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題。人们往往譴责犯罪分子“沒有人性”、“兽性发作”。人为什么“沒有人性”了呢?“兽性”为什么能在人身上“发作”?犯罪和“人性”、“兽性”有什么关系?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犯罪无非是统治阶级在法律上认定的人的一种行为,青少年是人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少年犯罪就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那部分犯罪。因此,本文试以人为出发点,对犯罪和青少年犯罪作些初步  相似文献   

2.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別是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经济走上稳步增长的道路,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此基础上,社会治安秩序也有所好转。但是,还远沒有得到根本好转,青少年犯罪问題仍旧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題,上海市整个刑事犯罪案件数一九七九年比前二年都增加三分之一,一九八○年又比一九七九年有了增加,达到解放后除一九五○年外的最高数,相当于一九六五年的八倍多。其中,青少年的犯罪数一般都占70—80%,自从一九七九年中央和市委关于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題的文件下达  相似文献   

3.
去年年末,由共青团长沙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公安局、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物资局、长沙火柴厂、湖南开关厂、新生水泥厂、长沙监獄等8个單位团组织参加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就全市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为期四十多天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全市青少年犯罪问題已日趋严重,它突出地反映了当前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的一个侧面。青少年犯罪有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題。其中,两性关系罪错在青少年犯罪构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以北京市少管所为例,在1200名犯罪少年中,犯有两性关系罪错的692人,占57%,女队57人中,有两性关系罪错的50人,占87.8%。对工读学校、少管所及常态集体(工厂、社队、学校等)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类型的综合统计表明,犯(或兼)有两性关系罪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现象,不仅有违法犯罪人员主观上的原因,而且有复杂的社会原因。由于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題必须从各方面着手,实行“综合治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正是预防、减少违法犯罪、以致最终消灭犯罪的根本保证,它为实行“综合治理”方针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党中央一九七九年批转“关于提請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題的报告”下达以来,由于全党重视,各方动手,标本兼治,积极进行综合治理。上海市的青少法年违犯罪现象正在好转。据公安部门的资料:一九八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开始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題,而犯罪的低年龄化则是显著特征之一。在我国,随着青少年犯罪“高峰期”的形成,也逐渐呈现出这一特征。这是给近几年刚刚兴起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新题目。一、简单的概况  相似文献   

7.
今年六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发展趋势等展开了不同意见的爭鸣。通过讨论,基本上取得了共同的看法。现将讨论过程中的不同意见整理如下,以便于大家进一步研究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问題。大致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但还沒有形成完整的框架。现在的研究还处在探索积累的阶段。一种理论的成熟期是在它的归纳——演绎阶段,应该承认我们的青少年犯罪研究还沒有达到这个阶段。有些理论工作者现在就想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犯罪理论,这是一种超越阶段的做法,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这种情况,在这里想对我国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研究进行一些零星的思考。主要思考以下几个内容:一、青少年的法律地位问题;二、青少年犯罪的实际处遇问题;三、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方法问題。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术讨论会于六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举行。这次会议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的重视,中共中央宣传部顾问廖井丹、团中央书记高占祥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理论工作者和公、检、法及司法部门的同志。这次讨论会围绕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现状和特点,如何综合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今后的研究工作等问題。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0)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环境的急剧变迁,色情文化的泛滥日益呈现出决堤之势,导致了青少年性犯罪比率的逐年上升,当前,我国青少年参与的强奸、强制猥亵等非法行为与杀人、抢劫、卖淫等交织在一起,不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而且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此情形下,有必要从色情文化本身和现阶段青少年性犯罪特点入手,深入研究其与青少年性犯罪的关联性,从而寻找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问題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切的问题。青少年犯罪人数占社会犯罪人数的比例是多少,在校学生犯罪人数占整个社会犯罪人数的比例有多大,在校学生犯罪人数在青少年犯罪总人数中占多大比例,不同学历的在校学生犯罪呈现什么特点,在校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治理在校学生犯罪的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哪些。为了弄清以上问题,笔者对云南省在校学生1983——1992十年间的在校学生刑事犯罪中的盗窃、抢劫、强奸、伤害、抢夺、流氓、杀人等七种主要类型的案件统计情况作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企图从中发现云南省在校学生犯罪的一般规律,希望能对从事法制工作的同志和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一、目的关于我国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及性生理心理的发展,过去我们积累的资料甚少。谈到青少年性意识和性生理心理发展,人们不得不主要引用国外资料。在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方面,我国学者叶恭绍等人六十年代曾有过一些报告。在这一方面,新近也有人作了调查,并在某些问題(如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上获得了新资料。但在青少年性意识和性心理  相似文献   

