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亮 《法制与社会》2013,(22):191-192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在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保险理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医疗纠纷鉴定中要判定诊疗行为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后果,判定诊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判定医疗过失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正确地进行死因分析和证据的取舍认定。本文总结出法医病理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产生的各种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纠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敏  黄云  邓振华 《法医学杂志》2009,25(3):192-194
目的研究妇产科医疗纠纷鉴定案件的一般规律及其医疗过失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02--2008年在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鉴定的82例妇产科医疗纠纷医疗过失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案例逐年增多;发生纠纷的医院以市(区)级与县级医院为多见,发生纠纷的案件中又以分娩和手术者为多见;医疗过失的主要原因为医疗技术缺陷与医疗管理缺陷。结论法医学鉴定时应参照临床医疗规范,考察医师义务履行情况,重点观察有无医疗技术缺陷或管理缺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产前畸形筛查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案件的一般规律及其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例产前畸形筛查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畸形筛查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案例逐年增多;发生纠纷的医疗机构以市(区)级为多见,发生纠纷的案件中以手足畸形和先心病多见;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的主要原因为医疗技术缺陷与医疗管理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分析涉及医疗损害的心脏性死亡法医学鉴定案例,探讨其死亡原因、医疗过错及参与程度评定的共性与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4月杭州明皓司法鉴定所萧山分所受理的涉及心脏性死亡的医疗损害案例52例,对案件一般情况、医疗机构、住院情况、死亡原因、医疗过错行为及过错参与程度评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中,男女性比例为2.25∶1,年龄以50~60岁居多。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所引起的心脏性死亡占首位(67.3%),其次为病毒性心肌炎和心肌病(13.5%)。涉及手术的有24例,术后至死亡时长为1 h~118 d,中位数为7 d。医疗损害涉及医疗机构63所,多数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医疗过错行为,参与程度多为20%~30%。结论法医学鉴定有助于确定死亡原因,为医疗损害案件评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医疗部门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媒体报道85起医疗过失精神损害赔偿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疗过失索赔精神损失费 85起案例的特点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从 1996年 2月至 2 0 0 1年 6月报刊杂志上收集的 85例医疗过失索赔精神损失案件进行分析 ,按照医疗过失涉及的科室、发生医院的等级、索赔额与实际赔偿额等因素进行统计量化处理。 结果 媒体报道的索赔精神损失费案件中 ,手术科室和用血监测部门是医疗过失涉及的主要场所 ;大医院是发生医疗过失的主要场所 ,在美容损害中诊所、美容院中发生为多见 ;精神损失索赔额大多数目巨大 ;精神损失赔偿的实际赔偿额远低于索赔额。 结论 通过对 85起案例的分析 ,提出如下对策 :(1)必须加强对手术科室和用血监测的管理 ;(2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3)新闻报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维护患方权益的同时 ,也要切实保护医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疗过失索赔精神损失费85起案例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从1996年2月至2001年6月报刊杂志上收集的85例医疗过失索赔精神损失案件进行分析,按照医疗过失涉及的科室、发生医院的等级、索赔额与实际赔偿额等因素进行统计量化处理. 结果媒体报道的索赔精神损失费案件中,手术科室和用血监测部门是医疗过失涉及的主要场所;大医院是发生医疗过失的主要场所,在美容损害中诊所、美容院中发生为多见;精神损失索赔额大多数目巨大;精神损失赔偿的实际赔偿额远低于索赔额. 结论通过对85起案例的分析,提出如下对策:(1)必须加强对手术科室和用血监测的管理;(2)精神损害赔偿的法规需进一步完善;(3)新闻报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维护患方权益的同时,也要切实保护医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应坚持同行鉴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第五十四条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基本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需要由专业鉴定机构进行判定。医疗行为的专业技术性和医疗行为发生场所的特殊性,决定了医疗损害技术鉴定机构需要体现出公平公正性和医疗行业的专业性。本文通过对涉及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四个案例的比较及分析,提示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人对临床专家在此类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知,从而使司法鉴定意见更接近事实,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全面阐述了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结合司法审判实践提出了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基本原则、判定医疗后果的基本原则、判定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基本原则等,并对当前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司法鉴定结论是案件审理的重要依据,司法鉴定文书作为鉴定结论的载体,倍受诉讼各方的关注,它必须反映鉴定过程以及鉴定结论如何形成,体现医疗过失鉴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医疗过失司法鉴定文书既有普通司法鉴定文书的特点,在制作上应符合统一的司法鉴定文书格式,但又有独特之处,与医疗事故鉴定文书相比有明显区别。此外,目前各个司法鉴定机构的医疗过失司法鉴定文书在病历摘抄、分析论述、鉴定结果表述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这种不规范不利于诉讼各方对鉴定结果的理解,从而也影响了案件的审判。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医疗过失司法鉴定文书加以重视,有利于提升鉴定文书的规范性,增强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充分实现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99例心肌梗死医疗损害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医疗损害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6~2021年间江西求实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涉及心肌梗死的99例医疗损害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9例案例中,男女性比例8:3,死亡后果占比97%,涉及医疗机构117家,多数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医疗过错行为,如检查不完善、诊治延误、用药不规范等,疾病诊治方面的过错在损害后果中所起作用较大,病历书写及告知方面作用偏轻。结论 医疗损害鉴定遵循多因一果的原则,分析该类医疗损害案件过程中不仅需分析医方诊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还应综合考虑疾病自身特点及自然转归、患者发病就医时间及就诊当时医方医疗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上升,社会广泛关注,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也逐渐成为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过程中委托单位通常就以下三个问题要求司法鉴定机构予以鉴定:(1)医院在被鉴定人的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2)过失与被鉴定人的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过失参与度为多少。根据上述委托要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上升,社会广泛关注,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也逐渐成为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过程中委托单位通常就以下三个问题要求司法鉴定机构予以鉴定:(1)医院在被鉴定人的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2)过失与被鉴定人的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过失参与度为多少。根据上述委托要  相似文献   

13.
