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是实现社区持续资源管理和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该方法的起源、基本概念和原则 ,并通过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介绍有效实施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途径和过程 ,以及该方法在今后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发展中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明清之际的贵州民族社会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是贵州社会发生变革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贵州民族地区开始并在总体上逐步完成了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的社会转型。经济上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及商品经济的渗透和冲击,政治上从土司缺席的崩溃到流官体制的确立的“改土归流”,是促成这一社会变革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一部分股份制企业。有人说这是照抄西方的企业制度,其实不然。股份制虽然首先在西方资本主义条件下得以发展,但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共同基础。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条  相似文献   

4.
田原 《贵州民族研究》2003,23(4):119-121
党的十六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任务,把农业结构调整放在优先位置.这是今后贵州农村工作特别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是贵州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由喀斯特式贫穷和山区资源环境等基本元素形成的经济特征,其产业定位理论客观存在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的框架体系。本文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结合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特殊的经济特征,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是贵州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由于贵州民族地区复杂的历史环境,客观上带来了儒学传播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民族战争、兴学校、办书院、游学、修方志等成为贵州民族地区儒学传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贵州民族地区儒学发展与传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民族文化建设注入鲜活的动力,而且加快了整个西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始阶段,启动非公有制经济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活跃因素,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民族地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贵州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及诸多制约因素,从思想观念、优化环境、多元投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提高素质、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贵州民族地区非公有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与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从全新的角度提出通过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较好地解决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确保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 ,以此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穷落后的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从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内涵入手,探索贵州民族地区实现历史跨越的可行性以及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上看,云南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很不发达。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已经逐步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云南农村已进入了商品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在滇中地区、城市郊区、交通沿线和边境口岸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在云南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共同奔小康,也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现在的问题是要充分认识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出一条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在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中不断发展,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已开始向非农业方面转移,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速度还不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子迈得还不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现农村经济由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转化;由单一的、不合理的农业经济向综合的、全面的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7月在广州召开的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上,贵州与其他8省区共同签订了《泛珠三角九省区劳务合作协议》,它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全面启动。这对于提升贵州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发挥贵州劳务资源优势具重要意义,它将在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村脱贫,区域合作及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将在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三年第一期 (总第5孑期)坚持真理,夺取民族研究事业更大胜利 ………………………本报刊论员(1)民族贫困地区体制模式设置原则探讨…………………………………王建圜(3)大西南开发开放与贵州民族 地区的发展………………覃敏笑(8)深度开发土地资源推进民族地区农村 经济的发展……杨传柱李昌来(】7)湘桂黔边境民族山区市场发育之我见 ……………………………吴钦敏(23)试谈侗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中的观念 更新问题…………………杨智荣(25)教育‘人才·经济……陈涛杨继东(30)推行教育扶贫工程发展贵州民族教育事业 ………喻野平赵亚麟…  相似文献   

14.
文明村寨建设,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之一。民族地区文明村寨应怎样建设,这是民族地区的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都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本文仅就贵州民族地区文明村寨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谈一些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农村第二、三产业蓬勃兴起,大批农民放弃了传统的土地经营,从事工商业生产和经营。农村产业结构多层次的变化,和人均占有土地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更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当前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课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一个十分令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就是如何加快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如果说,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的话,那么,对于目前经济基础还比较落后的贵州民族地区来说,要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赶上东部先进省区的水平,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一条可选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贵州民族旅游的发展存在着诸如缺乏影响、缺少品牌、交通限制、开发初级等问题的制约。要破解这一难题,在贵州开发地质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贵州的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都为贵州开发地质旅游准备了充足条件。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能够展现贵州多彩的特色,能够促进贵州旅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项重要法律.自治法颁布实施10年来,对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决民族问题,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总结10年来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解决贵州的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对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十四大精神在民族地区的贯彻落实,加速民族地区改革开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加快民族问题的解决,也是目前民族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党会先 《人民论坛》2011,(8):208-209
两汉时期是我国民族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贵州的民族政策是两汉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央政府处理与贵州民族地区的关系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一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二:从政治建制、经济开发、文化影响等角度研究当时中央对贵州的经营;不同时期不同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倾向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十二县的农村在当地行政系统的组织下,以集体经营的方式,依靠城市的工业力量,逐步实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单纯农业经济向农工商综合经济的转换,走出了一条迅速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使农民较快富裕起来的道路。这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道路,人们称之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对中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何指导意义?它能够提供哪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苏南模式”今后会向何方演变,如何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苏南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