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欧盟的就业现实呼唤欧盟各国采取积极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帮助失业者寻找工作,提高就业者的工作技能.这些政策包括完善和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就业能力和实现劳动流动与迁移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职业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就业者的乡土社会支持网络发生了断裂和解构,原有的地缘支持式微,血缘和亲缘支持弱化,流动就业者在新的时空背景下趋向于建构新型的社会资本。政府应该因势利导,通过制度变革促进流动就业者社会支持网络的重建,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的作用,减少流动就业者的社会排斥,在此基础上提升流动就业者的触入主动性,改变其"落地未生根"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3.
放开视野看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我国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一是认为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二是我国就业压力增大,但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从1997年以来,笔者一直持第一种看法,而且认为我国就业形势愈来愈严重。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就业供与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给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兴技术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许多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比率愈来愈低,就业难度愈来愈大。加入WTO之后,在短期内我国城乡…  相似文献   

4.
企业自治权是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而具有的自治能力,对就业者而言是一种具有区域效力绝对性的公权力.某些企业依据其具有的自治权,一方面凭其优势地位将就业者置于其权力控制之下,并迫使就业者接受不合理的就业条件;另一方面还以就业双方契约自由以及企业自主自治的法律规定为依据,排斥国家公权力的合理介入,使被侵害的就业者权利难以得到救济.这就要求国家权力适时适度地介入企业自治权的运行过程,规范和限制企业权力的无度与滥用.  相似文献   

5.
车驾明 《求贤》2006,(1):34-36
“你在就业的时候是否遭到歧视”,要是有人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我想回答“经常遭受歧视”和“曾经遭受歧视”的人一定超过50%。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国,每一个就业者或者说每一个打工的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享受”和制造着那样一种无所不在的就业歧视,自己在被某一些单位、企业、某些人歧视的同时,却用同样的态度去歧视别人。就业歧视因而成为21世纪打工者挥之不去的梦魇。就业歧视因此成为就业者们永远也迈不过去的坎。而在种种熟视无睹、公开、半公开隐藏的就业歧视中,最终的受伤者又是谁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非正规就业女性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以福州市非正规就业者为样本的调查与分析显示,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存在着低稳定性、低收入、低社会保障以及低组织化程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她们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也使非正规就业形式得不到女性的认可和社会的青睐.要改变这种状况,完善女性非正规就业的权益保障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汕头市青年的调查发现,青年就业创业除了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外,还受就业者和创业者自身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就业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若干因素的影响。解决青年就业创业,需要提升青年自身实力,端正青年就业创业认知;建立完善培训体系,提升青年综合素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创建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平台,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12)
目前,我国女性职场就业遭遇性别障碍的现象较为普遍,表现形式多样,原因复杂,消除女性就业性别歧视,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现有的法律制度存在明显不足。有必要对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多方面制度加以完善,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建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和健全相关司法制度和救济途径,以消除女性职场就业的性别障碍,保护女性就业者平等就业,完善我国保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的现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彦 《理论文萃》2009,(1):48-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就业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占绝对主流的正规就业模式正日益被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二元化就业模式所取代”。但是对于规模见长的城市非正规就业,城市就业者并非是其从业主体,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是外来人口,特别是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笔者在2008年上半年就来沪农民工就业状态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凭心而论,农民工对上海城市建设所做出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陆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积极拓展境外就业 ,谋求国际劳务合作 ,是缓解就业压力 ,增加劳动者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应尽快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技术含量 ,大力发展技术劳务输出 ;制定境外就业保障和促进法 ,保障境外就业者权益 ;改革劳务输出管理体制 ,成立“境外就业促进局”,实行“一站式”境外就业服务 ;设立促进境外就业保障基金 ;加速境外劳务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 ,以境外就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境外就业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劳动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状况及就业特点均在逐年的变化之中;劳动力供需状况及特点是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解决山西就业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步骤: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创造就业为目标;就业流动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职业培训要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战略要以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为方向:就业形式要以灵活多样为主导。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与增加就业存在着时间差。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往往从改造传统产业入手,造成工人大量失业,而新兴产业形成则需较长时间;新兴产业必须以资本为支撑,而资本的积聚必须有一个过程;科技进步使原有就业者失业,而失业者通过学习获得新的技能也需要一定时间。为缩短科技进步与增加就业的时间差,作者提出了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非正规就业作为我国劳动力的重要就业方式,已引起政府、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由于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个人特征差异、人力资本特征差异、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非正规就业市场在两性参与度、职业性别隔离、两性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完善劳动就业法律法规、构建非正规就业者组织管理体系等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女性多属于未就业或半就业人口。女性处于低就业状态,导致维吾尔族流动家庭收入不足,住房、子女教育、福利保障均停留在较低水平。维吾尔族流动女性是潜在的社会经济力量。促进女性就业需要托幼服务、就业与创业援助、扶持民族产业、就业观念教育等一系列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外政府促进灵活就业的主要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活就业在世界范围里也是一种被普遍认同的就业形式。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非全日制就业和临时就业者占到就业总量的30%多,再加上自营就业、独立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等其他就业形式,灵活就业总量可达就业总量的50%左右(平均值);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更高,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平均约为就业总量的55%,再加上其它灵活就业方式,灵活就业规模更加可观。而且各种灵活就业几乎遍布于各产业、行业及各类职业,适用于各类不同层次的劳动者群体。由于灵活就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欧盟、美国、日本及拉美的一些国家,都在政府的正式工作报…  相似文献   

16.
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取消限制劳动力在城乡间和区域间流动的规定,打破就业的城乡壁垒和地区壁垒,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是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目前一些城市出台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的规定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在事实上部分剥夺了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劳动的自主权,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间和区域间的流动,不仅有碍于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也不利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当前,一定要从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双重压力出发,积极探索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新路子,建立城乡双向调节的…  相似文献   

17.
惠及2亿人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有望在今年内推出。基于分层分类保障的原则,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其养老保险有望纳入现行的城保制度;不稳定就业者,则可能将其社会保障权益直接记入个人账户。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质上是由高等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的错位、学校分数至上与社会能力第一的人才标准的迥异、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大学生职业生涯准备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等等。化解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需要高校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就业教育,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发展自己的就业能力;社会应理性看待就业形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9.
刘莉 《世纪桥》2007,(6):118-119
本文对毕业生就业协议功能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我国就业协议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就业协议与我圆劳动合同制度的矛盾。认为就业协议是现阶段学生就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同时提出,为了更好实现大学生就业,就业协议应与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20.
一是有效排解民族领域矛盾纠纷,组建由统战部门、司法部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等组成的民族矛盾纠纷“流动调解团”,成功调解民族领域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80余起,促进了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二是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提高致富本领,成立党外专家创业咨询机构,义务接待300余人次,免费举办科技培训班8期,多方服务民族宗教领域群众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