在医疗损害案件的司法鉴定中如何理解和把握医疗过失的内涵,界定其与医疗过失司法认定的界限,如何判定医疗过失司法鉴定的标准等基本理论问题,是当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领域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拟结合医疗过失司法鉴定的任务和性质,试就上述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医疗过失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探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方法对2006—2008年本所鉴定的40例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医疗纠纷案件中,来自市级、县级、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的分别为11例(27.5%)、24例(60.0%)、2例(5.0%)和3例(7.5%);来自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门/急诊的分别16例(40.0%)、10例(25.0%)、9例(22.5%)、2例(5.0%)和3例(7.5%);来自县级以上医院的医疗纠纷被认定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比例低于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结论市、县级医院医疗纠纷较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多见,但被认定有医疗过失的要少于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所致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从而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司法鉴定和医疗纠纷的防范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从死亡原因以及知情选择、医疗技术环节等方面,对PCI术后死亡引发纠纷的51件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全部案例中,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有35例,其中属医疗技术缺陷或医疗过失行为的28例,属医疗管理缺陷的2例,兼有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缺陷的5例。结论 PCI医疗过失的主要原因是操作技术水平低下、违反诊疗规范、知情告知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73例儿科医疗损害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法医病理学在解决儿科医疗损害等问题上的重要性。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2002年1月—2016年8月受理的、死亡年龄在28 d~10岁的儿科医疗损害病理检验案例73例,对死亡原因及与涉案医疗机构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中,男女性比例1.70∶1,年龄在28 d~1岁的居多,为26例(35.62%),其次是1~3岁,为21例(28.77%)。通过尸体检验确定死亡原因的71例中,死亡原因以疾病为主,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为33例(46.48%),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为12例(16.90%)。医疗损害涉及医疗机构共75所,三级医疗机构32所(42.67%),其次为二级以下(不包括二级)医疗机构23所(30.67%)。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学诊断相符及基本相符的有38例(52.05%),未明确或者误诊的35例(47.95%)。结论法医学尸体解剖及病理学鉴定有助于确定死亡原因,不仅为儿科医疗损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且丰富和发展了临床医学知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医疗损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是一类复杂和特殊的司法鉴定,故其鉴定的程序和具体工作与其它一般案例具有明显区别和更高要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这种区别认识不足,有的案例中临床医学理论和知识的运用欠妥,有的涉及死亡的案例因未行尸检可影响鉴定意见。建议:医疗损害案例的司法鉴定要认真执行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鉴定程序;涉及死亡的医疗损害案例首先应尽早做尸体解剖,以查明死因及相关问题;对不熟悉的临床医学问题应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并请教有关专家或进行会诊;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和加快尸解立法工作。尸体解剖在医疗损害案例的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只要尸体冷藏良好,不应局限于所谓时限规定。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选择17例围产期脑损伤医疗过失鉴定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此类医疗损害案件法医学鉴定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1.1案例来源及分析项目17例围产期发生患儿脑损伤医疗过失的鉴定案例,为本中心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期间受理的案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河南省妇产科二审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特点、原因、鉴定与赔偿情况,为预防妇产科医疗损害和减少社会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中级人民法院妇产科医疗损害二审案件进行实证性研究。共检索文书1 897例,医疗损害1 024例,妇产科医疗损害二审案件164例。结果 医疗损害二审案件2019年后呈下降趋势,医方上诉的占46.34%(76/164例),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占75.00%(123/164例)。争议焦点主要为违反诊疗规范/操作不当,告知义务不足,病历不规范等。妇产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量远远大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但二者采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医院等级中,二级医院总赔偿额占院方赔付总额的54.40%(2 241.69/4 120.78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46, P≤0.05),司法鉴定费由双方按原因力大小共同承担的占80.17%(97/121例)。精神损害赔付率高达72.56%(119/164例),精神损害赔偿占索赔额的60.00%(3.00/5.00万元)。结论 完善医疗损害预防处理条例,加强二级医院妇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生、患者及司法鉴定人群体对我国医疗纠纷现状及医疗损害鉴定的认知,探究更有利于医疗纠纷解决的医疗损害鉴定模式。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019年4—11月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在职临床医生、司法鉴定人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软件对各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较于患者(24.92%),医生(61.72%)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以前更紧张;医患双方均更倾向于选择自愿协商和人民调解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司法鉴定人对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最高,医生次之,患者最低;66.72%的医生、78.41%的患者认为需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且更倾向于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不同群体均认为司法鉴定人和医生应共同参与鉴定,80.94%的医生认为应由鉴定机构对鉴定意见负责,而非鉴定人负责。结论 建议医学会和司法鉴定机构应在双方现有基础上取长补短,制定基本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规则。建议规范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行为,以提高自身鉴定水平,并在鉴定中积极邀请临床医学专家会诊,推进司法鉴定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