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集其大成,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公安巡逻工作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巡逻勤务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以“和谐社会理念”来推动巡逻勤务机制的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无疑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政府公共行政体制无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跳出“管制行政”理念的桎梏。而只有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行深入细致地考察,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行政理念,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起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的政府行政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和模式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中肯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和平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外交理念,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最新发展和全球战略的核心内涵。“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谐世界”理念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两大理念互相促进,有利于推进国家内部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树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司法理念与司法方式,是承载着纠纷解决功能的人民法院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理论前沿》今年第1期刊登了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黄勇民同志的文章《“执法如水”理念的表达与实践》,引起了广大读者特别是司法界的广泛关注。那么,  相似文献   

6.
“三种意识”对是执政理念的系统性论述,也是创新性论述。落实“三种意识”,需要把握基本规律: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念,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坚持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相结合。提高落实“三种意识”的实效,需要弘扬和谐精神,提高落实“三种意识”思想的自觉性;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依托,把握落实“三种意识”的根本性;以先进文化建设为依托,增强落实“三种意识”的厚重性;以机制建设为依托.实现落买“三种意识”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理念”、“工作机制”和“具体措施”三个层面对社区组织满足居民文化需求的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为居民文化生活服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辩证地解读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作为公平的正义”及其原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迪: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到社会不公正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影响,又要意识到社会差别的客观存在及其意义;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正义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新闻宣传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宣传理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应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既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新的突破。构建和谐社会为统一战线提供了更宽的工作舞台和更大的作为空间,把统一战线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形成的“和谐统战”理念,提升了统战理论的高度,丰富了统战工作的内容,开创了统战工作的新境界。和谐统战的实践必将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易杰雄 《理论前沿》2008,(17):13-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到今天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对“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认定,到“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提出,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与丰富的过程。这一过程再次表明: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自身的内在矛盾也是认识不断获得提高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首先是作为法治国家的基本命题存在的。立足法治国家视域可以看到,人权是法治国謇的基本要素,和谐则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诉求。以和谐理念统摄、重解人权与法治国家的内涵.进而以人权法治化促和谐,不仅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价值主线,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有机而完整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立体图式,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性、实践和价值层面上的和谐建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理性成熟的体现,而和谐社会则是我党历史与实践理性的现实选择,二者的结合则最终将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在当今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与科学发展观构成了新时期发展的基石,是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理念: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实现由统治型向社会管理型、由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由集中管理型向市场调控型转变,整合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行政伦理在“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应该加大行政伦理的研究力度,切实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这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综合机制,培养其道德良知,增强其自律意识,以“德化”防止“腐化”,从而规范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了党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党对因注重发展而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进行反思的结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显然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中。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应主要从产业结构、科技、制度和教育四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治国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一个政策反思的过程, 又是一个理论升华的过程。而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对“和谐”二字的深层次分析,也就是明晰“和谐”的四个维度,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在督察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注重预防、和谐督察理念”,既是公安机关贯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十年督察工作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依据这一理念来切实构建起和谐督察工作格局,就成为当前摆在各级警务督察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两千年来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儒家在以“尽性”、“位育”、“利者义之和”为内涵的合和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和谐社会理念,同时还进行了以伦理社会和“福利国家”为特征的实践,并设计“大同社会”作为和谐社会的终极蓝图。由于其固有的“泛道德主义”和君主专制的局限与矛盾,儒家和谐社会的实践未能成功,但它主张统筹社会不同阶层,统筹强势与弱势人群、贫与富、国家与国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追求,仍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中分析了我国殡葬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绿色殡葬”的理念,介绍了各种绿色生态安葬葬式。推行绿色殡葬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化和统战是相通的,并在相通中相融。弘扬革故鼎新的传统文化,促进统战工作的与时俱进。弘扬国家统一的文化理念,推动“一国两制”事业的向前发展。弘扬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推动统战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