13.
青年失业问題是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題。它已成为青年犯罪、吸毒、闹事、性道德堕落和自杀等其他社会问題的诱因之一,是西方社会严重的不安定因素。学者们惊呼:沒有能力供给青年一代有足够报酬的工作是西方社会制度深刻的失败。各国社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大家在谈论或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題时,都毫不犹豫地、习惯地使用着“青少年犯罪”这个概念。但是,当我们仔细地查看各处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统计,或是阅读各人所写的有关报告和文章时,我们就会遗憾地发现,原来大家所遵用的“青少年犯罪”这个概念,却是各怀己见,各执一端,很不一致。例如:在确定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界限上,标准不一。关于青年的最高年龄,有的定为二十五岁;有的定为二十七岁;有的定为二十九岁;有的定为三十岁。关于青年的最低年龄,即少年的最高年龄,有的定为二十岁;有的定为十八岁,有的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打算就当前城鎮青年的就业问題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可以归纳为四个问題:(一)劳动就业问題究竟是什么问題?(二)劳动就业问題能否解决?如何解决?(三)解决劳动就业问題必须立足于改革。(四)解决青年就业问題耍发扬创业精神。一、劳动就业問題是一个什么問題 劳动就业问題牵涉面很广,对其发生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说,它联系到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等等。但是我认为,对劳动就业问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经济因素。因为,劳动就业问題的解决,归根结底必须依靠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因此,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在普通中学十四万四千多所,在校中学生达到5508万,认真研究中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是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題。目前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状况,总的来说比前几年有了明显好转,良好的道德风气在学校中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层正在不断增大。但是也应看到,有不少中学生的道德观念极为混乱,有些问題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注意。据有关调查表明,1979年京、津、沪、汉等12个城市在校学生犯罪人数已居这些城市青少年犯罪中的首位,其中大部分是中学生。去年虽然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一、问題之提出赌博,这种在解放前猖撅的恶行,在销声匿迹了三十多年之后,今天又四处泛滥起来了。虽然对于它,我们一向禁止的态度从未有絲毫的改变。然而,今天的赌博,较之旧中国的赌博又有许多不同。共主要的差异表现在参加者的年龄上。——解放前的赌博者,相对地来说,青年、少年并不多,然而在今天,青少年却占大多数。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今天,赌博与其它形式的刑事犯罪(如抢劫、盜窃、贪污等)有密切联系——它是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许多刑事犯罪者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就在于他们参加赌博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犯罪可归纳为四大类一为经济性犯罪;二为恐怖、间谍性犯罪;三为计算机病毒型犯罪;四为黄毒腐蚀性犯罪.针对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应以教育、规章制度、立法、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9.
原因论是犯罪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我国开始青少年犯罪研究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存在,向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社会现象?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什么会大幅度上升?它又有哪些特点?如何处理这些违法犯罪者?又怎样从全社会来预防犯罪问题?等等。鉴于人们认识问题的方法、观点、立场不同,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解释就不一样。例如,近年来,在某些探讨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文章中,就存在着一些错误观点;有些甚至比较严重。尤其是“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散布,也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青年研究》1982年第9期的《人性异化与青少年犯罪》,1983年第6期的《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论”的两点商榷意见》,1983年第9期的《青少年犯罪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各国青少年犯罪人数急剧上升,尤其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青少年犯罪此例甚至超过了成年人,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西方法学家们普遍认为,青少年的犯罪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及其家庭,而且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和发展,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因此,各国法学家、儿童心理学家以及专门从事犯罪研究的工作者近年来对青少年犯罪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力图寻求其犯罪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当然,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