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闻哲 《党史纵横》2002,(5):46-46
1963年,李敏难以忍受江青的淫威,被迫搬出中南海。从此,李敏见爸爸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于李敏而言,中南海的红墙如同一条生死的界河,把她同爸爸隔开了。1974年,毛泽东81岁,身体很不好。李敏想去看看爸爸,可连中南海的门都不让她进去。气得她在门外大吵:“你们凭什么不让我去看爸爸?搞运动就是让骨肉分离吗?”“你们这样做,就是封锁毛主席,好干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我爸要是知道了,也会反对你们的!”然而,权在江青等人手中,一道禁令将她拦在门外,她没有见到爸爸。1975年的一天…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党员。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单身在外地工作,直到1990年离休后才回津与家人团聚。后来我才知道,上世纪50年代邮电系统选派干部支援困难县工作时,父亲主动要求替他人到外地工作。从此辗转数年,调转河北省五县。父亲给我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1960年的困难时期,父亲每隔几个月回来时,都会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山芋干、高粱米分给住在大杂院的每家一份,哪怕是仅有小半碗。  相似文献   

3.
15、爸爸说:江青嫌我是土包子,她同你妈妈完全不同   我和爸爸单独在一起的时候,除了谈我的学习、生活之外,更多地则是谈妈妈。谈妈妈的现在情况和过去的往事;谈妈妈与爸爸那难忘的十年情谊。   爸爸对妈妈念念不忘,旧情难舍。   爸爸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爸爸知道,谁都无法去纠正这历史造成的错误,谁都无法减轻妈妈的痛苦。爸爸是深深地了解体谅到妈妈孤独、寂寞、凄楚的心情。正因为爸爸了解妈妈,爱着妈妈,为了安慰心灵上遭受过巨大打击与创伤累累的妈妈,爸爸从妈妈离开延安时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忘记妈妈。他写过信…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01,(12):29-30
我给毛主席写信问: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 回国以后,我无时无刻不感到爸爸的存在.他就在我身旁,就在我的生活中:我学的课本中,听的广播里,看的报纸上,哪儿哪儿都有爸爸--毛泽东的名字.我心想:他一定是个非常非常能干的人.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箴言     
昨天,你哭哭啼啼地告诉我,说一个同学又和你闹别扭了,你说事情本来不怪你的,是同学做得太过分。爸爸笑了。依爸爸的经验,一个人要赢得另一个人很容易,那就是要学着吃亏。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爱占便宜的人,但所有的人都喜欢爱吃亏的人。你想着吃亏的时候,就会赢得别  相似文献   

6.
我不懂经济,也不干经济,但近一年来,眼睛却紧盯着GDP。一个月如何,一个季度怎样,半年来有什么变化,凡有数字公布,全都记在心里。与我有着同样心境的人,肯定不在少数。金融风暴袭来,迫使经济发展经历一个大U形。GDP作为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地区生产总值,正处在这个大U形的什么位置,上上下下无不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24、乐于慷慨助人的爸爸在我们家里,爸爸一向是主张自由的,从不干涉我们与人的交往。在爸爸的眼里,从来就没有等级、门第的观念。他还特别教育我们眼睛要向下看,要拜工农为师,要和工农子女交朋友,学习他们的勤劳、忠厚、朴实的优秀品德。爸爸不光对我们这样,对我们的同学也一样。凡是爸爸知道的人,也时时提起。1959年我结婚时,我的好友王桂苡未能参加我的婚礼。事后爸爸问起她。我说她去青岛了。爸爸笑笑说:“看她的炮兵去了”当时,她爱人在青岛某炮兵部队工作。爸爸对我的同学也像对我们一样关心、支持、爱护。我记得在我…  相似文献   

8.
荆雷 《新长征》2009,(7):25-26
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80后”。爸爸说我赶上了好时候,对此,我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因为没有经历过他们所说的困难时期,没有对比,没有鉴别,我觉得生活本来就应该这样。  相似文献   

9.
    
——小张,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再干不得了,到处布的是法网啦! ——胆小鬼,这怕什么?我有更厉害的网。——你有什么网? ——我有我爸爸的关系网!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在一个与党联系很深的家庭,爷爷年少参军,跟随着党南征北战。抗美援朝。小的时候。我经常将爷爷的军功章翻出来,触摸着爷爷身上留下的子弹伤痕,听他讲每一枚军功章背后的故事。真实的历史让我从小就对党有一种敬仰之情,崇仰党的伟大。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水电人,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周围的人总是在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啊!”。那时我只知道父亲是个党员,一个平凡而认真的党员。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于我们头上的日月星辰,一个就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崇高信仰。从小到大,家庭对我的潜移默化,让我始终积极要求进步,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成长的路上我一直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追求着。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亲叫刘必富,我出世未见过父亲的面孔,两岁又离开母亲的怀抱。人家的孩子不是父亲驮着,就是母亲抱着,可我却是爷爷驮着、奶奶搀着。我时常追问爷爷奶奶:我的爸爸呢?我的妈妈呢?爷爷和奶奶总是哄我说:“爸爸出去苦钱给乖乖了,出去苦钱了……”  相似文献   

