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支那战争是由法国和美国先后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亦称“肮脏战争”)是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相继宣布独立。然而,法国为了恢复殖民统治,重返印度支那,1945年9月23日,法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印度支那三国先后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但是,法国人对印度支那的研究,早在17世纪初期法国传教士到越南活动的时候就开始了.法国殖民主义者利用法国传教士充当精神殖民的先行官,对越南进行文化、思想的渗透.许多传教士同时器兼有商人的双重身份,利用传教、经商之机,长时期地、有计划地搜集越南的地理、经济、商业和贸易等情报,并且开始研究越南历史.与此同时,一些法国旅行家、探险家也纷纷来到印度支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法国在印度支那推行的殖民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法国海军殖民地部的部分税务档案,认为法属印度支那的税收体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税收名目多,税额重;在直接税征收上一直推行“集体纳税人”制和包税方式;在间接税征收上长期奉行以鸦片和盐酒专卖税为主的政策。这一具有浓厚殖民主义色彩的税收体制是法属印度支那畸形单一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1887年,法国殖民者建立了印度支那联邦。由此开始,在“同化”与“联合”理论的指导下,法国人制定了殖民印度支那的一整套政策,这套政策与中央集权下的“杜美体制”、高利贷帝国主义的近代银行制度、重商主义背景下的贸易保护制度、文化上的同化意识为特点,给印度支那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如何消除之,成为印度支那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1946—1991年期间,具有国际影响的连续三次战争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这三个印度支那国家饱受了折磨。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主要是在寻求恢复殖民统治的法国军队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  相似文献   

6.
在东南亚大陆,泰国和越南有史以来都是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在前殖民地时期,两国为控制和影响柬埔寨及老挝而互相争斗。到十九世纪,两国都已控制柬埔寨,使之成为它们的属国。大约同时,三个老挝邦国也成了泰国藩属。当印度支那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时,泰国便停止了对这些属国的控制。迄至法国统治末期,泰国曾给予了为独立而战斗的印度支那民族主义运动许多的援助。但当越盟解放了北越,并宣布信仰共产主义时,泰国开始将北越视为本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7.
法国19世纪下半叶首先侵占越南,随后入侵柬埔寨、老挝,最后拼这三个国家为法国在远东唯一的一块殖民地,称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二战期间,法国本土战火纷飞,无暇东顾,日本1940年在没有遭到法国军队顽强抵抗的情况下,轻易地占领了整个印度支那。二战后,法国重振军威,卷土重来,为恢复法国在远东这块海外领地的殖民统治而进行了近九年的“肮脏战争”。最后被越南人民所击败。1954年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  相似文献   

8.
越南工人阶级的成长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使法国遭到严重的损失。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在这这个时期里,“为了恢复法国的资本力量,法帝国主义使尽了一切恶毒的手段来加强对印度支那的财富的掠夺”。①法国殖民者投入越南的资本大大增加,在1888年至1920年法国私人资本投入印度支那(主要是越南)的是五亿法郎,但是在1924年至1929年,仅只投入越南的就猛增为四十亿金法郎。他们在越南开矿山、建立工厂,兴建铁  相似文献   

9.
1930年,湄公河畔;黑色豪车,白色西装,红色皮鞋,富贵公子李云泰,就这样走向芳龄十五的贫家少女玛格丽特·陶拉迪欧(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原名).当时,他刚从法国归来奔丧;她,则从小在印度支那长大,还在寄宿学校上课……传奇女子杜拉斯代表作《情人》中的女人,就是她自己;而其中的男人,则是辽宁抚顺富商之子李云泰.两人在越南邂逅时,越南还是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1932年,热恋中的二人被迫分手,李回国成亲.十七岁,花儿一般的杜拉斯则去巴黎求学.但她在《情人》里自白:“十八岁的时候,我就衰老了.”  相似文献   

10.
△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与印支半岛研究所副所长杜勤先生及夫人于9月25日从昆明到南宁拜访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荣,并同该院印度支那研究所负责人及全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彼此就研究印度支那地区问题的情况互相作了较系统的介绍,此外还就老挝及印度支那地区有关问题交换了看法。9月29日杜勤夫妇离开了南宁。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战争期间,印度支那一直是美国与英法两国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它们在战后如何处置这块殖民地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可以说,它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自在处置殖民地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本文仅就这一时期罗斯福对印度支那战后前途的设想作点尝试性的分析,以加深对罗斯福的所谓“反殖民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称霸东南亚,曾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组成了“印度支那联邦”。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和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的美国帝国主义也把印度支那看作一个整体,将其  相似文献   

13.
安德烈·米戈是法国著名的旅行家和东方学家,他的《高棉人》是叙述柬埔寨历史的引人入胜的普及性名著,1960年在巴黎出版。《高棉人》俄译本1973年出版于莫斯科。译者Ю.П.杰缅季也夫是苏联研究柬埔寨历史的学者,著有《1844—1862年法国在中国和印度支那的殖民政策》(1958)、《1852—1907年法国在柬埔寨和老挝的政策》(1960) 等书。这篇序言反映了苏联某些学者对柬埔寨历史的观点,谨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54年7月20日日内瓦协议结束了八年来的战争,法国最后同意承认柬埔寨、寮国、越南三个联合邦的独立.前印度支那联邦(曾企图把这三个在种族、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上完全不同的国家连结在一起)能够继续存在只是依靠外部压力.法国一离去这个联邦即开始崩溃.在北部建立起来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越盟)  相似文献   

15.
范鸿泰,越南义安省元兴县春雅村人,1893年生,1924年6月在中国广州暗杀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麦林时壮烈牺牲,终年三十岁。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以前,中国与印度支那半岛、尤其是与越南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其一是由越南向中国进行的朝贡贸易活动,其二是自十五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海外贸易的兴起,以及随着中国向印度支那半岛沿海一带移民的增多而由此产生的中国帆船与东京、安南、交趾、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半岛沿海各通商港D的频繁贸易往来。迄至近代以后,由于印支半岛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相继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与印支半岛的越南等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885年的“中法战争”以中国战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而告终,清朝被迫…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越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成立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以集合、组织和领导一切爱国和进步力量,已成为当时越南革命的迫切要求。当时越南国内虽然已有三个共产主义组织:印度支那共产党、安南共产党和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联盟,然而它们彼此分立,  相似文献   

18.
法国学者恩保羊谈印度支那半岛的苗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8月4日,法国学者恩保羊先生(系苗族对他的尊称,他的法文名字是贝尔特海——Benrais)到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作了《印度支那半岛的苗族》的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老挝苗族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地区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地处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咽喉地带,新航路开辟以来一直是大国必争之地.二次大战前夕,该地区除泰国为形式上的独立国以外,其他各国均为欧美各国的殖民地,其中英国占领缅甸、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美国占领菲律宾;法国占领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荷兰占领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占领帝汶.  相似文献   

20.
拥有二千五百五十万人口,资源(锡、钨、铀、石油、大米、橡胶、贵重木材等)丰富的广大泰国早就使美国垄断组织唾涎三尺了.美帝国主义集团认为它在东南亚的战略地位有着更重大的意义.美国对泰国的打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就展开了.在1950年9—10月间泰国和美国之间签订了包含对泰国不平等条件的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及"军事援助"协定.按照"军事援助"协定,泰国政府负有协助美国的军事计划,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