武汉这座大都市极有名气的青年富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