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习近平同志5·17重要讲话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原则。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在于落实,在具体贯彻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惟有"信马"才能"姓马",才能避免陷入"姓马"而不"信马"的泥潭,这解决的是理论队伍问题;二是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避免"指导"陷入"取代"的误区,这解决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事局新局长接到了前任寄来的一封信.读完后,越思量越觉到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一封全景式地重现过去的信.信中,他看到这位前人事局负责人是怎样戴着有色眼镜,揪住一个大学生只买甲级菜的小节,武断地以"生活奢侈"的荒唐结论去压制和委屈知识分子的;信中,他看到了这位前任在浮夸风盛行的时节是怎样不顾事实、违心地让一个  相似文献   

3.
漫画药     
某一种药很有效,某一种化妆品很好用,某一尊佛很灵……其实,最关键还是心在起作用.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一个最深奥,而又最简单的道理:在我们想某种东西时,它便不再是原来的东西.这种现象也就是俗称的"心理作用!"但关键还是"信"和如何"信"!  相似文献   

4.
诚信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维系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但是,近几年,弄虚作假之事在社会上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极大愤慨。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利益,而且破坏了国家和政府的形象。那么,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必须首先理解"信"的思想来源及其哲学基础。分析了战国时期法家对"信"这一思想的论述并回答了上述问题。由于思考尚不十分成熟,敬请法学界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宋海丽 《学理论》2013,(11):204-205
传统蒙学致力于与日用伦常息息相关的切近之事,其中必然囊括生活日用的说话之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语便为传统蒙学的说话之道定下了"谨而信"的基本论调。"谨"指言语慎重,不多言";信"指言语诚实可信,不妄言。传统蒙学对蒙童"谨而信"说话之道的要求是对儒家"非礼勿言"礼教规范的践行,以期蒙童日渐近仁,得以锻造成为圣贤的坯璞。  相似文献   

6.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想工作实际上是思想信息的运动过程.思想信息在其运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信息差"的问题.缩小和消除思想信息在其运动过程中的"信息差",这是思想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再谈点浅见.思想工作中存在"信息差"的表现思想信息在思想工作整个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信、达、雅"的标准,既适合于文艺作品的翻译,也适合于科技文章的翻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文艺作品的翻译,侧重"雅",在"信"上面允许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科技文章的翻译,则强调"信",对"雅"的要求放得较宽.  相似文献   

8.
林海 《民主》2014,(12):52-54
<正>中国人自古十分注重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斤"等,都是中国人对诚信鲜明的态度。《庄子·盗跖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则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尾生之信"和"抱柱之信",用来形容坚守承诺,忠诚不渝。《史记》中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的说法;嵇康《琴赋》写道:"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  相似文献   

9.
赵文 《学理论》2013,(32):251-252,355
"知信行"模式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等规律具有想通之处的行为干预理论。为了增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可以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借鉴运用"知信行"模式,通过调整充实党史教育内容、改进完善党史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理性认同与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党史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等途径,促使大学生党史学习实现从知到信、由信入行的转化,以此解决当前大学生党史教育中存在的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来信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忽接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话,说是有我一封信,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公文信封上用毛笔写着"湖南作协转张扬同志",下方签名"温家宝"。来电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总理给个人的信,问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1.
"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句古训时刻告诫我们:但凡能够赢得学生尊敬和爱戴而且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教师在他们教育生命的词典里决不会少了"爱"这个字。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  相似文献   

12.
推进当前社会信任建设,必须在破除"信伦理危机"上下功夫,不仅把重信守诺作为一种美德、一种思想观念,更要作为一种约束力、一项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3.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须从根本上放弃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制度他信",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信念;必须从根本上放弃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制度他信",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特色;必须彻底放弃对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制度模式的"制度他信",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实现从"制度他信"到"制度自信"的根本转变,必须立足国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比较研究,借鉴、吸收一切优秀的制度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肚量与人和     
在中国,人和是一种境界,过去有"冤家宜解不宜结"的说法;现在又提倡"向前看",总之,都是主张不记前隙,以团结为贵的. 然而,人生入世,沉浮于得失之中,每每都有伤损.或是亲朋反目;或是手足自残;或有好心恶报;或有冷言中伤,即便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真要做到"相逢一笑泯恩仇",谈何容易啊! 日前秉烛夜读,看了中央党校已故教育长宋振庭同志病中与夏衍同志的两封往来书信,感慨良深,乃至不能成寐. 这些信刊载在1988年第3期《新华文摘》上.信中,宋振庭同志回顾了自己在  相似文献   

15.
德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的时候,一个青年诗人寄给他几首拙劣的诗,并在信中写道:"我对标点是不大在乎的,请您自己填上吧!"冯达诺很快就退还了那些诗,还在退稿信中写道:"下次来稿请光寄些标点来吧!诗有我自己填好了."这件"名人佚事"一直萦回在我的脑海中,对那些高傲自大者,确实要象冯达诺那样给他一个绝妙的讽刺,以便让他头脑清醒一些,懂得什么叫"谦逊".  相似文献   

16.
李生占 《侨园》2015,(1):42-44
所谓"三藩之乱"是指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这8年中,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发动的叛乱。这是一般人对"三藩之乱"的理解。但笔者经过考证,认为历史上对"三藩之乱"的说法有误,应该是"两藩之乱",把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说成参加了吴三桂等人发动的反清叛乱是不准确、不公证的,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提升鲁棒性视角,对中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增信机制建构进行理论解析。中国PPP制度系统的信用系统鲁棒性提升是增信机制建构的核心装置与制度化激励结构。在不完全合约情形下,增信机制产生正向激励效应,使PPP项目实行全寿命周期合同的政府承诺与运营商履约之间信用消费产生巨大经济剩余;不仅观照合同履约主体对其合约条款承诺兑现,还要观照资格增信、融资增信、运营增信的制度化整合;通过信用资源的制度化"捆绑",可以找到降低合作缔结成本和规避项目风险的激励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精神实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于阐释某一思想、理论的"精髓",表达的是贯穿于某一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价值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逻辑严密、结构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刻把握这一思想,最根本的是把握其精神实质。1.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充满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  相似文献   

19.
党课是"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形式。情境党课是基于"共情"的观感教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员置身于某一具体时空场域中,以场域的"境"育学员的"情",并进一步引导其以情促知、以情促信、以情促行。一堂高质量的情境党课,应注重情境准备、情境创设、情境导入、情境升华、情境完善等,不断提高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27)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的言谈逸事。《世说新语两则》表现了诚信的主题。"信"是立世之本,《期行》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