12.
正"喂,女儿啊,我很好,很忙。每天都和邻居下棋,不用担心。""你妈妈呀!也好着呢!她不在,出去跳舞了。"每天,爸爸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的梧桐树下,用期盼的目光眺望着远方。妈妈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而爸爸也没有去下棋,而是在病床前用一双斑驳的双手为老伴拨着橘子。两位双鬓斑白的老人,相互一笑,笑容里,有些许无助,些许满足。每次看着这则《父母的谎言你听懂了吗》的公益广告,那一幕幕的场景就如同发生在我身上一样,广告中老父亲沧桑的声音,蹒跚的背影,总会让我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3.
正不知在什么地方看见这样一句话:"左手代表给予,右手代表收获。因为有了左手的温情给予,才有了右手的收获幸福"小时候,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妈妈拉着我的左手、爸爸牵着我的右手,一家人快乐地走在风中的乡间小道上。我们三人,两高一矮的影子,在夕阳的余晖下被拉得老长。傍晚的清风徐徐自耳边穿过,拂起的碎发挠得我脸发痒,余晖中的乡间小道上就洒下了我们欢快的笑声。每当我累了的时候,爸爸就会用他那长满了老茧的  相似文献   

14.
一 亲爱的爸爸离开我们已13年了。可是我们却时时刻刻在怀念着他。不论想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好像爸爸还在我们身边关注着我们。甚至有一种感觉:当我们下班回家时高叫一声“爸爸,我回来啦”,就会看到爸爸那慈祥的面孔,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看着爸爸过去写给我们的信件、诗词、赠言、字画和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回想起爸爸对我们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回想起爸爸一生在政治上的坎坷经历,回想起爸爸晚年与疾病斗争的种种精神,我们怀念之情越发深切。  相似文献   

15.
正对父爱母爱的赞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赞颂父爱母爱,不仅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更是让我们学会怎样做到坚强、坚韧和永不放弃。三年新闻采访的经历,让我学会了感恩,并在感恩的行动中传播着正能量。首先,我感恩,我有个超级爸爸。我的家在伊犁,一个美丽的小镇。在那里,有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但,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的  相似文献   

16.
在部队琳琅满目的荣誉室,有不少是烈士吉兴林任连长时的学习材料。其中,有两本辽宁《共产党员》杂志,一本封面上写着“吉兴林阅”,另一本写着“吉兴林”的字样。陆荣华含泪告诉女儿云云,前一本是妈妈写的,后一本是爸爸写的,那是1982年妈妈来部队时的事儿,当时爸爸还谦虚地说妈妈的字写得比他好……云云一本一本地抚摸着有着爸爸名字的杂志,最后对妈妈说:“让我抱抱爸爸吧……” 妈妈一边流泪一边说:“你就抱抱吧!” 云云紧紧把爸爸的杂志抱在胸前,就像抱着亲爱的爸爸,久久不愿松手。  相似文献   

17.
令人心存余悸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无数的人、无数的事冲击着我们的心灵。在这些人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不得不让我们去称赞,一年来,他们无私地关爱着灾区的幸存者,默默地呵护着灾区的孩子们。这个特殊的人群,便是工作生活在祖国大江南北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们!广安市广安区中医院骨科医生代联乡,便是“爱心爸爸”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60年来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桌前灯下,追思往事,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满肚子的话不知从何说起。爸爸,1940年8月,您为我们娘俩赴延安送行,特抱着我与妈妈合影留念。那张照片我一直珍藏着。看,在爸爸怀里的我笑得有多开心、多快活。出生不满一百天的小孩,哪里知道这竟是和您的生离死别呢!1942年5月25日,十字岭上日军一发罪恶的炮弹,夺  相似文献   

19.
正爸爸离开我们已经17个年头了。岁月流逝,有些事已经淡忘,但他为人正直的品行却至今影响着我。爸爸没什么文化,只念了两年书,后来通过自学认识了一些常用字。起初,爸爸在汽车配件厂当工人,为汽车补胎打气、修理配件。由于爸爸能吃苦、爱钻研,经过多年积累,修车技术日益  相似文献   

20.
继承爸爸遗志实现人生价值孔杰1994年11月29日,爸爸在赴新疆塔城执行公务的途中因车祸殉职。在新疆,我看到爸爸的遗体,我觉得躺在那里的不是爸爸,可是无情的事实让我不得不接受,那就是爸爸,就是让我怕、让我盼、又让我敬的爸爸!怕爸爸我和姐姐、妹妹小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