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争光  晓蓉 《思想战线》2002,28(4):18-21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股强劲的时代潮流 ,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的 ,但不同类型的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却是迥然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普遍持悲观或谨慎态度 ,这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定位直接相关。在近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初始条件” ,使发展中国家在今天的全球化进程中注定要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劳动及其所决定的价值不断发生变化 ,国际价值成为价值的普遍形态 ,并发生价值跨国转移、增殖和分割。  相似文献   

3.
向延仲 《湖湘论坛》2005,18(1):33-34
当今学术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存在两种错误观点 :“等同论”和“对立论”。事实上 ,二者之间既在理论实质、论证目的、价值归宿、发展阶段等问题上存在质的区别 ,又在客观基础与普遍价值等方面有着一致性或共同点。  相似文献   

4.
当历史进入了新千年,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人们越来越关注“全球化”进程与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关联,全球化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等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进入新阶段,人们建立起更加普遍的交往、更加广泛的联系,相互依存程度前所未有。新阶段的世界历史在经济状态、发展动力、政治形势、文化格局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凸显了全球化进程新的特色。习近平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引,站在世界历史高度,锐利洞察世界历史在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新表征,并依据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绘制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形成了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世界历史观。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对整个人类社会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把全球化视为一个贯穿人类历史的进程 ,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维度 ,解读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 ,探寻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市场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分别是邓小平全球化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实践依据和认识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生产力则是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精髓,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对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只有用矛盾分析法去分析和观察,才能揭示它的本质。我们用基本矛盾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反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中寻求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普遍中把握特殊,在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整合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全面中把握重点,直面全球化进程的挑战建立永葆青春活力的社会主义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清 《理论月刊》2002,(5):86-88
全球化是一个经济过程,它更是一个体现社会结构变迁的社会化过程,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进程无论在性质、结构、趋向还是在交往方式上正在或已经实现旧全球化向新全球化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如果世界旧有的规范无力对社会现在以及今后的需求加以调节,那么失范就是不可避免之势。新全球化时代,物质决定论以及不平衡发展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分析工具价值,经济的一体化迟早将导致法律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伦理问题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可风 《理论月刊》2002,(10):65-67
在探讨全球伦理的可能性之前,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全球化本身的道德合理性问题。本文认为,由于现实的全球化进程带有强烈的西方伦理价值色彩,它不可能使人类普遍受惠。因此,目前所谈论的全球伦理缺乏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总体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其国际环境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全球化语境中,其世界历史性特征体现为三个“致力于”,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在积极参与全球化中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致力于在国际合作应对世界性难题中“建设和谐世界”;致力于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向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的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全球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二者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在三次全球化浪潮中社会主义实现了三次重大飞跃。现实社会主义应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在全球化挑战中把握机遇,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世界普遍联系的角度 ,分析了全球化这一客观历史进程对各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 ;进而阐述了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全球化进程的相辅相随性 ;认为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契合于全球化进程 ;但在当前资本主义占据全球化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 ,不仅取决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客观物质条件的创造程度 ,而且还有待于社会主义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自觉选择程度。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市场为经济全球化铺平了道路,而全球化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奠定了基础。尽管全球化并没有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走向趋同或者相互同化,但是非制度性交融却是较为普遍的。资本不会因全球化摆脱与生俱来的异化性质,全球化进程把资本统治危机放大到极限,对世界资本主义形成巨大的威胁。社会主义正是消除危机、解除威胁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 15日,湖北省哲学史学会2001年年会在湖北大学人文学院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与人类的价值选择”。学者们围绕“经济全球化时代价值冲突的新特点”。“全球化与价值普遍主义”、“全球化与价值特殊主义”、“价值多元与价值一元”、“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文化上,表现为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同时,不同的价值与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尖锐。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去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如…  相似文献   

16.
由全球化所引发的全球性问题是全球“普遍伦理”确立的现实根据。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性问题,促使世界各国反思传统的伦理,以确立全球新伦理-全球“普遍伦理”;全球“普遍伦理”的提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伦理支持。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全球“普遍伦理”的视野内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新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社会主义历史命运问题凸显于理论界。当代世界全球化虽然是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但它绝非与社会主义相悖。全球化不仅是社会主义产生的逻辑前提,而且还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只要社会主义把握机遇,建构合理的参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就一定能在21世纪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8.
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的根基。在今天重振国学,决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而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全球多元文化价值中的合理成分,既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又使这种价值不脱离整个现代性进程的主旋律,通过文化全球化进程,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争论及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建新 《求索》2007,(2):128-131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右翼知识分子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层面上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西方左翼学者从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严重后果的等方面做了有力的反驳。这一争论经过短暂的沉寂,在20世纪末的全球化语境下再次凸现,并影响了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中国学者对于这一思潮的研究涉及到其历史脉络、理论前景、现实影响、主要危害等话题,但是,在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这一思潮的逻辑路线,理论与现实基础等方面仍然留下了若干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讨论全球化的时候提出第三世界十字路口问题。这里的意思不仅是说,全球化为第三世界的发展标示出十字路口,尤其是说,全球化的当前阶段,对第三世界来说,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十字路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报刊、电视、广播、出版物和因特网用不同语言重复最多的一个词,就叫“全球化”。没有什么问题比它更加引起普遍关注和歧义纷呈,也没有什么问题比它更深深维系着第三世界的命运了。关于全球化同冷战的关系以及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特点,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这就是:第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断了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